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的总目标是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与此相一致,银行证券投资的基本目标是一定风险水平下投资收入最大化。围绕这个基本目标,商业银行证券投资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
(一)分散和降低风险
银行贷款利率较高,但贷款的潜在风险较大。在没有合适贷款机会时,银行将资金投资于高信用等级的证券,可以获取稳定的收益,在分散风险的前提下提高银行利润。国际银行业实施巴塞尔资本监管协议后,银行在风险管理中引入经济资本的概念,任何银行都有将资产做到规模最大,而将资本充足率的分母——风险资产——做到最小的动机。因此,各国,特别是金融发达国家的银行业都开启了“贷款证券化”的运营模式,将表内的贷款移到表外,通过第三方机构进入“贷款资产池”,进行组合后打包成资产抵押证券(ABS),然后银行再购回。组合后的抵押证券所占用的经济资本明显低于贷款,这不仅降低了银行的经济资本,也给银行带来了多种渠道的收入,因而成为一种业务模式的“风潮”,银行资产方的构成中,贷款比重明显下降,各类证券比重明显上升。
(二)保持流动性(www.xing528.com)
尽管现金资产具有高度流动性,在流动性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现金资产无利息收入,或利息收入极低。为保持流动性而持有过多的现金资产会增加银行的机会成本,降低盈利性。可销性很强的短期证券是商业银行理想的高流动性资产。它们既可随时变现,又有一定的利息收入,是银行流动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二线准备金的主体。
(三)逆经济周期的调节手段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贷款和证券在许多方面是资产组合的最好互补对象。贷款潜在收益高,但潜在风险高,而证券利率收益较低,但风险也低。贷款是顺经济周期的资产,在经济高涨时期,企业销售旺、利润高,贷款需求多,银行此时贷款风险相对较低,乐于发放贷款。但是在经济衰退期,企业销售困难、利润下降,贷款需求减少,银行此时贷款风险相对较高。与此相对,证券投资表现为银行逆经济周期投资的手段:在经济高涨时期,贷款需求旺盛,银行减少对证券的投资;在经济衰退期,贷款需求下降,风险增大,扩大对证券的投资,从而可以使得银行熨平收益的波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