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的原因,我国传统教育依然以传承前人知识为中心。这种思想和观念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过程、方法、制度、管理、考核、评价,等等。传统教育有其优点,即能使学生很好地去继承前人积累的知识。但因其局限于继承,局限于培养模仿能力、解决同类问题、有确定的标准答案、思维重复性的操作,故而严重缺乏激励创新和突破的机制。而创新和突破恰恰是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纵看人类积累的知识,“是什么,为什么”是当今基础科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为人类提供有关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准确认识和信息,以新的发现为主要特征:“做什么,怎样做”,包含了应用科学所面临的问题和任务,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提供科学依据和精良的技术手段,以新发明为其主要特征。无论是“是什么,为什么”,还是“做什么,怎样做”,都不断面临新问题、新情况、新思路,都必须深化和丰富自身的理论体系,都需要在知识信息的获取和应用中去创新。这就意味着,未来基础教育决不能单纯以传承知识为中心,而应把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基本出发点之一,这实际也是“教育要三个面向”的基本出发点。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强调创新意识的培养,绝不是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任何创新,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而继承前人积累的知识,是任何社会的教育都必须承担的义不容辞的任务。尽管科技知识日新月异,但基础知识是一个人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和工具,应当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许多发达国家至今仍然比较重视给学生传授相对稳定的基础知识和学科的基本内容,原因恐怕就在于此。所以,未来基础教育只有既强调创新意识的培养,又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基础教育接受者初步具备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意识,以及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他们才有可能面对瞬息万变的科技进步和激烈竞争的社会发展,处变不惊,去应付挑战。(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