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问官答花术:官与花的奇妙对照

问官答花术:官与花的奇妙对照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问官答花,本意是关于官的问题,却答以关于花的情况。春秋时,齐国宰相管仲便是施行问官答花谏诤术的高手。而问官答花术,谏言含义深邃,耐人寻味,有解疑释惑,指点迷津之功能。不过,曲解之意,必须与谏诤议题殊途同归,融为一体。魏武侯向吴起问关于国君即位第一年称作“元年”是什么意思。君王自身必须正派,亲近的大臣一定要经过挑选,大夫不能兼任其他官职,掌握管理百姓权利的不能集中在一家一姓,这可以说

问官答花术:官与花的奇妙对照

  问官答花,本意是关于官的问题,却答以关于花的情况。作为进谏技艺,比喻别释彼意,曲解妙对。

  春秋时,齐国宰相管仲便是施行问官答花谏诤术的高手。《韩诗外传》:齐桓公问管仲:“做君主的应重视什么?”管仲说:“重视天。”齐桓公抬头看看天空。管仲说:“我说的天不是苍苍莽莽的天空,当国君的应该把百姓当做天。百姓亲附他,社会就安定;辅助他,国家就强盛;指责他,统治就危险;背叛他,政权就覆亡。《诗》上说,‘人而无良,相怨一方’。做人如不善良,一方的百姓都将怨恨他。百姓怨恨他们的君主,没有不败亡的。”

  又一次,齐桓公问管仲:“治理国家最大祸患是什么?”管仲答:“最大的祸患是社鼠。”“为什么祸患是社鼠呢?”桓公困惑不解。管仲解释道:“社庙是祭神的地方,用木头做柱子,外面糊上泥巴做成墙壁,老鼠一窝一窝地住在壁洞里。用烟熏吧,恐怕烧坏木柱;用水灌吧,又怕冲坏了墙脚。老鼠在里面,安居乐业,生儿育女,人却束手无策,都是因为怕毁坏了社庙的缘故:国家也有这种情况,您大王左右不少亲信就是这样的社鼠。为君主的必须时时谨防这类小人啊!”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载:齐景公到纪国故地巡游,得到一只金壶,打开一看,里面有一丹书,上面写着:“吃鱼不要翻,不要骑劣等马。”齐景公说:“好啊,我就像它写的一样,吃鱼不翻过,是讨厌它的腥味;不骑劣等的马,是讨厌它跑不了远路。”晏子说:“不是这样,吃鱼不要翻,是说不要把百姓力量用尽;不骑劣等的马,就是不要把不贤的人留在身边。”齐景公说:“纪国有这样的书,为什么灭亡了呢?”晏子说:“有灭亡的理由啊!我听说,君子懂得了道理,就把它挂在门庭上(以便;使它时常提醒自己照道理行事),纪国人得到这个丹书,却把它放在壶里(不实行),不亡国还等什么?”

  这是一次耐人寻味的劝谏。齐景公只是从字面上理解丹书上的意思,晏子则从治国角度给予解释。从其庄严的形式看,晏子更为深刻。他指出懂得道理而不实行,则无济于事。《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载:齐景公外出打猎,上山遇见老虎,跋涉沼泽又碰上大蛇。景公回宫后,惊魂未定,就把亲身遭遇的事告诉晏子,并忧心忡忡地问:“这大概是人们常说的不祥之兆吧?”晏子说:“社稷有三种不祥,这些都不算在内。有贤士而不了解,这是一不祥;了解又不用他这是二不祥;用了他却又不委以重任,这是三不祥。人们所说的不祥就像这三种情况。现在大王您上山见虎,因为那是老虎出没之地;到沼泽见蛇,因为那是蛇的洞穴所在。往老虎出没的地方玩,到蛇的洞穴之处去,自然会看见虎和蛇,为什么是不祥呢?”

  《孔子家语》载:鲁哀公问孔子:“在原有房屋的东边再加盖房子,听说很不吉祥,有这回事吗?”孔子说:“不吉祥的事有五种,但东边加盖的房子不在其中。损害别人来换取利益,这对身体不吉祥;不照顾长辈而溺爱孩子,这对家庭不吉祥;离弃贤人而任用小人,这对国家不吉祥;年长的人不能以身作则,年幼的人不刻苦读书,这对习俗不吉祥;圣人退隐山林而庸人当权执政,这对天下不吉祥。”

  又有一天,鲁哀公问孔子:“以前舜戴的是什么帽子?”孔子没有回答。哀公说:“先生为什么不回答我的问题呢?”孔子说:“因为您不先问重要的问题,所以我正在想怎么回答。”哀公问:“重要的什么?”孔子说:“舜当天子,惠养百姓,不轻言刑罚,选任贤人,斥退小人,道德纯净深邃,像天地一样高远,教化人民,如同四季变化万物一样自然,所以天下的百姓都真心敬仰,连四方的夷狄都顺服,所以连凤和麟这样的祥瑞之兽都出现了,鸟兽也都温驯不伤人,这样了不起的政绩,最根本的原因无它,就是舜把百姓当子女一样抚育而已,您不问这些,而问舜戴的什么帽子,所以我一时还真不晓得从何说起。”

  春秋时,晋平公向盲人乐师师旷说:“我的年龄已经70岁了,要想学点东西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呢?”平公说:“唉,臣子怎么敢能和君王开玩笑呢?”师旷说:“我这个瞎子,怎么敢戏弄大王呢?我听说,少年好学,像是初升的太阳;壮年好学,像是太阳当空;老年好学,像是拿着蜡烛照明。拿着蜡烛照明,不是比摸黑走路要好得多吗?”平公说:“你说得太好啦!”(www.xing528.com)

  隋代李东阳说:“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发,而难于感发。”意思说,说话平铺直叙,一泻无余,很难感人,无法回味。而问官答花术,谏言含义深邃,耐人寻味,有解疑释惑,指点迷津之功能。不过,曲解之意,必须与谏诤议题殊途同归,融为一体。那种断鹤续凫,穿凿附会的谏言,“则易于穷发,而难于感发。”

  晋文公的时候,翟族人有进献大狐皮和文豹皮的,文公长叹一声:“唉,大狐文豹有什么罪过,只因为它们的皮毛而成为罪过。”大夫奕枝说:“土地宽广但不平坦,财物集聚而不分散,难道不是大狐文豹的罪过吗?”文公连声说:“讲得好,再说下去!”栾枝继续说:“土地宽广而不平坦,人们就要铲平它;财物聚集而不散,人们就要争夺它。”晋文公于是划出土地分给百姓,施舍财物赈济贫民。

  晋侯向士文伯问道:“三月初一这天,有日蚀的现象发生,我学业上糊涂,《诗》上说,‘那日蚀发生,有哪件事情没办好’,是什么意思呢?”士文伯回答说:“讲的是执政不善,国家政治不清明,不用忠贤之人,就会从日月的灾害上受到惩罚。所以,从政的人不谨慎。从政只有三条要领:一是便利民众;二是选择贤人;三是顺从天时。”

  魏武侯向吴起问关于国君即位第一年称作“元年”是什么意思。吴起回答:元年讲的是国君一开始就必须小心谨慎。魏武侯问,怎样才能一开始就小心谨慎?吴起说,必须端正自身。魏武侯又问,怎样才能端正自身?吴起说,要明智。魏武侯又问:心智不明又怎么能正己呢?吴起说:那就应该广采博闻并从中选择,以此来使自己心智聪明。因此古时候的国君一开始处理政务,大夫如有进言,士人如有请见,百姓如有请求,都一定满足他们,公族有人来请安问候,也一定与他们接谈,四方来投奔的人都不拒绝他们,这可算是不遭壅塞不受蒙蔽了。君王的心地一定要仁慈,常想着百姓的利益,解决百姓的祸害,这可说是不会失去民众了。君王自身必须正派,亲近的大臣一定要经过挑选,大夫不能兼任其他官职,掌握管理百姓权利的不能集中在一家一姓,这可以说是不失权势了。这些都是《春秋》的旨意,也是国君即位第一年的根本大事。

  天下的事情往往是复杂曲折的,所以直接说出自己的意思,可能显得莽撞,显得枯燥,显得浅薄,即跟复杂曲折的情势不合。故古人向来主张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问官答花术,正体现“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的意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