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者:舟山市定海区双桥中心小学 姚增增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联系上下文等方式认识“墨”“染”等生字,会写“墨”“染”等生字。
2.学习《溪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边读边想象,理解难懂的诗句;抓住关键词背诵《溪边》。
3.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想象诗的画面和意境,感受童年的纯真美好。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解题意
1.出示篇章页,明确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
2.点明课题,指导写“墨”。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文——《童年的水墨画》,请看老师书写课题。
师:墨的笔画比较多,大家举起手,跟着我一起写。墨,上下结构,上半部分笔画多而紧凑,注意黑字的四点底要均匀铺开,土字写得扁平。一起读课题。
3.了解水墨画,引出课文。
师:你们见过水墨画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水墨画,你们瞧!(播放图片)
师:欣赏完这些画,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水墨画就是用墨画成的。
生2:这些画都很简单,不像我们平时画得那么详细。
师:是呀,水墨画就是用寥寥几笔勾勒画面营造意境。它以水和墨为主色调,调配浓度来画,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绘画。张继楼可是一位善于用诗作画的高手,他用寥寥几笔描绘了一幅幅童年的水墨画,现在就让我们打开语文书一起来欣赏欣赏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难字正音。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篇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由读诗)
师:读诗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篇儿童诗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有些不一样?
生1:这篇儿童诗是由三首小诗组成的。
生2:三首小诗各讲了一件童年的趣事。
师:是呀,像这样表现同一主题,由若干首小诗组成的诗叫作组诗。
师:这组诗里你最喜欢哪一首呢,能读给我们听一听吗?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进行朗读,诗中的生字标红;给学生读错的字正音;根据学生选择的诗相机板书:溪边、江上、林中)
师:大家都很喜欢这些小诗,我们分小组再来读一读这三首小诗吧!(学生分成三大组朗读小诗)
2.抓住标题,概括内容。
师:读着读着,我们发现,三首小诗的标题都是——
生:小孩子玩耍的地方,事情发生的地点。
师:是呀,溪边、江上、林中,孩子们分别在干什么呢?请用简要的语言说一说。
生: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菇。(板书:钓鱼、戏水、采菇)
三、精读《溪边》,深入感悟
1.朗读诗歌,圈画难懂句。
师:让我们走进第一幅水墨画,一起去溪边钓鱼。请大家再读读这首小诗,说说你从这首小诗里看到了什么呢?(学生自由朗读小诗)
生1:我看到了清澈的小溪,溪边有很多垂柳,垂柳的影子倒映在了小溪里。
师:看来,大家从小诗中读懂了很多。那么,你有哪些地方读不懂呢?把相关的诗句圈一圈,画一画,旁边打个小问号。(学生继续朗读,圈画)
生1:为什么说“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呢?
生2:老师,我不明白“人影给溪水染绿了”这句话,平时人影都是黑色的,为什么这里人影染绿了呢?
生3:还有“人影碎了”是什么意思?人影怎么会碎呢?(www.xing528.com)
2.联系上下文,合作理解“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师:很多同学觉得这个句子难以理解,谁先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当我们不理解一个句子的时候,不妨和理解难懂的词语那样联系上下文读一读,也许其中某个词语或者某句话会带给你灵感。先自己试着读一读上下文的内容,想一想,再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生:上文说“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说明溪水很清澈,很平静,像镜子一样,小朋友站在溪水边,所以人影也倒映在了溪水里。
师:你关注到了“镜子”这个词,理解了溪水像镜子,照出了垂柳,照出了人影。你还能说说溪水照出了什么吗?
生1:溪水像镜子,照出了垂柳,照出了人影,照出了白云,还照出了钓竿上的红蜻蜓。
生2:溪水像镜子,照出了垂柳,照出了人影,照出了溪边喝水的小鹿,还照出了天上飞过的小鸟。
师:多美的想象啊,边读边想象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你们还关注到了哪些词语和句子呢?
生:“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我知道绿绿的垂柳倒映在溪水里,溪水就像绿玉带一样绿,所以人影倒映在溪水里也变成绿色的了。
师:是呀,我们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溪水如镜子般清澈平静,碧绿的垂柳倒映在溪水里,溪水绿了。人影倒映在溪水里,绿玉带一般的溪水把人影也给染绿了。(板书:联系上下文,边总结边分步出示图示)
师:“染”字能换成其他字吗?
生1:不能,“染”让我们感觉颜色是慢慢渲染的,这个字写出了人影慢慢变化的过程。
生2:“染”更有水墨画晕染的感觉,更有诗意。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人影被溪水一点一点染绿了,水墨画的感觉跃然纸上。
师:这个字写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
生:“九”里面没有点。
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书空。三点水与“九”齐平,下面的“木”字横要长,撇捺舒展开来。
3.联系上下文,自主解难。
师:刚才,我们还有几个句子没有理解呢,现在请你自己圈一圈,连一连,用上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一一解决。
师:“人影碎了”是什么意思?
生:前面说“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从“钓竿”这个词语我知道小孩子在钓鱼,鱼上钩的时候冲破水面,水花飞溅起来,水面就像镜子破碎一般,人影也就碎了。
师:为什么说“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生:鱼儿上钩了,小朋友们把鱼儿拉到草地上,鱼儿欢蹦乱跳的,小朋友们也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他们感到非常快乐。
师:同学们真会学习,一下子就理解了那么多难懂的句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吧!(全班朗读)
4.描绘画面,感受意境。
师: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一定呈现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吧!谁来描绘一下?
生:我好像看到了一条绿玉带一样的山溪从山顶潺潺流下,溪水清澈平静,就像一面镜子,不仅照出了垂柳的影子,还照出了人的影子。溪边,几个可爱的小朋友拿着鱼竿静静地垂钓,等待鱼儿上钩……
师:多么美好的画面啊!碧绿的溪水,鲜红的蜻蜓,真是——色彩明丽的垂钓图,笑声蹦跳,真是——动静相宜。你们真厉害,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了原本不理解的句子。刚开始描绘的画面渐渐丰盈起来了。下面,请大家边读边想象,把自己的体会融入其中,跟着音乐把这幅美丽的水墨画展现在老师的面前吧!(配乐,全班齐读)
5.积累背诵,诗留心间。
师:真美呀,怎样把这美丽的水墨画永久地留在我们的心里呢?给大家推荐一个好方法,我们只要记住这画面中的主要事物就能把它描绘出来。
(学生自主背诵)
师:谁记住了垂柳?谁记住了山溪?……(一行一行指名背诵)
师:谁能看着关键词把整首诗背诵出来呢?(指名背诵)
师:去掉关键词还能背吗?谁来挑战?(指名背诵)
师:让我们看着这幅水墨画,一起把留在心中的美好画面朗诵出来吧!
四、课堂小结,承上启下
师:这节课,我们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感受了溪边钓鱼的快乐。下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其他两幅水墨画去感受童年的美好。
教学点评
《童年的水墨画》是一篇儿童组诗,语言丰富跳跃,意味深长,部分诗句三年级学生较难理解。因此,姚老师着眼“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这一语文要素,结合学情,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形式,主要运用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的方法让学生理解难懂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应该真正地从学生中来,所以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姚老师让学生自主提出难以理解的句子,接着罗列学生的疑难问题,先让学生合作理解“人影给溪水染绿了”这句诗,学生相互合作,明白了山溪清澈平静,垂柳倒映在水里,溪水绿得如同绿玉带一样,人影倒映在溪水里好像也变成了绿色。“染”字的斟酌恰到好处,加强了对这句诗的理解,更增添了许多诗意。“联系上下文”这一方法的习得为学生自主理解其他难句作了铺垫,其他难句的理解又是这一方法的巩固训练,学生也模仿着姚老师圈一圈,连一连,很快地解决了起初的疑问。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诗意的想象,学生在读、品、说、背中走进了纯真美好的童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