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状态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中国已经成为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最迅速、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可是,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相比,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却非常迟缓。电影产业规模难以提高的原因,就是电影的非产业化运作。因此,中国电影的发展需要建立市场化运营模式,走电影产业化道路。
目前大部分国有电影企业已经完成了第一次飞跃,即从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变。这个飞跃很关键,没有这个转变就没有所谓市场。不是一个面向市场的企业,当然就没有市场。而在今天,没有市场,企业就无法生存。
1986年
广播电视部改为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由文化部划归广播电影电视部。
1993年
1月,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布了《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定国产故事片可由制片厂直接向省级发行公司发行。这从根本上打破了中影公司在电影发行渠道上的垄断地位。《意见》还提出了电影票价原则上要放开,具体由各地政府掌握。《意见》的出台,成为了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的标志。
1994年
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宣布从1995年1月1日起,各制片单位可以直接将影片发行到任何一级发行机构乃至电影院。此举旨在打破通过省级发行公司逐级向下发行影片的成规。
11月12日,首部进口分账影片《亡命天涯》在国内公映,此后每年都有10部好莱坞影片或者香港影片通过票房分账的方式被引进,此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引进大片”。
1995年
从1995年起,影视合流的做法开始实施,电视台开设电影频道,所获收益的一部分返还给电影制片业。
1996年
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出《关于改革故事片摄制管理工作的规定》,宣布除原先经国务院批准拥有故事片出品权的13家制片厂外,其他13家省、市级国有制片厂亦可出品故事片;社会法人组织若投资额超过70%,可与拥有出品权的制片机构联合拍摄。
1997年
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发出《关于试行“故事电影单片摄制许可证”的通知》,宣布国有省级以上和具备相应条件的地市级电影单位、电视台、电视剧制作单位,均可向电影局申请故事电影单片摄制许可证。这是中国制片体制的一个重大变革。内地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问世。
1999年
全国电影院计算机联网售票管理系统建设工程开始启动,它给电影市场化的规范运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000年
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业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组建电影集团和实行股份制改革,使制片、发行、放映一体化,并倡议建立以院线为主的供片机制,对进口影片的供片政策也进行了调整。
2001年
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真正开始同台竞技。
12月18日,广电总局与文化部联合出台《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以政令的形式要求各省市尽快组建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院线。
12月20日,摄制电影许可证(单片)试行,细则规定凡我国境内(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地(市)级以上电影单位和电视台、电视剧制作单位,以及在地(市)级以上工商部门注册的各类文化影视法人单位(不含外资的独资企业)从事摄制电影业务(不含中外合作摄制电影业务),均可向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申请领取摄制电影许可证(单片)。
2002年
由民营电影企业新画面投资拍摄、张艺谋执导的《英雄》创下2.5亿元的票房纪录。
2003年
6月29日,《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正式签署。在电影业方面,允许香港公司在内地以合资、合作方式建设或改造电影院,并允许港方控股经营。同时,香港公司拍摄的华语影片经内地主管部门审查通过后可不受配额限制,作为进口影片在内地发行;香港与内地合拍的影片可视为国产影片在内地发行,今后港片将不再占这20部分账大片的配额。
11月25日,广电总局、商务部和文化部共同出台《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允许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新建、改造影院,从事电影放映业务。
12月1日,《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等规定开始施行。这些行业政策带来了中国电影改革的最新举措,允许境内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合资或独资拍摄电影片、设立电影制片公司、发行销售国产影片,加入院线或独资组建院线、改建电影院;允许境外制片机构同境内国有电影制片单位经批准成立由中方控股的电影制片公司;允许境外公司经批准以合资形式成立影院建设公司或改建电影院;允许境内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设立电影技术公司,或与境外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合资、合作设立电影技术公司,改造电影制片、放映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
2004年
广电总局出台《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新形势下电影产业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此举不但明确了电影是一种产业,更使民营影视获得了从影视剧制作到发行的正规待遇。
2005年
广电总局把2005年确定为“电影发展年”,有重点地促进整个电影业的发展。
2008年
中国最大电影公司——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申请A股上市获批,成为中国电影行业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www.xing528.com)
1.电影的生产阶段
在电影的生产阶段,要逐步打破行业垄断,建立一种开放的、竞争的、公开的、合理的电影生产体制,在影片项目策划、资金运作、经营管理、制作方式上实现电影资源的最佳配置和优化组合。在投资上,可以采取股份制企业及独资型和合伙型企业相结合的形式,利用各自不同的优势,丰富电影产业的生产层次和结构;同时,坚持多方面拓展资金来源,在开发社会性电影资金的问题上,电影产业应探寻以国营电影制片厂为主体,以独立制片和民营制片公司为补充,形成多元化、双轨制的电影制片业体系,变行业化电影投资为社会化电影投资;还可以寻求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多拍合拍片,以开拓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融资渠道。在制片方针上,电影产业应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从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创立特色品牌;在制片策略上,要注重意识形态再生产和电影工业再生产的协调统一问题,建立以娱乐片为主的电影产品结构,注重观众的需求和期待,开发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不同风格的电影作品。
2.电影的发行阶段
中国电影要形成良性的产业循环,不仅要在电影的生产过程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现代企业制度,还要在电影的发行放映环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按照市场规律,积极推行院线制和分账制,逐步建立公平规范、竞争有序、优胜劣汰、充满活力的市场发行运作机制。院线制是电影市场长期竞争的产物,是供片商或制片商与若干影院间通过某种经济或契约联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经济互利的放映连锁组织。其实质是电影的基本市场化和商品化,是电影市场的规范化和有序竞争,是对传统的计划发行体制的有力挑战。院线制的出现,有助于打破垄断的发行局面,激活电影市场的竞争机制,形成双方利益的最佳结合和协调。可以说,电影制片商的市场收益如何,关键取决于院线的规模和层次,取决于院线的效益实现程度和是否良性循环,取决于院线的规范管理程度和是否有序运作。分账制发行是一种松散的系统性“强强联手”市场策略,在这种体制中,版权占有者并不出售发行权,而是以代理方式委托发行中介经营,以双方事先议定的条件,按影片的最终票房收入在制片、发行、放映之间按比例分成,一改过去制片商出售发行权、一卖了之,发行商推销给放映商、一发了之这类互相脱节、各扫自家门前雪的局面。分账制,表面上是“分”,实际上是“合”,是把各个利益体按照电影市场的游戏规则全部捆在一起,产、发、放各个环节荣辱与共、利益共享。在发行中实行院线制和分账制,在理念上革新了传统的电影发行从上到下一条龙的垄断发行方式,有利于电影市场的培育和市场竞争,有利于形成市场合力。
3.电影的放映阶段——改善观影环境,培育电影市场
在建立电影生产、发行、放映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中国电影需要培育电影市场,培育人们的电影消费习惯,培育电影的消费者。对于电影来说,市场就是生命,而观众就是市场的消费主体。所以,培育电影市场就需要改善观众的消费环境。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最关心的是看一部什么样的电影;而现在,人们考虑的是选择什么地方去看电影。放映商们开始将新一轮的角逐放在了电影间接技术——放映厅以外的观众服务设施和空间利用上,现代的影院已不再只限于观看影片这一单纯的视听欣赏活动,它已逐渐发展成为小型的商业中心、娱乐中心、视听中心和信息中心。因此,注重科技含量的大型综合性影院建设是电影工业规模化的一个具体缩影。综合性影院不仅可以为观众提供更多的选择,满足不同观众层的需求;同时还可以融入商业和其他娱乐业等多种经营,使影院成为观众的“终极娱乐场所”,从而更大地把握电影的市场特征,为电影营销构筑强有力的据点,为目标市场提供条件。这也是世界许多国家影院建设的目标。
4.电影相关产品的开发与销售
在电影产业结构中,后电影产品的开发和电影衍生品的开发是电影产业化的两个主要阶段,也是中国目前所亟待开发的领域。电影相关产品的开发已经成为电影创造利润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多年来电影产业不断发展扩大,许多国家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电影产业运作模式。电影出品后,整个产业化发展自然地围绕知识产权的产业链进行运作。在这方面,美国好莱坞的经营管理模式值得我们借鉴:以电影为“火车头”,运用不同媒体的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和价值链条,带领相关产品和产业的综合开发。一部电影和相关广告本身构成第一轮收入;直接产生的副产品,如原声唱片、家庭DVD等构成第二轮收入;与电影相关的人物形象副产品,如服装、玩具等构成第三轮收入。这种电影市场营销观念的出现,促进了电影与其相关产品的交叉销售,既创出了影片的品牌,又提高了制片公司的整体效益。好莱坞的成功,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后电影产品和电影衍生品开发的重视。目前我国的影视业也在致力于这种模式的运作,但其规模和影响都很小,更谈不上为电影带来多少经济上的收入。所以,要增强电影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就要注重产业化运作中每一个环节的动作,既重视电影的前期策划和宣传发行,也重视后电影产品的开发和电影衍生品的开发。走产业化道路是中国电影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但是我们一定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产业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和发展自身的实力,在经济上形成良性循环,从而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如此,电影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就能达到最大化。[1]
企业集团化是指企业以产权为纽带,以优势产品为龙头,以骨干企业为核心,将产品关联度强的众多企业,通过资产的合并、兼并、划转等途径,组成新的更大的企业群体,对现有存量资产进行重新配置,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形成新的规模优势。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及社会文化多元化的格局,近十几年来电影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打破中影公司统购统销的发行模式;开展股份制的试点工作;推进实施院线制等发行放映机制;逐步放开制片权限等。但是,从整体上看,电影业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企业布局分散、数量多、小而全,形不成规模,设备老化,资金匮乏,实力较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制片、发行、放映三者脱节;电影市场不健全、不规范,市场垄断尚未被根本打破,影片投资不能从市场上得到应有的回报;能够满足各层次观众需求的优秀影片还较少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着中国电影业的发展。电影业只有积极主动地深化改革,加快体制创新的步伐,顺应影视合流的大趋势,全面推进集团化改革,调整结构,转换机制,实现规模效益,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电影的产业化,从而发展壮大中国电影业,提高国产影片的竞争实力,才能确保自己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的电影企业集团化改革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组建电影集团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中国电影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国外的产业化意识是把电影业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或娱乐工业,建立完整的市场化投资方式、工业化生产方式、商品化发行模式和消费化放映模式的运行体系。在这种产业化的基础上再寻求艺术规则与经济规则、文化规则与产业规则的融合,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独有的电影文化产业。借鉴国外的经验,中国电影业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的是管理观念和体制的转变。电影虽然是一种特殊的行业,生产具有意识形态功能的文化产品,但它仍然是一种产业,它需要有市场,需要有盈利,因此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文化产业的规律来运作。
推进电影集团化改革,实现电影的产业化转变,就一定要建立起产权明晰、政企分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机制,在真正破除计划经济模式的基础上实现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取向的影视业的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因此,一定要建立和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去运作。
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要想搞好电影产业的集团化改革,就必须把吸引人才、使用人才放在重要位置上。为此,要建立健全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试行委托制片人机制、委托经纪人机制,实行创作生产经营目标管理制,建立干部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劳动合同制、签约制。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电影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把电影机制改革引向深入。
已经成立集团的地区,应该进一步通过资源的重新组合和人、财、物的合理配置,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带动周边地区电影业的发展,使自己成为国内电影生产的重要基地和发行的主体市场,为组建跨地区的大型集团做好各种准备,以雄厚的实力参与国际竞争。
电影和电视在计划经济时期属两个系统,不但存在大量重复建设,而且基本上各自为政、互不来往。集团化后,两个系统已经初步合并,接受统一领导,并且逐渐显现出了优越性。现在需要把电影和电视这两方面进一步有机地结合起来,各自发挥优势,逐步改变两个单位合作的简单模式。实践证明,一个集团的电影和电视结合得越紧密,这个集团就越有生命力和战斗力。如何实现影视的综合效应,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2]
当前的电影企业千差万别、各有特色,问题很复杂。如果集团化一步整体推进,完善集团的框架,则弊病较多,难度较大。因为现有的电影企业绝大部分没有进行公司制改造。因此,首先应从思想上破除一股就灵,实现集团化就能解决企业现有一切问题的观念。在现有的电影企业中,有的经营好、技术精、管理水平高、效益好,但也有的企业较差。因而组建集团不是装口袋、归大筐,不能将集团变成救济、扶贫的组织机构。其次,实现集团化,主要应对各电影企业进行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是实现集团化最基础的工作,要扎扎实实地进行,不能走过场、赶时髦。
一个企业改革搞得好不好,是否达到预期要求,重要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它的管理水平是不是提高了。改革和管理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如果企业要走集团的路,首先就要搞好企业内部的管理,企业内部的基础工作必须扎实。要做到管理有序,必须具备完整的监督制约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随着改革的深入,许多行业先后组建了企业集团进行规模经营,这是大势所趋。要使这些企业集团巩固发展,必须以法治企,规范运作。纵观国外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企业集团为实现有效的规模经营,总是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淘汰弱者,逐步集中资本,形成规模大的企业集团。而在我国,当前大多数企业集团是在国有企业尚未实现公司制改革的情况下,凭借行政划拨或合并组成的,也有的把简单的母子公司或母子企业关系称为企业集团,在具体运营中矛盾不少。因此,电影企业在组建集团时应吸取前者的经验,通过立法使电影企业顺利走上集团发展之路。除电影法以外,还应建立各种规章制度,避免改革中遭受不必要的损失,避免失控的局面出现。
组建电影集团后,必须建立统一的组织指挥系统,绝对不能搞“半壁江山”或四六组合。不同企业联合,肯定会出现各自风格、特点、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相互碰撞的问题,因此必须建立统一的理念系统,对企业形象进行整体包装。电影企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组建电影集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全方位的配套改革。中国电影企业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听取专家和各类专业人员的建议,经过细致的工作,将组建企业集团的历史任务扎扎实实向前推进,以求我们的电影事业得到新的发展和繁荣。[3]
在电影市场主体多元、投资主体多元的背景下,国有电影企业从自身优势出发,打造大电影产业链,正在走向集团化的发展道路。它们通过体制创新,顺利地从“电影制片厂时代”跨入了“现代集团企业时代”,影视制作生产不再是它们唯一的赢利模式,集团化的管理模式与经营模式正在逐步接近国际通行的“现代企业运营模式”。与此同时,主要国有电影企业的融资与合作能力明显增强,已经具备了运作国产主流大片的实力。
股份制即现代公司制度,是一种产权关系明晰而又适合中国经济特点的企业制度。按股份制改造我国电影业,在于改变现行电影系统的形态与结构,使之成为真正的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股份制改造对中国电影市场有很多帮助:
用现代企业制度改造现有电影业,实质问题是企业真正具有了法人所有权,明确了企业的所有者,并将其股东化。
产权清晰是现代企业制度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特征。它指企业内各投资主体是明确的,各投资主体之间的产权关系是清晰的,以及由此而决定的投资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是合理的。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和要求就是要理顺产权关系,并据此科学合理地处理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产权制度是关于产权界定、产权结构确立与调整以及由产权关系决定的企业组织形式、企业经营责任、企业利益分配等方面制度的总称,是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从企业的一般财产关系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其财产关系是由产权关系决定的。因为产权一般就是指财产所有权,即依照法律的准则确认的人们对财产的占有、使用和处置的权利,因而产权具有“排他性”。从企业的运行机制看,企业内在的产权结构特征决定了企业采取什么样的运行机制,这包括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经营管理权责的划分及投资收益的分配等方面的基本制度。股份制企业,因其产权关系明晰、投资主体多样,相应地则设置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及其力求规范的运作工作制度,并通过一系列配套的管理制度严格规定了企业中不同工作岗位的人的身份与地位、权利与责任。
权责分明指企业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各股东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也就是要求企业实行有限责任制度,以减少风险和维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长期以来,我们的企业实际办成了无限责任公司,当企业破产时,破的只是国有资产,如冲销银行债务或财政拨款还债等。当企业资不抵债、亏损严重时,如果死拖着不做破产处理,其结果是不仅企业本身越拖越僵,国有资产流失加剧,而且债权人也会被拖垮,并由此引起不少社会问题。这是实行股份制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此外,要建立健全能使所有者和生产经营者权、责、利相互协调、相互约束的运行机制。例如通过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实行总经理负责制,严格约定各自的职责权限,以避免有责无权难办事和有权无责不办事甚至办错事的弊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实行的应是完全意义上的企业法人制度。政府在行使国家管理者职能时,应运用财税、金融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手段来调控企业的行为,而不应直接干预企业活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股份制,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摆正政府的位置。在企业中,政府只能以推荐资产产权代表的出资人(股东)身份按法定程序进入企业领导层,并按企业运作制度的要求行使相应的权力。股份制企业,其基本制度包括公司章程和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运作制度,以及公司人事管理、计划管理、财务管理、审计监督、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公司通过这些制度能够妥善处理好各种内外部关系,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如果企业只是换成了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的“牌子”,而实际上并没有按“牌子”的内在要求去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基本规章制度,则不仅谈不上管理科学,而且还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消极作用。
股份制公司有较大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在经营方式、经营范围、产供销活动、工资奖励、人员聘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灵活性,这有利于企业优化劳动组合,有利于企业在平等的条件下参与市场竞争。股份制公司自身承担责任与风险,有破产与解散之忧,破产解散后要用股东的资产偿还债务。.股东自然要从切身利益出发,加强责任感,关心公司决策和企业命运。由此可以使公司考虑长远利益,克服短期行为,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
股份制公司是所有权与经营权既分离又统一的典型形式。公司在内部管理上采取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等形式,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较好地体现了民主和集中的统一。两权分离表现为董事会不干预日常经营活动;两权统一则表现为董事会所代表的股东利益同公司的经营利益是一致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同时,股东通过股东大会反映自己的意志,影响企业经营决策。因此,股份制公司可以做到责、权、利的真正统一,实现公司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
在国有企业中,投资主体是单一的国家,国家背负沉重的包袱,对企业资产负有无限责任。企业无扩大再生产的自主权与动力,却养成了向国家争投资的习惯,这必然引发“投资饥渴症”。实行股份制后,公司逐步成为投资主体,并使投资主体多元化,由国家、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联合投资,充分利用社会资金进行投资,改变了国家无偿投资的局面,减轻了财政负担。例如,辽宁北方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五家不同实体共同投资组建的,投资者都关心自己的投资效益。这无疑有利于合理运用投资,使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经济效益。这样就能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率,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综上所述,实行股份制,可以使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企业的产权主体明确,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电影行业实行股份制将有利于发挥电影工作者的积极性,使他们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群众,有利于促进民族电影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有利于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充满生机活力的运营机制。[4]
中国电影企业的改革还是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以“三个有利于”为指导思想去寻找适合解决根本问题的方法,正确定位,内外结合,开创一条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电影企业改革之路。
首先,要解决好电影生产是企业经营行为还是宣传工具的定位问题,针对不同的定位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
其次,要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防止出现企业经理人员对企业的人、财、物和产、供、销决策无自主权或一些企业中存在的“所有者缺位”的现象。可以说,在中国电影企业中,这两种现象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因此在中国电影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形成一个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
最后,要从战略高度思考如何搞活中国电影企业的问题。文化产业在我国是一个尚待大力开发的新兴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门不断打开,这一产业已越来越受到投资商和企业家的重视,而电影企业普遍存在和面临负担过重、技术落后、更新乏力、人才资金缺乏、产品单一、缺乏创新、效益低下、市场萎缩等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已严重制约了电影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些企业确实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因此,应该从战略上改组、调整中国电影企业的经济结构,通过资本市场的金融活动,如变卖、收购兼并、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方式,使电影企业的资本结构更趋多元化,经营方式更趋灵活,多形式、多成分,以资产营销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化重组带动整个行业结构和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而不要搞政府指令性的行业垄断公司,尤其是一些本来就带有政府职能的天然垄断公司。这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也不符合市场竞争法则和规律。放开电影企业经营势在必行,优胜劣汰终将成为未来电影企业发展的自然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