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颁布《博物馆条例》,条例所定义的博物馆为“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把“教育”放在博物馆功能的第一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以往的博物馆作为文化机构,是以搜集陈列、研究展示历史和自然文物为主的场所,教育只是一种附加功能。《博物馆条例》的这一定义是博物馆公共服务价值的一次回归,是博物馆大众化的体现。
博物馆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展品即“知识”,无论是历史的还是自然的陈列物,展品都承载着一定的历史、文化或自然的信息,是经过专业人员按照一定的价值和意义进行筛选,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审美取向进行陈列,配以文字或语音的解说词,会给参观者带来认知上的确定感。
二是参观即“学习”,通过参观可以让观众把自己从文字、图片得来的甚至对道听途说的信息进行确认,获得新的认识。展品的陈列顺序会让观众获得一种对既有经验的逻辑确认,这些都会改造观众的认知,甚至使观众生发出新的理解。
三是展室即“课堂”,所有的展出都有一定的主题,围绕主题赋予展品的逻辑性和价值等级,这种呈现方式本身就具有课堂的属性,让参观者置身其中即接受这一体系化的呈现,走进历史博物馆,通过观赏不同历史时期的器物陈列会获得一种历史前进的脉络。博物馆的教育价值并不比课堂逊色多少,有人说西方很多国家的孩子是在博物馆和图书馆“泡”大的。
对于青少年来说,无论是历史的、文化的还是科技、建筑、艺术或人物的博物馆,都有一定的教育功能,既是课堂学习的延伸,也是对所学知识的检验,博物馆还会彰显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产生民族认同感。
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不言而喻,可多数中小学未必关注到国务院这一重要条例,也忽视了对博物馆功能表述变化的意义。我们的博物馆拥有量已经不少,种类繁多,大城市自不必说,很多县区都有自己的博物馆,但是博物馆的教育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没有很好地被开发和利用,没有发挥好育人的作用,反映出各个方面的准备不充分。(www.xing528.com)
从博物馆方面说,为教育功能的实现准备不足。博物馆如果仅仅作为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文化场所,不能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需求发掘应有的功能,都是育人功能的缺失。例如解说词是否能让青少年看得懂、听得懂,展品的陈列是否与学生学科知识体系相契合,是否提供学生参与和体验的项目,是否提供与展出相关的图书、资料、光盘、模型及体验活动等,这些都是教育功能发挥必不可少的。有资料显示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针对从1岁半到12岁的儿童,开发了多种体验活动,我们在这方面的开发还有很大的差距。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还需要具备教育理论的专门人员,从教育的角度为学生进行讲解、辅导。如果博物馆没有把教育功能放在首位,发挥教育作用就无从谈起。
多数中小学也没有认识到博物馆教育的重要意义。一是封闭的教育观念,让很多学校认为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就已经尽到责任,校外的教育无关紧要。二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也不愿意让学生耗费时间去参加与课业无关的活动。三是考虑到安全、收费、家长是否支持等制约因素,对组织学生外出有所顾虑。
从现代教育的趋势来讲,学校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求,必须坚持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教育活动,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应该有别于家长带孩子随意的参观,也有别于学生一般性的旅游参观。学校开展博物馆教育应该是遵守教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定期进行教育活动。作为学校,要将博物馆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并对可以在有效时间内到达的博物馆资源进行充分的了解,做好学生参观的规划,让学生每次参观都会有所收获。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知识储备情况等,与博物馆充分沟通,做好参观内容的介绍,而不是盲目地走马观花。每次安排都要对学生进行参观前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参观博物馆的基本常识,参观的关注点和需要了解的内容,让学生对参观有所期待,带着兴趣和好奇心去参观。参观后还要让学生通过写、说、画等形式表现自己的收获。作为教育部门,除了要与博物馆管理部门做好沟通衔接外,要积极为学校开展博物馆教育提供政策支持,特别是安全的保障、经费的支持、成效的考核等。
博物馆承载着人类历史和自然世界的符号信息,开展博物馆教育是让中小学生与人类历史文明交流的重要途径,是增长知识、增进了解的有效途径,也是教育开放性的一个标志。博物馆教育应该成为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内容,也应该成为每个人的终身习惯。
(原题为《博物馆不应成为教育的盲区》,刊载于《教师报》2016年1月16日,有增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