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前车翻倒中汲取教训,谨慎前行

从前车翻倒中汲取教训,谨慎前行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车覆,后车戒前面的车翻倒了,后面的车就可以将它作为警戒。意谓从先前或他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

从前车翻倒中汲取教训,谨慎前行

  前车覆,后车戒

  前面的车翻倒了,后面的车就可以将它作为警戒。意谓从先前或他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汉书·贾谊传》:“鄙谚曰:‘不习为吏,视己成事。’又曰‘前车覆,后车戒。”汉·刘向《说苑·善说》:“周书曰前车覆,后车戒。盖言其危,为人臣者易,为君亦不易。”《宋史·刘黻传》:“古语曰:‘前车覆,后车戒。’今朝廷善类无几,心怀奸险者,则以文藻饰佞舌;志在依违者,则以首鼠持圆机。”

  前车覆而后车不诫,是以后车覆也

  前面的车翻了,而后面的车不引以为戒,所以后面的车也会翻倒。比喻要从前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汉·韩婴《韩诗外传》:“或曰:前车覆而后车不诫,是以后车覆也。故夏之所以亡者,而殷为之;殷之所以亡者,而周为之。故殷可以鉴于夏,而周可以鉴于殷。”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后来的借鉴。《战国策》:“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君若弗图,则臣力不足,怆然有决色。”

  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把历史当作镜子,可以懂得历代帝王盛衰兴亡的原因;把别人作为镜子,可以明白自己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民犹水也,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

  人民如同是水,可以让船在它上面航行,也可以把船颠覆。《宋史》:“民犹水也,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兵犹火也,弗戢必自焚。”

  多行不义,必自毙

  多做不道德的事,必然会自取灭亡。《左传·隐公元年》:“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别人好的地方,我就仿效从事;别人坏的地方,我就参照改正。《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迷途知返,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走错了路而知道回头,古代的圣贤也会给以赞赏;误入迷途未远而知回来,古代的经典也会赞许。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夫迷途知反,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主人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人不可自恕,亦不可令人恕我

  人不应该自己原谅自己,也不应该叫别人原谅自己。清·李惺《西讴外集》:“人不可自恕,亦不可令人恕我。”

  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

  对于有修养的人来说,用小聪明来掩盖自己的过错,这是很大的毛病。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

  观过,斯知仁矣

  只要观察别人所犯的是什么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是属于哪类的人了。《论语·里仁》:“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孽海茫茫,回头是岸

  意谓作恶多端的人,只要改邪归正,仍然是有前途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从来说:‘孽海茫茫,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们众人,今日这番行事,才不枉称世界上的英雄,才不枉作人家的儿女。”

  不迁怒,不贰过

  不拿别人出气,不重犯同样的过错。《论语·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

  有了觉悟与悔恨之心,仅仅是改掉自己弱点、缺点的药剂,而可贵的还是要有实际行动。明·王守仁《传习录上》:“悔悟是去病之药,然后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www.xing528.com)

  过去的事,已经不能挽回;未来的事,还来得及去做。《论语·微子》:“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痛莫大干不问过,辱莫大于不知耻

  没有比不追究自己的过失再可悲的了,没有比不知道羞愧再耻辱的了。隋·王通《文中子·关郎》:“罪莫大于好进,祸莫大于多言,痛莫大于不问过,辱莫大于不知耻。”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羊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迟。比喻发生了差错或遭遇到灾害之后,如果及时设法补救,还可以挽回损失。《战国策》:“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不知戒,后必有

  不以前事为警戒,以后必然会重犯错误。《荀子·成相》:“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反覆言语生诈态。”

  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

  不懂装懂而发表意见,是不聪明;知道别人错了而不说,则是不忠诚。《韩非子》:“臣闻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当亦当死。”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

  孝子不奉承他的亲人,忠臣不巴结他的国君。《庄子·天地》:“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谏者福也,谀者贼也

  能够听到对自己的直言规劝是件好事,相反,专门听取奉承、谄媚的话将会毁掉自己。《史记》:“寡人闻之,谏者福也,谀者贼也。入主听谀,是愚惑也。”

  鉴于水者见面之容,鉴于人者知吉与凶

  对着水可以照见面容,经常审察人们,从中吸取教训,可以看到世事是对自己有利还是不幸。《史记·范睢蔡译列传》:“吾闻之,‘鉴于水者见面之容,鉴于人者知吉与凶。”’

  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镜子光亮,灰尘就不会沾染,沾染了就不够光亮。长久地与德行好的人相处,就可少犯过失。《庄子·德充符》:“申徒嘉曰:‘生之门固有执政焉如此哉?子而说子之执政而后人者也。闻之曰: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思知足以自戒

  思考以知足为自我警戒。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人主之患,莫大乎处危亡而不知;人臣之罪,莫大乎知危亡而不言

  国君的祸患,没有比处在危亡的境地而还不知道的再大了;群臣百官的罪孽,没有比已经知道国家处在危亡的时刻而不讲的再大了。《宋史·王伯大传》:“呜呼,以亡为言,犹知有亡矣,今也置亡而不言矣。人主之患,莫大乎处危亡而不知;人臣之罪,莫大乎知危亡而不言。”

  见过不谏非忠,畏死不言非勇

  看见别人有过错不去直言规劝,这是对人不忠诚;因为怕死而不敢讲正确的话,这是没有勇气。《新唐书·苏安恒传》:“臣闻见过不谏非忠,畏死不言非勇。陛下以臣为忠,则择是而用,以为不忠,则斩臣头以令天下。”

  臣无隐忠,君无蔽言,国之禄也

  做臣子的忠心耿耿而知无不言,做国君的不阻塞别人的劝谏,这是国家的洪福。《战国策》:“臣无隐忠,君无蔽言,国之禄也。臣虽愚,愿竭其忠。”

  予其惩,而毖后患

  给他警戒,使他以后谨慎,不致重犯错误。《诗经·周颂》:“予其惩,而毖后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