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关键模块优化

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关键模块优化

更新时间:2025-01-11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一)风险管理体系模块主要内容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应由相互联系的8个模块(要素)组成,这8个模块分别是风险管理环境、风险管理目标与政策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流程控制、风险信息处理、风险管理绩效评价。

(一)风险管理体系模块主要内容

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应由相互联系的8个模块(要素)组成,这8个模块分别是风险管理环境、风险管理目标与政策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流程控制、风险信息处理、风险管理绩效评价。各模块具体内容如下:

1.风险管理环境。风险管理环境是风险管理的基石,具体包括银行价值取向、管理风格、风险管理组织结构、风险管理文化等。其中,风险管理文化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它影响到目标设定、风险识别和评估、风险处置等各个层面的活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是风险管理得以实施的组织保障和支撑,风险管理职能必须保持一定独立性。

2.风险管理目标与政策设定。风险管理必须能为银行管理层提供一种设定目标的科学程序,银行要将风险管理的要求贯穿于银行各项目标之中,通过选定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制定明确统一的风险管理政策,以实现风险管理和银行目标的紧密结合。

3.风险识别。对风险的识别是准确度量风险的前提,银行必须通过监测系统保持对内外部事件的敏锐性,首先做出事件“是不是风险,是什么类型的风险”的判断,才能对风险程度和大小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预警和处置。风险识别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商业银行要判明自己所承受的风险在性质上归属于何种具体形态。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往往是多种多样的、相互交织的,需要认真地加以识别,才能对其进行有的放矢的估计和处理。

4.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新资本协议》强调银行要尽量量化风险以确定风险程度。在建立风险内部评级系统的基础上,银行应同样以VaR为核心度量方法建立市场风险评估系统,并努力将操作风险的内部计量模型包括进来,建立统一量纲的风险管理体系,使风险分析的结果能相互比较,在不同业务或不同部门间合理配置经济资本。

5.风险应对。对于预期损失,可通过风险定价和适度的拨备来抵御,对于非预期损失,银行应采取资本管理等手段来提供保护,而对于极端损失则运用以存款保险制度为代表的社会安全网来缓解。在技术层面,银行可以通过资产组合管理降低非系统性风险,通过银团贷款来分散风险,通过贷款出售、资产证券化等手段转移风险,通过衍生交易来对冲风险等。

6.流程控制。银行应建立健全的流程控制体系以防范操作风险,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确保国家法律规定和商业银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得到有效监督。(www.xing528.com)

7.风险信息处理。银行应建立包括信贷信息、操作风险损失、市场风险信息等在内的数据库,通过信息处理系统保持数据库更新,及时反映内外部风险信息等内容。银行要建立科学灵敏的风险报告制度,对银行的风险现状进行汇总、分析,对各种风险管理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形成定期、不定期综合及专题报告,按照一定程序报送各级风险决策机构。

8.风险管理绩效评价。银行风险管理部门应该对全行规章制度、信贷管理流程、风险管理流程的执行情况进行后评价,并建立相应的授权调整和问责制度,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同时,风险管理部门应根据外部环境、监管当局要求以及后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对风险管理体系中有关内容提出整改意见,由银行决策层来对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持续改进。

(二)风险管理体系模块定位与关系

风险管理体系的8个模块相互独立、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风险管理这一有机体系(如图13-1)。

图13-1 风险管理体系模块

风险管理环境是风险管理的保障系统,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偏好决定了风险管理目标和风险管理政策的制定;风险管理目标与政策设定是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前提,具体风险管理战略和流程都要符合风险管理政策的要求,实现风险管理的目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定价与应对是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流程,是对风险管理政策的细化和执行;流程控制是风险管理目标实现和风险管理流程有效运行的保障;风险信息处理和报告是保障银行全面实施风险管理的媒介,风险管理的各项活动都要形成风险信息并通过风险报告机制传递;风险管理绩效评价是对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再控制和再完善,以保持风险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和适宜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