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提出并设立“活动课程”的出发点是善良的,“活动课程”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也是直接的。但不可否认,由“活动课程”理论误区带来不良后果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危害之一:冲击“学科课程”,使“学科课程”原有的缺欠合法化
因种种原因,我国所谓的“学科课程”在传授间接经验时,过分地注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略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在锻炼学生的独立活动、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但这正是教育科研工作者几十年来孜孜以求设法解决的课题,并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有关“创造性教育”、“愉快教育”、“主动学习”乃至“素质教育”的问世便是强有力的证明。在教育系统内已普遍提高认识的情况下,忽然提出一个与“学科课程”具有同等地位的“活动课程”,无疑会使人们的观念发生再次“波动”:既然“活动课程”恰恰能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两者相得益彰,就可以更好地完成教育学生的任务,那么“学科课程”也就不必进行什么改革了,“我”的作用就是要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向学生传授人类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大量间接经验。这种“定向”、“认可”的心理,实质上等于宣布“学科课程”“达标了”、“合法化了”,同时也意味着有关“学科课程”的种种改革将无用武之地,再次面临着“危机”。
危害之二:造成“活动课程”恶性膨胀发展态势(www.xing528.com)
既然“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一样,是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就应该“积极开发、全面铺开”。顺着这样一个思路,活动课程设置者在小学中不仅开发出了“科技活动课程”,还开发出了与学科课程并驾齐驱的“语文活动课程”、“数学活动课程”、“音乐活动课程”、“美术活动课程”。总之,你“学科课程有什么”,我“活动课程就有什么”。这种人为割裂课程的做法,其后果是不言而喻的,其中最明显的后果就是学生的课程负担会成倍地增长。趁这种大范围的“活动课程”尚未铺开之前,趁“活动课程”的种种错误做法尚未在中学实施以前,理智地看清这种发展态势吧!
危害之三:“活动课程”向“学术课程”发展,并最终取消“自我”的态势
“活动课程”本来是一种“宽松”的学习组织形式,活动的内容应该是有新颖性、创造性,师生共同确定的,但从现有的“活动课程”来看远远达不到这个目标。首先教材编写者按着学科课程的“高标准”主观、单向地编制出了活动课程教材;其次,这种活动课教材依旧要由老师按部就班地教,学生按部就班地学,只是学的形式,简单机械地换成了“动手操作”,但绝非是学生主动探索获得直接经验。因此可以说,从“活动课程”问世后不久,它便走上了一条按“学科课程”模式发展的道路,并且这种迹象越来越明显,因为新近还有人尝试编写“活动课程标准”。这种不顾地方特色,整齐划一的做法,最终会使“活动课程”丧失自身存在的价值,成为“学术课程”大家族中的一门普通课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