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蕾
教材分析
《奇妙的想象》是部编教材中第三次安排想象主题的习作。因为是习作单元,所以本单元的两篇课文、两篇例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都是为了本次习作服务的。可以说,在学生习作之前,已经初步感受过想象的神奇,对抓住特点合理地想和逆向思维反着想,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习作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用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呈现了七个充满想象趣味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部分是习作要求,选一个题目写一个想象故事,完成习作后与同桌互改欣赏。
本次习作重在激发学生大胆想象,做到想象奇特,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在设计习作训练时,教师应努力创设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搭建激发学生兴趣的桥梁,展开想象的翅膀,尊重他们个性化的表达。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两组题目,创编个性化题目,并联系本单元课文感受想象的神奇。
2.链接例文,再次感受想象的合理性,尝试大胆想象,创编故事。
3.通过展示交流,修改片段,继续学习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调整
教学基本程序
【第一课时】
一、对比题目,感受想象的神奇
1.每一组中你想读哪个故事?为什么?(表格出示两组题目)
续 表
指名说,随机追问并引导学生简单说说故事情节。
2.一读题目就让你们想到了这么多奇妙有趣的画面,这就是想象的魔力。(板书课题:奇妙的想象)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创造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其实,你们刚才大胆地想,就已经拥有了进入想象世界的第一把金钥匙。(板书:大胆地想)
3.第一次动笔:出示教材中的七个题目,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题目写下来,也可以自己另外创编一个题目。同桌交流,展开想象猜猜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链接例文,发现想象的方法
1.(出示《一支铅笔的梦想》思维导图)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你觉得哪处想象最奇妙?
(1)讨论:菜园里有那么多蔬菜,铅笔怎么就不想着要变成大南瓜,或者是小土豆呢?
(2)随机出示课文中的批注:豆角、丝瓜和铅笔一样,都是细长的。铅笔想成为“长长的豆角”“嫩嫩的丝瓜”,我觉得这样的想象自然、合理。
板书:合理地想。
(3)(出示《我变成了一棵树》插图)因为大树是“我”变成的,所以“我”肚子饿的时候,大树就会——发出“咕噜噜”的怪声,还会——滴水珠。看来,合理地想就是进入想象世界的第二把金钥匙。
预设二:学生说铅笔的其他梦想。
(1)引导学生关注最神奇的细节。
(2)由这个梦想,你又想到了与它相关的这些事物,整个画面就动起来了,就活了,难怪我们读着会觉得特别奇妙。
2.出示《尾巴它有一只猫》插图。
(1)交流:这篇文章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很奇妙?(www.xing528.com)
随机出示课文中的批注:像这样反方向去想象,尾巴就能有一只猫了。真有意思!
(2)原来想象中的世界还可以跟咱们平常看到的、想到的反着来。这样一来,星星就离开夜空躲到草丛里去啦!能干的小手也会罢工啦!人类在寒冷的冬天也可以冬眠啦!(随机出示:躲在草丛里的星星、手罢工啦、假如人类可以冬眠)
(3)板书:反着想。
三、尝试写故事,完成习作片段
1.如果你能大胆地想、合理地想或者反着想,你创造的想象世界一定非常奇妙。
学生第二次动笔:依据最初选择的题目,选择自己认为想象故事里最奇妙的一段来写一写。(10分钟)
2.出示修改符号,学生自评:
基础项(基本做到):书写工整★ 语句通顺★
努力项(选择做到):大胆地想★ 合理地想★ 反着想★
3.同桌互评:可以画出你认为最奇妙的地方;如果觉得不够奇妙,也可以提出修改建议。
【第二课时】
一、链接语例,集体评改
1.选择学生作品展示。
(1)请同学上台:读作品,随机圈出错别字。
(2)请同桌点评:指出你认为想象故事里最奇妙的地方;如果觉得不够奇妙,提出修改建议。
(3)链接语例:随机出示两个语例,默读,交流语例中的“金钥匙”。
(4)针对想象不够奇妙的片段,选择同题的其他作品,对比交流。
2.学生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作品。
3.再次链接语例:出示语例,默读,交流语例中的“小妙招”。
4.完成全文。
5.出示修改符号,学生自评:
基础项(基本做到):书写工整★ 语句通顺★
努力项(选择做到):大胆地想★ 合理地想★ 反着想★
6.同桌互评:可以画出你认为最奇妙的地方;如果觉得不够奇妙,也可以提出修改建议。
二、展示
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展示到墙报上去。其他小朋友以画笑脸的方式进行评价,选出“最奇妙的想象世界”。
三、结课
想象能带你进入一个神奇的想象世界,它所带给你的那种奇妙的魔力,甚至比知识更重要!只要你愿意,你就能拥有它。
【教学反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