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乡村电影创作的文化趋势与发展

乡村电影创作的文化趋势与发展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乡村电影创作对其中国乡村的独特性的关注更多在于其对电影的艺术共性与人性普适性、深刻性的追求。也可以说影像中的中国乡村形象与中国农民形象有待多元化。在这方面,中国乡村电影创作还有一系列的题材禁区有待突破。而中国乡村电影之所以缺少丰厚的人文内涵与世界性品格,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创作者自身文化素质与文化意识的局限性。

乡村电影创作的文化趋势与发展

从整体上来看,中国乡村电影最重要的问题在于缺少“真实”与“动人”的力量,其次是缺少丰富的艺术形态与审美品格

首先,从“真实”的层面上来看,“假、大、空”的概念化说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电影的通病,而这种弊病在乡村题材的电影创作中更为普遍,更为根深蒂固。尽管在“文革”前创作环境相对宽松的一段时间,在一些较为注重艺术性追求的作品中,我们仍然能够看到乡村电影创作者力求“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努力;新时期以来,在艺术思想不断解放、创作环境日益宽松的前提下,在广大观众对“真实”的强烈吁求下,乡村电影对于真实性的追求更为自觉。然而,在我们大多数乡村电影作品中,往往只有生活表层的真实或社会单面真实,而缺少对社会生活本质真实与复杂真实的有力揭示。

其次,从艺术打动人心的力量上来看,中国乡村电影往往缺少丰厚的人文内涵与世界性品格,缺少与现代观众的人文共鸣。中国乡村电影创作对其中国乡村的独特性的关注更多在于其对电影的艺术共性与人性普适性、深刻性的追求。正因为如此,即便一些较为优秀的乡村电影作品也往往缺少与大多数城市观众以及世界观众共鸣的基础。

最后,每个阶段的乡村电影创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盲目跟风、审美品格雷同单调的局限。从十七年时期千篇一律的喜剧样式,到20世纪80年代以正剧为主,兼有少量喜剧,性或悲剧性,90年代以来则以轻喜剧为主,兼有少量正剧,而悲剧几近消失。就喜剧样式而言,也多是比较浅层次的歌颂性喜剧,深层次的讽刺喜剧几乎没有。就影像风格而言,则以质朴、优美为主,或悲壮或雄奇或哀婉或明丽等其他风格则少之又少。因此,从整体上而言,乡村电影的取材范围、表现视角、艺术形态与审美品格等都有待进一步丰富。也可以说影像中的中国乡村形象与中国农民形象有待多元化。(www.xing528.com)

导致中国乡村电影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在“真实”问题上,固然有传统的电影宣教思维与创作定势的影响,有创作者艺术功力与创作态度的局限,但是更重要的是电影审查体制对于“乡村”这一更能代表中国“社会主义性质”的题材领域的诸种限制。虽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对包括情爱在内的人性领域的探讨已有所突破,90年代中期以来更陆续出现了一些反映乡村新的干群矛盾、权力腐败、道德沦丧的批判性作品,但是就目前中国乡村社会的种种复杂现实而言,乡村电影的取材范围还过于单一。《盲井》这样的作品也还未能浮出地表。在这方面,中国乡村电影创作还有一系列的题材禁区有待突破。当然,电影创作反映现实矛盾与黑暗面,其宗旨也应是惩前毖后、警醒世人、启蒙民众、教化人心。决定艺术作品对社会生活的反作用力的,更为重要的是“怎么说”,而不是“说什么”。就审美品格的单一性而言,则主要原因在于创作者艺术视野、艺术思维与艺术观念的狭窄、陈旧或单一性。而中国乡村电影之所以缺少丰厚的人文内涵与世界性品格,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创作者自身文化素质与文化意识的局限性。同时,文化意识与立场的局限也是导致乡村电影创作上述种种不足的最根本的原因所在。因此,在这里,笔者将抛开创作者艺术功力以及体制局限等因素,主要围绕乡村电影文本所体现的文化意蕴及其文化精神,分析乡村电影创作中带有普遍性的症结问题。

所谓“创作文化”是指创作主体的创作活动本身这一文化现象,也包括其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立场与文化选择,还包括文本在流传、解读过程中由受众、批评者所建构起来的文化意义。其中创作主体的文化立场决定着作品的文化倾向,也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作品是否受市场欢迎。[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