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去日本访问还有两周时间,按出访交流的要求,要让孩子们准备两个文艺节目,选出两位学生代表致辞。访问团的56名学生来自四所学校。带队老师已经安排学生做了准备,四所学校的孩子依次上台展示。
让中学生致辞应该没有什么难度,优秀学生平时会有很多机会在公众面前发言,不会怯场。但是,参加这种对外的交流可能不是每个人都有经验,特别是中日之间的关系复杂、敏感,学生该怎样表达自己想说的话,还真是拿捏不准。
公众面前说话最关键的是“得体”,不管你的用词是否华丽,不管你是激情还是儒雅,不管你是国家元首还是一介草民,要说符合自己身份的话,要有身份感。
上台一开口,还真不出意料,他们并不会说自己该说的话。
什么促进中日友好、珍爱和平的话都说得很好,怎么听也好像是外交部发言人的口气,与学生的身份有些不适宜。虽然这一类话都很正确,不是不能表达,但这些话不是自己的语言。不会说符合自己身份的话,这是我们中国学生普遍存在的表达问题。因为我们的语言教育从小就没有让孩子学会说自己的话。无论是写作还是说话,我们的老师都会让学生说正确的话、有意义的话、没有瑕疵的话,久而久之学生只会从那些范文找好词好句,却没有学会体察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www.xing528.com)
难怪小学生的作文里充斥着大话套话空话假话,动辄扶老奶奶过马路,动辄假想自己生病后父母如何悉心呵护,动辄祖国的山水多美好……也难怪运动员拿了金牌必须先感谢祖国培养,不小心先感谢了父母,结果遭到了来势汹汹的口诛笔伐。
儿子小学毕业那天,很高兴地把他的毕业纪念册拿给我看,那上面有同班同学的毕业留言,看了这些留言我十分诧异而失望,除了“美梦成真”之类的祝福话语,还有什么早生贵子、早日发财,还有一些话缺胳膊少腿,让人不忍卒读,无法想象这是小学生的真实想法,当然也许是他们的真实想法。我不知道平日里背《论语》背《弟子规》背唐诗宋词,那些美好的语言都哪儿去了。
所以语言的教育,不仅要学会说自己的话、得体的话,还要说得有美感,让人赏心悦目。这需要训练,这种训练不是找找好词好句,而是把优美词句植入孩子的内心里,所思所想都是美好的。热火朝天的诵读国学如果仅仅是让学生摇头晃脑地背经典,也解决不了孩子们的语言“贫血”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