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谋略胜于武力:如何打破敌人的防线

谋略胜于武力:如何打破敌人的防线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最佳的用兵方法是以谋略取胜,其次是运用外交手段取胜,再其次是以军事打击手段取胜,最差的办法是强攻敌人的城池了。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②,此谋攻之法也。要以全胜的战略夺取天下,这样,部队不至疲惫受挫,却可以获圆满的胜利,这就是以计谋攻取敌人的法则。意为干涉三军的指挥。审时度势智挫晋谋齐国曾是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个称霸的国家。

谋略胜于武力:如何打破敌人的防线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注释】

①"军:西周至春秋时的军队编制,一军为一万二千五百人。

②"旅:西周至春秋时的军队编制,一旅为五百人。

③"卒:西周至春秋时的军队编制,一卒为一百人。

④"伍:西周至春秋时的军队编制,一伍为十五人。

【译文】

孙子说:大凡用兵作战,以能使敌国屈服为上策,通过进攻使敌国受到破坏,便略逊一筹了;以能使敌国一军之众完整地降服为上策,通过兵刃交锋,击溃敌国一军之众,便略逊一筹了;以能使一旅之众完整地降服为上策,通过兵刃交锋,击溃敌军一旅之众,便略逊一筹了;以能使一卒之众完整地降服为上策,通过兵刃交锋,击溃敌军一卒之众,便略逊一筹了;以能使一伍之众完整地降服为上策,通过兵刃交锋,击溃敌军一伍之众,便略逊一筹了。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注释】

①"修橹轒(fén)辒(wēn):修,制造。橹,坚固的大木盾。轒辒,一种攻城的战车,四轮木车,上蒙牛皮,里面可藏十名运土作业的战士。

②"距(yīn):一种攻城的战法,即在车邑外围堆起一座与主城墙平行的土山,攻城部队高临土山,进攻登城。

③"蚁附:这是攻城的另一种战法,指士卒攀登云梯攻城,犹如蛾蚁缘附在草绳上一样。

【译文】

所以说,百战百胜并不是最好的用兵方法,只有不经过兵刃交锋而使敌军降服是最好的。最佳的用兵方法是以谋略取胜,其次是运用外交手段取胜,再其次是以军事打击手段取胜,最差的办法是强攻敌人的城池了。采取攻城的办法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制造攻城用的大木盾和大型战车,准备好各种攻城用的器械,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堆筑攻城的几座土山,又要花费三个月的时间。这时,将帅已怒气冲天,驱使战士架云梯攻城,以致士卒伤亡三分之一,城邑仍然不能攻破,这是强攻城池带来的灾祸啊!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注释】

①拔人之城:以计谋,或以力量威服敌人而取得城池叫拔城。

②顿:通“钝”,指疲惫,挫折。

③敌则能战之:敌,指力量相当,势均力敌。与敌军力量相当,就要设计战胜他。

④小敌之坚:小,力量小;敌,指作战另一方;坚,坚持战斗,硬拼。全句意为,力量弱小的一方,坚持硬拼硬打的战法。

【译文】

所以说,善于用兵的人,用计谋或外交手段使敌人降服,却不通过兵刃交锋;用计谋夺取敌人的城池,而不是采用强攻城池的办法;造势毁灭敌人的国家,而无需经过旷日持久的战争。要以全胜的战略夺取天下,这样,部队不至疲惫受挫,却可以获圆满的胜利,这就是以计谋攻取敌人的法则。

所以说,用兵打仗的方法是:我军的力量十倍于敌军,就把敌军包围起来加以全歼;我军的力量五倍于敌军,便应对敌军发起猛攻;我军的力量只有敌军的一倍,就应设法将敌人分割开来,以造成我军更大的优势;我军的力量与敌人势均力敌,就应设计战胜他;我军的力量比敌军小,就应设法摆脱敌人,不要与之正面接战;我军各方面都不如敌军,就应设法避开敌军。所以说,弱小的军队如果不计后果硬拼硬打,必定会被实力强大的军队所擒获。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注释】

①同三军之政:同,总揽。意为总揽三军政务。

②同三军之任:任,指挥。意为干涉三军的指挥。

③乱军引胜:敌军,扰乱我军。引胜,导致敌军战胜我军。

④虞(yú):有准备。

【译文】

军队的将帅,是辅佐国君的人。辅佐得周密,国家就强大;辅佐得有缺陷,国家就会衰弱。所以说,国君对军队做造成危害的事情有三种情况:不了解军队,不可以前进却硬要命令军队前进,不可以后退却硬要命令军队后退,这叫束缚军队;不了解军队的事务却要总揽军队的政务,使将士们产生疑惑;不懂得军队作战的灵活与权谋却要干预军队的指挥,将士们就会产生疑虑。军队既迷惑又疑虑,各诸侯国乘机进犯的灾难就会到来,这叫作扰乱自己的军心,导致敌军战胜我军。所以说,预测胜利的方法有五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兵作战,在什么情况下不可以用兵作战,一定会取得战争的胜利;懂得用众多的兵力作战,也懂得用少量的兵力作战,一定会取得战争的胜利;全军上下,同心同德的,会取得战争的胜利;以我方有准备之师打击敌方无准备之师,会取得战争的胜利;将帅有才能而国君不掣肘的,会取得战争的胜利。这五条,都是预测战争胜利的方法。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注释】

①殆(dài):危险。

【译文】

所以说:既了解敌方的情况,也了解我方的情况,便能百战百胜而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方情况,只了解我方情况,便会有时会胜利,有时会失败。既不了解敌方情况,也不了解我方情况,那便会每次用兵都会失败。

【战例】(www.xing528.com)

审时度势 智挫晋谋

齐国曾是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个称霸的国家。齐桓公死后,齐国就逐渐衰败了。过了一百年,齐景公当上了国君。为了恢复齐国的往昔繁盛,齐景公任用了晏婴等一批贤臣,使齐国再度走上欣欣向荣的道路。

齐国的繁荣和强盛引起了称霸中原晋国的不安。晋平公为了向诸侯各国显示一下自己“霸主”的威力和巩固其地位,就想征伐齐国,给齐国一点厉害看看。为了探清楚齐国的虚实,晋平公派大夫范昭出使齐国。

范昭到了齐国,齐景公设盛大宴会款待晋国使者。酒到酣处,范昭对齐景公说:“请大王把酒杯借我用一下。”齐景公不知其意,便吩咐侍从:“把我的酒杯斟满,为上国使者敬酒!”侍从倒满酒恭恭敬敬地送到范昭面前,范昭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晏婴把范昭的举止和神色看在眼里,大为愤怒,厉声命令斟酒的侍从:“撤掉这个酒杯!"给国君换一个干净的。”

范昭闻言,吃了一惊。于是,他干脆佯作喝醉,站起身,手舞足蹈地跳起舞来,边舞还边对乐师说:“请给我奏一曲成周之乐,以助酒兴!”

乐师从晏婴命令侍从撤杯的举动中看出了范昭的用意,站起来对范昭说:“下臣不会奏成周之乐。”范昭连讨没趣,借口已经喝醉,告辞回驿馆去了。

齐景公见范昭不悦而去,心中不安,责怪晏婴说:“我们要跟各国友好往来,范昭是上国使者,怎么能惹怒人家呢?”

晏婴回道:“范昭不过是以喝醉为名来试探我国的实力。为臣的这样做,正是要挫掉他的锐气,使他不敢小看我们。”

乐师也跟着说:“成周之乐是供天子使用的。范昭不过是个小小使者,也太狂妄了。”

齐景公恍然大悟。

第二天,范昭拜见齐景公,连连向齐景公道歉,说自己酒醉失礼;齐景公回了几句客套话,然后派晏婴带范昭去齐国的军营和街市上参观。范昭回国后,不无感触地对晋平公说:“齐国国力不弱,君臣同心,暂时不可图谋。”

晋平公于是灭了攻伐齐国的念头。

避其锐气 智挫水师

1854年,曾国藩率湘军水师击退太平天国的西征军,妄图趁西征军力量锐减之际,乘胜追击,置西征军于死地。为扭转不利局面,翼王石达开奉天王洪秀全的命令溯江而上,增援西征军。

曾国藩的湘军水师以快蟹、长龙大船居中指挥,以舢板轻舟往来作战,大船上还配有西洋铁炮,咄咄逼人。太平军的将领们对迎战曾国藩都感到没有把握。石达开在观察了湘军水师的行动后却放声大笑。石达开说:“湘军水师固然很厉害。但也有其短处:快蟹、长龙船笨重体大,行动不便;舢板、轻舟易于行动,但不利食宿。这两种船只有相互依附才能有战斗力,如果将它们分开,即可各个击破!”

一席话,说得众将面现笑容。

石达开针对湘军连连获胜的现实,采取了避其锐气、层层设防、等待时机的策略,在鄱阳湖的河口设置木排宽数十丈,木排外用铁锁篾缆层层防护,又在东岸和西岸层层设立炮位严阵以待。

虽然是这样,悍勇的湘军水师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仍然闯过了湖口木排关。石达开早有准备,连夜将数条装有砂石的大船凿沉在江心,又故意在西岸留下一个仅容湘军舢板小舟通过的隘口。

湘军水师果然中计。水师将领萧捷三率舢板小舟从隘口冲入鄱阳湖,一直深入到离湖口四十里的姑塘才停了下来。石达开命令太平军将隘口堵塞,然后用艨艟、巨舰对付舢板、小舟。萧捷三发现退路已断,方知中计,虽奋力死战,但舢板、小舟被石达开的艨艟、巨舰一撞即翻,萧捷三全军覆没。

与此同时,石达开派出小船,向湘军水师的快蟹、长龙等大船发起火攻。石达开的小船上配备有大量火箭、喷筒,一时间,数千只火箭、喷筒对准大船喷射出眩目的火焰,四十多艘装备精良的快蟹、长龙顿时在一片烟火之中化为灰烬。

石达开趁湘军水师惊魂未定之时,又在半夜派小船潜入湘军水师设在九江的大营,突然发起火攻,大江之上,一片火海。曾国藩的湘军水师丧失殆尽,曾国藩本人也险些葬身在大江之中。

石达开在湖口重创湘军水师,扭转了太平天国西征军的不利局面,使太平军得以再度攻占湖北重镇武昌

挟此余威 一书降燕

秦朝灭亡后,刘邦项羽为争夺天下展开了殊死决战。

刘邦为牵制项羽,命令韩信从侧翼迂回。韩信能征善战,仅用四个月的时间就灭掉了魏国、代国,越过太行山,逼近赵国

赵王歇和赵军统帅陈馀率领二十万兵马集结在井陉口。谋士李左车向陈馀献计道:“韩信乘胜而来,锐不可当,但他们长途跋涉,必定粮草不足。我们井陉这个地方山路狭窄,车马难行,汉军走不上一百里路,粮草必然落在后面。我们派三万精兵从小路截断他们的粮草,再深挖沟、高筑垒、坚营寨,不与他们交战,用不了十天,我们就可以活捉韩信。”

陈馀笑道:“兵书上说,兵力比敌人大十倍,就可以包围他,韩信不过两三万人马,我们怕他做什么?”一口回绝了李左车的建议。

韩信得知陈馀不用李左车的建议,暗暗欢喜。他以背水为阵和疑兵之计一举击溃赵军,杀死陈馀,活捉了赵王歇,然后出千金重赏,捉拿李左车。几天后,李左车被缉拿归案。众将士以为韩信必杀李左车无疑,但韩信一见李左车,立即上前亲自为他松绑,并请李左车坐在上座,自己坐在下座,俨然是弟子对待师傅的样子。

李左车道:“败军之将,不敢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图存。我是将军的俘虏,将军何以这样对待一个俘虏呢?”

韩信道:“从前,百里奚住在虞国,虞国被消灭了,秦国重用了他,从此才强大起来。今天您就好比是百里奚,如果陈馀采用了你的策略,我早已是您的俘虏了。正因为陈馀不听您的建议,我才能有今天的胜利。我是诚心向您请教,请您不要推辞。”

李左车见韩信真心敬重自己,这才开口说道:“将军连克魏、代、赵三国,虽然取得不小的胜利,但将士们已十分疲劳,再要去攻伐燕国,倘若燕国凭险固守,将军恐怕要感到力不从心。”

韩信问:“先生认为该如何是好呢?”

李左车道:“将军一日之内击败赵国二十万大军,威名远扬,燕国不会不知道的。将军挟此余威,一面安抚将士和赵国百姓,一面派一使者去燕国,晓以利害,则可不战而使燕国屈服。”

韩信大喜,连声赞叹:“先生高明之极,就这样办!”

韩信当即修书一封,在信中阐明了汉军得天独厚的优势,分析了燕国的处境及战与降的利害,又派了一名能言善辩的使者把信送往燕国,同时,又按照李左车的建议把军队调到燕国边境线上,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进攻架势。

燕国君臣早已得知赵国灭亡的消息,今见韩信大军压境,无不惶恐。燕王看了韩信的书信后,立即表示同意归降。

韩信只凭一纸书信,未费一兵一卒,就顺利地拿下了燕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