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陈会昌
江河奔流,大浪淘沙,我国迅速发展的经济,好似要把所有人都卷进扑面而来的浪潮中去,让人们在这大江大浪中重新接受洗礼。经过这种洗礼,人们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得重新定位,你想逃也逃不掉。
这有点像“文化大革命”初期,所有人都得以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为分水岭,结合自己的出身,重新排排队。于是,就有了“革命的弄潮儿”和反动的“保皇派”,有了“红五类”、“红外围”和“狗崽子”。不过现在不是“文化大革命”,而是经济大变革,整个的社会气氛完全不一样了。那时“斗、斗、斗”的气氛,使一些人亢奋,一些人压抑,一些人逍遥,一些人没落。而现在,谁也不会强迫你表什么态,不会拉你参加哪个帮派组织去跟谁斗,但现在的变革,势头一点儿也不比那时来得弱。那时候,就算过的是穷日子,但是大家都基本一样。那时,你就是住进了“牛棚”劳动改造,也会管你饱。“脑袋”受压抑,肚子却没有“危机”。现在可不同了,你一不留神就弄个下岗什么的,一家人吃饭成了问题;再一不留神发现身边的某哥们儿成了百万富翁,让你心里特不平衡。
现在有个字眼儿非常时髦,叫做“重组”。什么资产重组、产业结构重组、人员重组,重组了半天,反正都是和挣钱有关,都是为了挣钱。企业能挣钱,国家能挣钱,老百姓能挣钱,这才能过富裕日子。但很少听说过有思想重组、道德重组、观念重组之类,因为这和挣钱无关,似乎大家都不关心,就像“文革”时人们只关心“革命”,不关心挣钱一样,只不过这时和那时掉了个过儿。
但是经济“重组”了,“转型”了,思想、道德这些意识形态能不重组么?我们的德育观能不重组么?不可能。虽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普及程度特高,人人都能顺口说得出:上点年纪的人不用说,参加过的政治考试也得有一百遍了;就连现时的孩子们,一念到初中,也还得学这句话,但是到这会儿,大伙儿好像把这句话忘了,不能“活学活用”了。
在我们进行的学校教师访谈中,许多老师说这样的话,“我很怀念五六十年代,那时候人多淳朴,那时的社会风气多好!”
但是,说这话的时候,他们忘了问题的另一面,那就是当时人们的道德和思想的“淳朴”是以每月凭票买半斤肉,一年吃一次花生瓜子为基础的。再奢侈的家庭,也不过就是一辆自行车、一台收音机、一块手表而已。我还清楚地记得,1968年我到晋南一个小山村插队的时候,农民们的生活方式和封建社会没多大差别:不光他们住的房子和吃的东西,就连当时的贸易方式,都“原始”得很。西瓜下来了,拿麦子换西瓜;想吃豆腐了,拿麦麸去村里豆腐房换;没有盐了,拿鸡蛋到公社或大队的供销社换。在集市上,买骡子买马的买主,把手伸到卖家的衣兜里,两人摸着手指头“砍价儿”。真是一派地地道道的自然经济景观。
说来说去,我的意思就是,五六十年代人们“淳朴”的思想和行为,是那时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决定的,而不是一次思想改造或一场学雷锋运动就能缔造的。打个比方,那时很少听说有抢银行的,为什么?因为大家都穷。你穷我也穷,这种“生态平衡”导致了人们的“心态平衡”:抢银行干啥?要那么多钱有啥用?
现在不同了,现在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时代。那么,谁先富?谁后富?谁永远也富不起来?谁富成百万富翁?谁富成千万富翁?这些事儿扰得人们焦虑、烦恼,过不成安生日子。为了挣点钱,所有的人都绞尽脑汁,都不遗余力,甚至不择手段。可是,就在这种焦虑烦恼之中,人们发现,自己慢慢地富裕了,日子过好了,兜里有钱了,家里变样了。
当大家都因为重新回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慢慢变小康的时候,人们的心态又出现了新的不平衡:大家不满意现时的社会风气,不满意社会的道德面貌,不满意孩子们的行为方式,总觉得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倒退了”。如果把这种思想放在历史的“数轴”上看,它好像是一种“精神错觉”:人们在这样想、这样说的时候,完全忘记了五六十年代过的什么日子。也就是说,他们在作纵向比较的时候,只比较了“上层建筑”,没比较“经济基础”。如果你提醒他,让他回忆一下那时的生活水平,让他重新回到那时的生活方式中去,那么,说这种话的人保证一律投反对票。一月半斤肉的日子毕竟太清苦了。
经济转型了,人们的思想必然也会慢慢地“转型”,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变得不那么“淳朴”了,这是由不得人的。六七十年代是什么时尚?无产阶级“最光荣”,“越穷越光荣”。而现在呢,是“笑贫不笑富”。国家的救济金发到学校,老师却发不下去,因为没有学生愿意当众承认自己家经济困难。(www.xing528.com)
当年斯大林说得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刘少奇觉得这话说得对,就把它写进“八大”党章。可惜那时没悟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理,想一下子进入高级阶段,“冒进”的结果,越是“高级阶段”,老百姓越穷。
现在好了,大家都从“共产主义的天堂”回到了地上,踏踏实实地过我们的日子,反而越过越好。那么,我们何必为一些顺乎时代和历史潮流的现象而烦恼呢?
举个例子,在我们访问老师和主管德育的学校领导的时候,老师们普遍说到学生们的金钱观念和过去不一样,连小学生都知道在街上花1块钱买个贺卡,拿到班上卖1块1角钱,真是“拜金主义”盛行!照我看,对这种事不用大惊小怪,不需扣“拜金主义”的大帽子。如果从情理上说,他花了力气,跑了腿,多卖1毛钱没有什么不公平的。学生之间,有人要卖,有人要买,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只要他们能“摆平”,谁也不认为是谁欺负了谁,自然,也就不存在符合不符合道德的问题。你在那里嚷嚷半天,他们倒觉得奇怪:老师咋恁爱管闲事?于是背着你,他们照样你买我卖,根本不睬你那一套。
像这样的例子还多得很。社会经济正在转型,我们的德育观念也得跟上。
首先,学生的行为是社会变化的缩影。学校是“小社会”。按照现代社会生态系统论的观点,学校只是学生全部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无论学生还是教师,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必然处处带有社会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痕迹。所以,我们不必因为学生中出现一些具有时代特点的行为而吃惊,而急急忙忙地给他们扣帽子,下结论。
其次,我们不能不看到,在学校主流道德教育之外,也就是在学生内部,已经和正在形成着他们自己的“亚文化”、“亚道德”体系,我们教育者无法禁止这种由学生自己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因为他们认为这些行为规则体现着他们的公正、公平,是他们进行交往的不可缺少的调节器,所以愿意接受和认可。我们做教师的,应该对此细心观察,做到心中有数。如果你熟悉学生内部的“规矩”,又能给予肯定,那么,你在班里说话就可能更管用,威信就会更高。
再次,要准确地评价家庭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现在大多数老师都对家庭教育持否定态度,其实如果我们做一下具体分析,就会发现,家庭教育中有些我们认为消极的东西,正是家庭在社会经济转型中因为一些涉及到自身利益的问题而发生的必然变化。譬如为孩子的个人利益和前途着想较多,为个人将来的生存发展考虑较多等,这些是无可非议的。就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孩子,也会是这样。当然,家庭教育中也确有一些消极方面需要引导,如对孩子的溺爱,忽视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助长孩子的高消费行为等等。
学校的主流思想品德教育,我们还要坚持。在此基础上,如果我们能够灵活地结合经济转型造成的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适当地改变我们的一些德育观念,将会避免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的教师与学生对立、教师与家长对立的状态,有利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成为一个浑然一体的系统。
社会经济正在转型,我们的教育观念也得跟上,跟得越快、越紧越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