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富有挑战性的课程
课程应反映高新科技的新成果和趋势。
课程应不受现行重点中学教材、大纲的限制,有利于发掘学生多元智能和个性特长。为特殊才能学生增加选修课,与大学互通。
重视综合课程,学生必须看到学科之间的联系及其与生活技能之间的关系,重视体验性学习。
在重视理科课程的同时,也重视人文课程和艺术教育,使学生个性和谐健康发展。
通过上国际互联网,开发潜能的暑期课程,充满探险精神和磨难教育的冬令营、夏令营,上高校实验室见习、实验,与国外一流高中结拜姐妹校并组织学生互访,组织学者、科学家和各领域的杰出人才到学校做专题讲座,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高品味、高质量、高修养的卓越人才。
2.教学——应予以关注的七点
美国华盛顿州Puyallup学区迈克尔·威廉士校长提到面向21世纪的高中教学应注意的七点,可资参考:
合作学习与小组学习(教师从“讲台上的圣人”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综合课(把所有学科综合在一起,要看到学科之间及其与生活技能之间的联系)。
多元智能(语言、逻辑、音乐、空间视觉、身体运动、人际、内省)。
思维技能(批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评价(让学生在学习之前知道用来评价他们的标准)。
技术(运用网络和多媒体)。
班级环境(鼓励使一群个性互不相同的学生充满自信心并取得成功)。
3.管理——实施科学化的管理
实行弹性编班,部分学科按程度分班(如外语),资优学生可接受充实课程,允许跳级,加快发展,如跟不上班,可下调;允许“跳科”,某一学科突出,可上高一级或高几级班听课,采用单科结业。
对学生教学要求,实行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原则,核心课程要达到基本质量要求,对特殊才能学生,鼓励冒尖、创新、充实、加快。
注意吸收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人才学、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实行科学管理。例如,教育人类学重视个体生存空间的、具体的、微观的、小型化研究,它可以用以指导寄宿学校特殊生存空间——宿舍的亚文化研究,人际交往的亲密度研究,人与生存时间最佳利用方式及选择等。
清晨实行准军事化的体育锻炼;上午以核心课程为主,扎扎实实进行基本能力训练;下午开展多样化的选修课和课外活动,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发展个性特长;晚上以自修研习为主。有张有弛,动静结合。
4.教师——向高学历、高素质迈进
选派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老师充实高中教师,为在职教师开设硕士课程进修班,要求全体教师尽快上网,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培养选派有研究能力的教师,担任资优学生的导师。师生合作开展研究课题,由学校提供研究经费,出版学生学术刊物。
设立心理辅导室,提供心理咨询辅导。
对寄宿制高中教师实行高学位、高素质、高待遇,全员聘用,留优劣汰。
可聘用部分外籍教师,实行外语授课,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培养国际型、复合型人才。
5.校长——教育家实现理想的舞台
选择富有改革精神、创新意识、热爱祖国,人格高尚,有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丰富教育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担任校长。学校应成为教育家实现教育理想和抱负的舞台,要给校长充分的办学自主权。
校长可向全国和国外留学人员公开招聘。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录用。
校长一任5年,在一校只可连任两届。实行回避制度。(www.xing528.com)
6.招生——多元考核,择优为主,兼顾公平
面向全市初中毕业生择优招生,具有同等学力的学生经考核合格,可提前入学。
组织专家组命题,将学科考试、学校推荐、面试与心理测试相结合。
以择优为主,兼顾公平:
资优、有特殊才能,成绩优异学生占60%;
学校推荐、考核合格有特殊需要学生(如出国人员子女、见义勇为烈士子女、支边、野外工作者子女、孤儿,有特殊才能残疾少年等)占10~15%;
考核合格,自费委培国内外学生(含港澳台)占15~20%;
贫困省、区少数民族特别优秀学生实行免费培养,占10%。
7.与高校合作
寄宿制高中要与大学实行挂钩,在教学、科研、师资培训、教材建设、资源设备、信息资料、资优生提前入学等方面广泛合作。
寄宿制高中教师与大学教师交流兼课。
大学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等设施(经双方协商)向寄宿制高中资优学生免费开放。
大学利用暑期或双休日为高中特殊才能学生开设资优课程;平时开设讲座和选修课。
8.与社区合作
学校资源与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社区的少年宫、体育馆、科研单位、大型现代化企业要向学校开放,学校部分设施在晚上或双休日也可以向附近居民有偿开放。
社区可与学校联合举办艺术节、科技节、图书节、运动会。
学校与社区、驻军可共建精神文明小区。
组织学生定期到社区参加社会实践和开展义务服务活动,如助残、敬老、戒毒、绿化、交通安全、环保等。
9.与家长合作
成立家长委员会,与学校保持经常联系与沟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举办家长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成长,改善家庭育人环境。
请优秀家长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或义工(如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个别辅导)。
定期举办学校开放日,让家长全面了解学校工作和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10.教育技术——与一流城市相匹配
建立网络教室,在教学中广泛采用多媒体技术。
建立一流实验室、健身房、多功能厅、游泳池、图书馆、语音教室、电脑教室,加强人员培训,增设设备利用率。
开发计算机软件,寮行计算机管理和辅助教学。
提倡自制教具、学具,开展小创造、小发明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