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家的财富管理业务发源于16世纪的瑞士,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富有的贵族和政商界人士。20世纪30年代,经济萧条和股价暴跌刺激了人们对资产管理的需求,美国的保险公司开始提供个人理财服务。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美国理财业务加速发展,1970年国际理财规划师协会(IAFP)的成立标志着理财专业化的提升。20世纪90年代后,理财业务的发展趋于成熟,金融机构在为富裕阶层定制财务规划方案的同时,也向普通大众提供服务。
和发达国家资产管理业务基于深厚的历史积淀不同,国内银行的理财业务直到21世纪初方才问世,但发展速度令人瞩目,其发展进程到目前可归纳为以下阶段:
(一)起步与探索阶段(2002—2008年)
国内最早出现的银行理财产品是光大银行在2002年推出的美元结构性存款,不过首次使用“理财”这一名称的是中国银行2003年推出的“汇聚宝”外汇理财产品,其性质仍然是结构性存款。2004年,光大银行先后推出国内第一只面向零售客户的外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A计划”和第一只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B计划”,正式揭开了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的序幕。随后,国有银行和一些股份制银行也开始发行理财产品。
2005年,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为银行开展理财业务初步建立了监管框架。在监管政策的引导下,理财产品发行的规模较2004年增加了400%,达到2 000亿元。2006年,银行业首次推出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信托贷款等“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以及投资于新股申购、公募基金的理财产品和境外代客理财的QDII产品。2007年,理财产品的类型结构发生鲜明的变化,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占比大幅度上升。2008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国内股市萎靡,投资者转向寻求较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不断攀升。银监会印发《银行与信托公司业务合作指引》,以促进银信合作规范发展。
(二)快速扩张阶段(2009—2012年)(www.xing528.com)
在政府推出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信贷规模空前扩张的宏观背景下,自2009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出现井喷式的增长,依托于银信、银证、银基、银保合作等通道的信贷类理财产品成为主要的产品类型。银监会于2009年发布《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转让及信贷资产类理财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信贷资产转让的账务处理、真实转让和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期限配置等进行规范。2010年,银监会下发《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将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表外资产转入表内,按相关要求计提拨备和资本,进而在2011年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多项规范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规定。在此背景下,银行业开发出更加复杂的交易结构以规避监管,以“滚动发售、集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为特征的“资金池—资产池”理财模式成为银行理财业务的主流运作方式。2012年,银行通过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规模高达247 100亿元。
(三)规范与转型阶段(2013年至今)
银行理财业务的潜在风险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2013年,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8号文”),对理财资金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提出了比例控制的硬性要求,并要求每只理财产品与投资资产一一对应,实行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同年,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上线,对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实行统一电子化报告和信息登记制度。在强化监管的同时,银监会同意多家银行开展“理财管理计划”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试点,为银行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型打下基础。
自此之后,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银监会在2014年发布《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35号文”),启动银行业理财事业部制改革进程。自2017年第一季度起,人民银行将表外理财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的广义信贷范围,银监会也以同业、理财等为重点,开展专项和综合治理。在“8号文”出台后,虽然银行为满足监管检查的要求,对资产池进行了账面拆分,但多项产品的损益仍然可以进行内部转移,“8号文”的监管目的并未完全实现。2018年4月,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等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将银行理财产品列入统一的资产管理监管框架。《资管新规》规定:资产管理业务是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金融机构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刚性兑付行为将受到处罚;从募集方式和投资性质两个维度对资产管理产品进行分类,分别统一投资范围、杠杆约束、信息披露等要求;严格限制公募产品投资非标债权类资产,禁止资金池业务;禁止资产管理产品的多层嵌套,抑制通道业务;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实行净值化管理;虽然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风险应由投资者自担,但仍需建立风险补偿机制,计提风险准备金。
2018年8月,银保监会颁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作为《资管新规》的配套细则,进一步强化了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区分公募和私募理财产品;规范理财产品销售渠道和流程,引入投资冷静期;强化信息披露。同时,推动理财业务规范运作,实现净值化管理,消除多层嵌套,强化穿透管理,并提出加强理财业务流动性风险管控的具体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