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的核心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的核心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的教育尽管不能简单地划等号,但基础教育若能真正把握住教育方针,按教育方针规范教育行为,素质教育的目标就可以实现。因此,我认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⑤制定德育评价制度,对班级德育工作、学校各类人员参与德育工作的状况进行定期评价,以增强全员德育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的核心

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提出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总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教育工作的总任务、培养人才的总目标以及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作了明确规定。过去在教育工作上,尤其在基础教育这一块出现了一些偏差,导致片面追求升学率,实际上就是教育偏离了教育方针,出现了种种不正常现象:教育不是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而是为少数尖子学生服务、为升学服务,升学考什么就教什么,谁有升学希望就重视谁;在培养目标上不是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而是重智育、轻其他各育,智育也只是重升学要考的几科,非统考的科目很少有人问津,甚至干脆砍掉了;在培养途径上不是坚持教、劳结合,而是教、劳分离,只重视课堂、重视书本知识,忽视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兴趣、个性的发展。因而,在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中,仍有部分理论权威说,搞素质教育无非就是强调全面发展的教育,说到底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为“素质教育并不是一种新思想、新观念,而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解释和重复”(注:《中小学管理》,1996年第10期,第10页。)。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的教育尽管不能简单地划等号,但基础教育若能真正把握住教育方针,按教育方针规范教育行为,素质教育的目标就可以实现。因此,我认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在农村初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1.要面向全体受教育者

这是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也是素质教育的内涵之一。目前农村初中仍有很多作法都违背了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一是分快慢班。学生一进入初一,就按照语文、数学成绩编班,也有的从初三开始分快慢班。二是重视毕业年级,忽视非毕业年级,重视重点班、忽视非重点班,在师资配备、领导力量分配、政策导向等方面都倾向于重点年级或重点班。三是重升学有望的学生,忽视所谓差生。能升学的是“特保儿”,升学无望的学生,尤其是差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使差生更差,造成初中生流失现象不能得到根本扭转。

面向全体受教育者,最重要的是要热爱、关心每一个学生,其落脚点是要因材施教,做好“转差教育”。学生是“一刀切”升入初中的,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即使是同校的学生,原本也有较大的差异,加上初中课时增多、课程门类增加、初中生和小学生思维方式的差异、初中生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等因素,都会造成学生比较明显的分化现象。如果教育者采取“一刀切”、“一锅煮”的教学方式,不按照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必将使学生分化现象日益加剧,最终导致学生丧失学习信心,使一部分学生屡遭学习失败之痛苦,而造成思想品德和学业无长进。

2.要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www.xing528.com)

农村初中只重智育,轻视德育,忽视体、美、劳的现象十分普遍。德育没有摆到首要的位置,处于一种被动的应付状态。把体、美、劳看成可有可无,有的整个初中阶段都不开设有关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课,有的一到初三,体、美、劳全部“靠边站”,即使开设了的也形同虚设,学校将这些课当成零头搭给教师,教师要么不能按照教学计划和质量要求完成这些课的教学任务,要么将这些课干脆给其他教师或自己占用上“主科”。

坚持全面发展,一是要坚定不移地按照国家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那还有什么素质教育可言呢?在开齐、开足的同时,还要保证每门课的教学质量,并有明确的教育质量目标和严格的检测手段。如音乐课是美育的内容之一,有的学校平时不重视它,到考试时,只让学生会唱一支歌就可以通过,根本没有按教材要求来上课,以致绝大多数初中生不会识“简谱”,更不用说识“五线谱”了。学校若以《大纲》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据,制定教学目标,并作出严格的检测,就完全可以避免这类现象发生。二是要下决心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可从以下方面去努力:①加强以班主任为重点的德育队伍的建设,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②建立德育工作常规,像抓教学常规管理那样抓德育常规工作。③研究适合学生特点和时代要求的德育内容、程序和方法,避免简单化、成人化、形式化,使德育收到实效。不少学校德育有两个致命弱点:一是缺乏系统性、零敲碎打的多;二是成人化、针对性不强,不合学生口味。解决这两个问题,一是学校德育应有个长规划、短安排,形成各自的德育工作体系,不要盲目赶时髦,跟着形势跑;二是持之以恒,避免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三是研究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活动,寓教于乐,力戒空洞说教。④建立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立体教育网格,形成教育合力、防止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脱节的现象,产生“5+2=0”的效应(五天的学校教育被双休日的家庭、社会影响所抵消)。⑤制定德育评价制度,对班级德育工作、学校各类人员参与德育工作的状况进行定期评价,以增强全员德育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3.要十分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

“所谓独立个性,说的是体、智、德、美等因素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不可一律化,即全面发展的个性”(注: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第117页。)。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要学生平均发展、平衡发展,门门功课都得90分,而是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其潜能,力争在某些方面冒尖。每个人先天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也不可能一样,应该允许学生在某方面发展得慢一点,而在另一些方面鼓励冒尖,培养出“合格+特长”的学生,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培养千人一面的毫无个性的人。在发展学生个性方面,上海市建平中学有他们的独到之处,他们改“补短教育”为“扬长教育”。拿评“三好生”来说,他们打破了每门功课全优才能评“三好”的传统做法,只要学生在某一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如体育比赛、学科竞赛、动手能力竞赛、社会活动竞赛等某一方面有突出的表现,都能评为“特长三好生”,这对学生个性发展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推动。我们有些学校的做法与他们截然相反,采取的是“补短扼长”的教育方式,学生某一科成绩差一点,就要求学生以牺牲其他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为代价而弥补成绩差的学科,以求得均衡发展。这样就难以培养出在某一方面特别冒尖的学生,更难以培养出有创造才能的学生。“一个学生将来不当医生,不搞生物工程,为什么一定要他的生物课考85分以上?我看75分可以,甚至65分也合格。一个学生有限的学习精力,应该让他通过选择,用到他特长的方面去”(注:《跨世纪教育工程——记上海市建平中学整体教育改革》,见顾明远主编《素质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实施》,第195页。)。建平中学领导的这段话对我们改“补短教育”为“扬长教育”不会没有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