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魅力

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魅力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意在言外,通常又称弦外之音,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言中。意在言外,在修辞学上称为婉转或婉曲,顾名思义,就是说话时不直白本意,用婉转的话来烘托或暗示,让人思而得之,而且越揣摩似乎含义越多,因此也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意在言外,有着含蓄点拨之功用。意在言外,要在言语之外给君王以“跑马场”,任其思维、情感、联想自由驰聘。

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魅力

  意在言外,通常又称弦外之音,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言中。把重要的、该说的部分故意隐藏起来,或说得不显露,却又让人家明白自己的意思。这个意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这种意会的意思,有时却比言传有分量,其感人的程度要比言传大得多。

  一天,庄子正在濮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为君王分忧,下以为民众谋福。”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杀死它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位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便说:“既然如此,就请两位回宫去吧,因为我要像栖息在泥水中的龟那样逍遥地度过残生。”庄子巧设钓饵,拒绝有方;大夫不知是计颓丧而归。

  意在言外,在修辞学上称为婉转或婉曲,顾名思义,就是说话时不直白本意,用婉转的话来烘托或暗示,让人思而得之,而且越揣摩似乎含义越多,因此也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齐桓公外出打猎,为追逐一只鹿而进入一个山谷中,路遇一位老翁,就上前打听:“这是什么山谷?”老翁回答说:“是愚公谷。”齐桓公不解地问:“为什么取了这个名字”?老翁答道:“因为我而给它命名。”齐桓公打量了他一眼说:“我看你这样的仪表,不像是愚蠢的人,为什么要因为你而取名愚公谷呢?”老翁叹了一口气,说:“请让我陈述原因:我从前养过一头母牛,生下牛犊长大后,我卖掉它买了一匹马驹。有个年轻人说,牛是不能生马的,于是便牵走了我的马驹。邻居听说这件事,认为我太愚蠢了,所以把这山谷取名为愚公谷。”齐桓公听后大笑,说:“你确实太愚蠢了,你为什么要把马驹给他呢?”齐桓公回到宫中,将此事当作笑话讲给管仲听,管仲整了整衣冠,拜了两拜,说:“这是我的过错,假若尧舜在上,咎繇作刑狱官,怎么会有随便牵人家牲畜的事情发生呢!老翁知道狱案诉讼不公正,所以马驹给了他。请让我下去很好地整治吏刑狱吧!”

  老翁给齐桓公讲述的遇公谷的来历,委婉含蓄地指责朝廷诉讼不公,幸得管仲顿悟,不然,不知多少百姓继续忍受冤屈哩!

  意在言外,有着含蓄点拨之功用。

  郑桓公前往东部郑地受封,天黑时落脚宋国城东的馆舍里。管馆舍的老人从外边回来,问他:“客人要去哪里?”郑桓公如实相告:“到郑地去受封。”老人说:“我听说时机难得却又容易失去。现在客人睡得这样安稳,怕不是去受封的人吧?”郑桓公一听此话,挽起缰绳,亲自驾车。他的仆人慌忙把淘洗的米从水中起装在车上,一连走了十天十夜才赶到郑地。当时,巁何要与郑桓公争封郑地,郑桓公凭着贤能,捷足先登。好险,要不是馆舍老人的婉曲提醒,几乎丧失了受封良机。

  意在言外,要在言语之外给君王以“跑马场”,任其思维、情感联想自由驰聘。阐发道理留有思考余地而不嚼得过烂,表达感情引而不发或扬中有抑,这样,君王便自会自动地用智慧和情感来填补“空白”。

  卫国大夫蘧瑗,字伯玉,出使楚国,在濮水边遇到楚国公子哲。公子哲说:“我听说上等的士人,可以托他照顾妻室;中等的士人,可以托他传话;下等士人,可以托管财物,这三样能不能私托你办泥?”蘧伯玉说:“好。”蘧伯玉见到楚王,出使的公务办完,就与楚王闲谈,话题扯到士人问题上。楚王问:“哪一国的士人最多?”蘧伯玉随口答道:“楚国士人最多。”楚王听了很高兴,问为什么:蘧伯玉从容不迫地说:“伍子胥生在楚国,逃到吴国做了宰相,后来带兵攻打楚国,毁了楚平王的墓;苗贲黄生在楚国,跑到晋国,治理七十二县,政绩卓著,城门不用关,路上掉了东西,不怕被人捡去。这二位都生在楚国,但吴、晋懂得重用他们。蘧伯玉说到这里,话锋一转:“今天我在路上遇到了公子哲,他说上士可以托附照顾妻室,中士可以托附传话,下士可以托附保管财物,这三样可不可托你?我看公子哲出走,不知道会到哪里发挥他的治国才能呢?”楚王听了,即派使者专车一辆,副使专车两辆,到濮水附近去追公子哲。公子哲回到楚国,受到重任。

  明太祖朱元章微服私访,在村里见到一位养蜜蜂的老头,问他生辰、年、月、日、时,都和自己一样。问他养了多少蜂,回答说十五桶。朱元璋又问他一年到头割几次蜜,老头说:“春夏花多,蜂酿蜜容易,秋后花少,自己酿蜜就不易。但是我总是只割十分之三的蜜,留七成给蜜蜂吃。我卖蜜换吃穿,量人付出,平平安安度过五十年了。不像那些养蜂人,常常把蜜割尽,蜂都死了。他们生活都不如我。”这位老头颇有眼力,见来者谈吐不凡,便以蜂讽谏。朱元璋心领神会:他有蜂,我有民,必须让民有余,才有人交税,要用蜂叟养蜂之法养民,否则民穷国亡。

  意在言外,含蕴无穷,避免浅陋,破除拘执,体现了古人词约旨丰的意境。(www.xing528.com)

  嘉庆四年(公元1790年),乾隆帝驾崩,嘉庆帝颐琰亲政。为了挽救危局,嘉庆帝一执政便首先逮捕了和坤和尚书长安,没收了他们的资财以充国库,整治吏狱,为被和坤之流打击迫害的官员恢复名誉,平反昭雪,同时还准备破格提拔几位曾为父王做出过功劳但被和坤等人排挤、打击的大臣。可是,当整治吏狱快了结时,对于破格提官的事儿却迟迟未动手,生怕违背了先制。嘉庆帝正在左右为难之时,忽然想起元老大臣纪昀,他把自己的想法、忧虑告诉了纪昀。纪昀打心眼里赞成,看到嘉庆帝犹豫不决的样子,又不好明说,沉吟良久,对嘉庆帝说这样一段话:

  “陛下,老臣承蒙先帝器重,做官已数十年。从政从未有人敢重金贿赂我;为了撰文著述,也不收厚礼,什么原因呢?这只是因为我不谋私,不贪财。但是有一样例外,若是亲友有丧,要求老臣作墓铭志,他们所馈赠的礼金,无论厚薄,老臣是从不拒绝的。”

  嘉庆帝听完纪昀这一席话,开始感到莫名其妙,心想,找你商量破格提拔官员的事,你大谈什么亲友之丧作铭收不收礼金的事,岂不是顾左右言而他,搞什么名堂?可是纪昀后来却是一言不发,只是会意地看着嘉庆帝,过了一会儿,嘉庆帝忽然点头称许。

  之后,嘉庆帝便大胆地提拔了一批效忠皇室的大臣,使得社稷出现了一番新景象。

  老臣纪昀这一席近乎哑谜的谏言,用意何在呢?实际上,他是运用意在言外之术,以无形求有声,赞许了嘉庆帝的举措,并鼓励他不要顾虑重重,而应该有大刀阔斧的气概。从表面上看,纪昀的进谏简直是言不及义,透过表层,分析深层含义,就不得不佩服其劝谏之妙了。

  纪昀的进谏前一部分是谈先帝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和自己的为官清廉的品质,后一部分是说凡亲友有丧请他作铭,馈赠来者不拒。

  前一部分为后一部分作铺垫,起到抛砖引玉和相互烘托、映衬作用。为政清廉,这是为官之本,本人一向是这样做的,但是即便是为官为政不贪,对于亲友丧事作铭的收入是从不拒绝的。看起来两者相互矛盾的,正是这个看似自相矛盾的地方,却也正是他暗示嘉庆帝的地方,把话挑明说:我为官数十载,为祖宗推恩是从来不顾忌什么的。此处即暗示喜庆帝,你破格提拔曾为先帝作过贡献的官员设想,也正是为祖宗推恩,弘扬先帝德化的表现,根本没有什么不妥处,你就大胆去做吧,这正如我为死者的后人尽孝的道理一样。

  大臣在向帝王进谏中,有时由于某种原因,不便把话说得太直太露,而要靠对方揣摩意会。意在言外,可以起到曲表观点,巧避分岐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