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用文本教学策略优化指南

实用文本教学策略优化指南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介绍文章体文本的文体形式,使学生强化对这一类文本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写作学知识认识。尤其文章体文本在写作时有大体相同的表达形式,如借助一些写作手段强化文本的文体风格,从而达到强化这一类文本的信息功能特点,更是对学生习作训练强化的很好“样本”类型,从而促进学生的“读”“写”结合训练。

实用文本教学策略优化指南

由于文章体文本的内容涵盖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四方八象,无所不包,而其主旨内涵明确、具体,思想主题清晰、直白,所以它的思想内涵主要是促进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世界,丰富学生的客观知识。通过介绍文章体文本的文体形式,使学生强化对这一类文本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写作学知识认识。尤其文章体文本在写作时有大体相同的表达形式,如借助一些写作手段强化文本的文体风格,从而达到强化这一类文本的信息功能特点,更是对学生习作训练强化的很好“样本”类型,从而促进学生的“读”“写”结合训练。

教师要把整组教材进行合理规划,整合所有有用的资源,在不同块状教学中,梳理出一个序列,就是把两条线梳理出来,单元主题作为纵线贯穿几篇课文,横线就是语文知识点训练项目,在主题的牵引下盘活,有效地完成单元教学任务。例如,三年级上册第六组“壮丽的祖国山河”里有几篇课文《古诗两首》《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香港,璀璨的明珠》《语文园地》,这里面只有一篇略读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这个单元的主题线是赞美祖国物产丰富、景色迷人,这是一条主线(纵线);横线是通过朗读体会“美”是用哪些词句写的,无论是古诗、散文,优美词句是这个单元的重点,让学生不但能找出来,而且要体会好在哪里。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美妙的修辞方法,让学生读出为什么这么美,怎么写得这么美,哪个词语让他们觉得这么美。第二个训练点是体会文章结构的精妙之处。《美丽的小兴安岭》首尾呼应;《富饶的西沙群岛》有多么富饶,特点:海水、岛屿、物产、鱼……《香港,璀璨的明珠》,大城市的繁华怎样写的?这一单元学习完后,孩子们学习到:写景要抓住特点,可以首尾呼应,写特点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方位顺序。《语文园地》:介绍一处景物时,学生就不会为难了,顺利地完成了读写结合。

下面以一组课文为例,说明怎样把一组课文盘点起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组《勿忘国耻》,这个单元有两篇精读课文:《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两篇略读课文:《难忘的一刻》《最后一分钟》。几篇不同体裁文章,几个典型事例,不只是弘扬爱国主义,这里还应该有引导学生正视中国近代史上的耻辱,以及怎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知耻而后勇,让学生正视我们中国曾经有一段被欺辱的历史,让学生感受到不强国是不行的。要强国就得每个人都站出来为国出力,要有这样一条线索,怎么做呢?第一个训练点是:去体会这耻辱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来的,如何用这样的方法写出来的。《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种悲剧之美,把原来圆明园的美丽写得这么充分,最后毁灭在我们面前,感觉更痛心。《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种悲壮之美。这两课教完后,后两课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国家不富强,就要受欺辱;第二个训练点:为了突出文章中心,材料是如何安排的;第三个训练点:进行完前两个训练点之后,通过悲剧之美,悲壮之美,可以让学生深刻感悟到国家富强的重要性。

(一)单课求速

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要区别对待。精读课文承载的是本单元阶段目标的呈现和把握的任务,所以要讲究的是精细、充分、透彻的阅读。而所谓的精细、充分、透彻,绝对不是逐段、逐句地去细致分析,而是在我们整体感知文章之后,快速切入本单元的重点所体现的段落和语句中,到了这里就要给学生充分、单纯的阅读空间,让学生在各种读的形式中,通过词句、各种表达方法去感受文章的主题以及文章主题的表达方法。新课标主张课堂上教师不要讲,要采用谈话形式,但现在课堂上更多的是问答的形式。例如,某位教师教授《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谈话变成了一问一答,教师说上半句,学生说下半句,简单问题学生回答,难的问题教师阐述,课堂充满了这样的问答,学生没有思维的时间和空间。所以,“单元求速”快速切入重点之后,一定要给孩子单纯的、充分的读的时间。读是各种形式的读,可以是朗读某一段,朗读全篇;也可以是默读、勾画、眉批;也可以是分角色朗读;也可以是自由读。但是,每一种读都要是达到某个目的的读,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文章的主题和表达主题的方法。(www.xing528.com)

略读课文是单元训练项目的实践,是精读习得能力的迁移。现在对于略读课文教学的处理有误区,认为略读就行,生字词学会了就行。这样是不对的。所谓略读课文,略的是除了应该迁移能力之外的全部生字词可以略掉,但从精读课文中学习到的能力,必须要在略读课文中加以实践,这一点要细细去做,其他跟重点无关的全部可以略掉,不必深究。

(二)读与练同行

新课标倡导的对话式教学,常常被演绎成了“光说不练”,这是应该规避的一种极端主义。语文课的本质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不落实,完全被对话、纯粹的朗读所代替,课堂上学生就学之甚少了。“练”指的是什么?不能只认为“写”就是“练”,这是狭义的理解。例如,教师在教低年级阅读课时,很困惑,好像一节课不动笔的话,这节课就不完整。其实,一篇文章一课时完成必须动笔,如果两课时,第二课时动笔也可。“练”的形式可以是写,可以是说,可以是读,也可以是看,我们说的“练”应该在每一课的学习中必须有练,不管是什么形式。“练”的点在哪?把握不好的话,就关注课后练习题,有的是学法训练点,有的是基本功训练点,其往往比课标中的阶段目标更细化、更具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