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未来学校:网络改变教育方式

未来学校:网络改变教育方式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多年以前看过一本当时很流行的书《第三次浪潮》,其中的一个预言却让我无比期待:不久的将来,人待在家里,不用去学校就可以上学,不用去单位就可以办公,不用去商场就可以购物。如今仅从技术条件来看,这一预言已经基本实现,网络上大量的公开课谁都可以上,慕课简直就是对《第三次浪潮》预言的直接兑现。网络技术还可以让留守儿童与在外的父母建立起联系,弥补亲情的缺失。各种网络课程只能满足学习,却不能替代教育。

未来学校:网络改变教育方式

多年以前看过一本当时很流行的书《第三次浪潮》,其中的一个预言却让我无比期待:不久的将来,人待在家里,不用去学校就可以上学,不用去单位就可以办公,不用去商场就可以购物。那个时候,厌倦了学习的枯燥与煎熬,对这个预言无限向往,无比激动地期待这个时代的到来。

如今仅从技术条件来看,这一预言已经基本实现,网络上大量的公开课谁都可以上,慕课简直就是对《第三次浪潮》预言的直接兑现。

但是好像只有在家购物成为现实,其他并没有真正实现,至少是没有完全实现,莘莘学子依然背着书包起早贪黑地去学校,衮衮诸公依然朝九晚五地到单位开会学习写文件。说明人类的很多活动形式并不是随着技术进步就能改变,或许能够改变需要的其他什么条件尚未出现。也许,人类自身的某些属性具有不可超越的局限性,并不是技术的进步能够克服。

可是,今天我们仍然看到很多人固执地坚信,教育信息化可以消除城乡教育的差别,让农村孩子接受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网络技术还可以让留守儿童与在外的父母建立起联系,弥补亲情的缺失。

当然,人对科学技术的进步总是孜孜以求,永无止境。各行各业对先进技术的应用也是亦步亦趋,唯恐落伍。

科技进步只不过是对人身体的某些功能和需要的拓展和延伸。汽车、飞机、火车是腿脚的延伸,电话、手机是口耳的延伸,大刀长矛、导弹原子弹是拳头的延伸,就是心脏支架、血管搭桥也只是一个器官的复制。可以说,微信朋友圈是交往方式的拓展,打破了人与人交往方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过去有了激动人心、不吐不快的事情可能要挨个儿打电话或者上门儿去显摆,或者召集会议宣示,现在则只需动动手指,“咻”就会有不计其数的人知道你的小心事、小心情。吃一顿好饭、看一本好书、赏一片美景,各种喜怒哀乐、各种炫耀显摆、各种思考感动都可以拿出来晒晒。微信让人的表达和交往得到极大扩展,远隔千里也似近在咫尺,多年不见也如影随形。

微信朋友圈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公共场所,就如同一个村子里的集市,只有本村人在这里闲逛,你也只看到一村人的高矮胖瘦。正是这种相对封闭性,对人的筛选也是对信息的筛选,朋友圈里,你爱游山玩水就多加一些“驴友”,你爱指点江山就多加些“愤青”“愤中”,你是吃货就多加几个吃货。

假设微信朋友圈是一个学校,或者班级,或者一个学习群体,是不是可以实现一种教育方式的变革,社会可以不需要学校。专门有一批教师把需要给学生教授的知识,按照预习、学习、复习、巩固、检测等各个环节都发在一个朋友圈里,文字、声音、视频、PPT形式多样,学生只需接收、反馈,最后上网答一份考卷,毕业了,是不是学校就可以解散了。

但似乎不行,人类组成社会,教育还担负着让人社会化的功能。如果都在自己家里完成学业,那我的小伙伴哪里去找,我的那些庄重仪式去哪里体会……

尽管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现代技术在很多方面改变了教育的基本形态,但是技术在任何时候都是有限的,如果认为技术可以改变一切,可能人自身的很多属性首先需要改变。(www.xing528.com)

保守观念对现代技术用于教育进行了严正批判,重要的理由就是知识的碎片化,传统教学追求知识的体系化、系统化、完整性、逻辑性,而无论是慕课、微课都会让知识体系支离破碎。

其实,从现代的角度看,碎片化并非没有意义。碎片化的知识会在量的积累无限大之后建立一种内在的联系,形成体系,也会对人的认知和能力产生影响。

当然,信息传播技术的变化如果影响力足够大,会在整体上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对电视普及给人们思维方式带来的改变表示了深深的担忧。印刷时代,传播信息以文字为主,强化了人识记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倾听的能力都很强,结果是演说家遍地丛生,田间地头都有演说台,即使大字不识几个的听众,也能够专心听几小时的政治演说。电视时代,传播信息以图像为主,瞬息万变的画面让人们放弃思考,导致人的抽象思维能力下降,对语言和文字的理解能力也有所降低。

其实,每一次新媒体普及,都会有一些行业谋求新的出路。电视出现的时候,已经有人预言教育可能会发生一场革命,学生都不用坐到教室里上课,而是坐在电视机前,老师讲课,学生听课做笔记,最后参加考试,拿毕业证。各地的广播电视大学就是这种设想的产物。我小时候,在家里的黑白电视里看到那些正襟危坐的老师“哄嘛咪哄”地讲,赶紧换台。

电视普及时教会也希望通过电视传教,那些信徒不用去教堂就能聆听牧师布道。但是,这种传教方式影响了信徒的神圣感、虔诚性,主要是这种方式没有那种庄严仪式。

反思教育的传播方式,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需要一种形式感,需要一种场域,学生的成长不仅是要学习知识,还需要集体生活对人的塑造。各种网络课程只能满足学习,却不能替代教育。有一些电视台,谋划把所有课程做成视频实录,放在他们的平台上,让不能接受良好教育的孩子坐在家里看着电视,听着名师讲课。看上去很美的设想,却经不起实践的检验。那些孩子们也许会问,在学校已经学了一遍的课程为什么还要回家去看?学校已经耗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回家还有精力和心力去学习吗?面对电视,经不起诱惑想看动画片怎么办,还想玩游戏怎么办……所以教育不能被想象成一种愉悦的简单的活动,不是所有人都能寓教于乐的。

我们不无遗憾地发现,几次令人兴奋的技术努力,希望消除教育差异和不公都以不了了之而结束,如电视教学,如远程教育。今天仍然有人把消除城乡教育差别的希望寄托在远程互动教学上,注定只是一种空想。难怪美国教育部长邓肯发问,“为什么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投入很大,却没有产生像在生产和流通领域那样的效果呢?”

人就是人,技术是人的活动产物,技术延伸了人的器官功能,却无法改变人的本质。

(2016年2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