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智慧平台的整本书阅读连读悟写课:以《论语》为例

基于智慧平台的整本书阅读连读悟写课:以《论语》为例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通过智慧平台进行大量的材料积累,在寻找整理材料中,感悟《论语》经典名句的含义,不仅为写作积累素材,而且为写作提升思想境界。在连读悟写课上,也可以针对社会某个现象,选《论语》一则警示世人。学生用智慧平台在网上找到许多热点现象,再根据《论语》中相关的名句正向或反向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基于智慧平台的整本书阅读连读悟写课:以《论语》为例

广州市第七十一中学 罗明兰

【摘要】从目前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状况来看,有些教师可能忽视连读悟写课,在课时有限的条件下,大多数教师认为将整本书阅读定位在提高阅读的鉴赏力就足矣,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那简直是太难操作了。本文试图借助智慧校园平台,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让文学经典引领作文,从而学生写出有个性、有思想、有深度的文章。

【关键词】智慧校园平台 连读悟写 整本书阅读

目前学术界有不少研究整本书阅读的论文,大多研究引导学生如何阅读,如上好一部名著的起始课,或细读课,或精读课,可基于校园智慧平台。如何上好整本书阅读连读悟写课?学术界还是一个新的领域。因此,本文尝试以《论语》为例,借助智慧校园平台这一现代技术,上好整本书阅读连读悟写课,牵手阅读和写作,让文学经典引领作文,增加作文的文化内涵,拓展写作思维的宽度,挖掘作文主题立意的深度,从而让学生走出写作文的困境,乐于写作。

一、借助智慧平台,开展整本书阅读连读悟写课的必要性

1.核心概念的界定

(1)连读悟写课是交流阅读感悟,书写阅读体会,畅谈阅读收获,展示阅读成果。这一课型不仅要展示学生阅读的成果,还要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即通过阅读成果展示,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高阶思维的发展。成果既包括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发现,又包括阅读策略使用上的经验积累,以及阅读后的感想。

(2)“智慧平台”是指技术合于教室及教学活动,为课堂教与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及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技术环境、人、资源各主体相互协调的智能学习空间,让学生有一个个性化学习平台,注重学习者创新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2.有助于学生悟写联动

从目前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状况来看,有些教师可能忽视连读悟写课,在课时有限的条件下,大多数教师认为将整本书阅读定位在提高阅读的鉴赏力就足矣,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那简直是太难操作了。从学生角度来说,如今,大多数学生没有耐心和兴趣去读完一部名著,即便是像《家》《活着》这样篇幅短小的书,就更不用说像《论语》这么生涩的著作。但如果利用智慧校园平台,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阅读中认识和传承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如在上《论语》连读悟写课时,为了让学生有深刻的表达,可以先让学生通过线上学习,搜集孔子有关事迹及所处的社会背景,结合创作背景分析每句语录的深层含义。因为学生对线上学习有一定的猎奇心理,所以在知识搜集方面,学生参与度比教师课堂传授更高。学生通过智慧平台进行大量的材料积累,在寻找整理材料中,感悟《论语》经典名句的含义,不仅为写作积累素材,而且为写作提升思想境界。

二、巧抓整本书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点

在我们作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常悲慨:学生写出来的作文空洞乏味,胡编乱造,写出的是虚假的作文;学生不注重大量阅读和背诵积累,胸无点墨,没有得心应手的材料可以入文;学生很难写出立意深刻、有思想的作品。作文要“大气”:有优美的文采,有丰富的素材,有高远的立意,有深刻的思想。

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多读文学经典,向经典著作学习,并让文学经典引领作文。如果能在教学中把整本书阅读教学与学生的作文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以教材中的文学经典为依托,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那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很有作用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的课文是最好的范文,为读写结合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材料。因而我们教学依托教材中的文学经典,充分利用学校校园智慧平台,让学生在读中悟,以读促写,巧抓读写结合点。(www.xing528.com)

1.我型我秀,锤炼学生的语言表达

当前,学生作文写作的致命点是语言苍白无力、假大空、乱喊口号、无病呻吟,脱离生活,要改变这种现象,使中学生作文充满活力,具有新鲜感,除了关注生活,还应该从经典著作中汲取养料。高中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供了练笔空间。因此,我们依托文本,又超越文本,找准训练点,将阅读、写作更为直接、更为密切地融合起来,使读和写既互为手段,又互为目的,从而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同步发展。

在整本书阅读连读悟写系列活动中,通过线上线下,我们可以开展“《论语》名言朗诵会”“读书分享会”“评书分享会”等“我型我秀”系列活动。

由于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学生可以自由地在学校图书馆借阅图书,教师以不同主题的形式布置线下学习,如“我眼中的孔子”“选《论语》中感触最深的一则句子,先翻译,再谈感悟或启示”等,每位同学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可以在平台里自由展开讨论,其他同学、家长、老师,可以进行相应跟帖、点评。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相应开展读书分享会,通过平板在线互动,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读书感悟,从而提升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联系社会生活,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

在《论语》阅读上,大多数学生可能只停留在文意的理解上,如将《论语》中有关的名句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理解,不仅丰富了学生对《论语》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引导学生如何将阅读与写作联系起来,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训练。

如利用网络平台搜集《论语》中有关“孝”“信”“学习”的名言,各选一则联系实际谈感想。可以分组对资料进行整理,利用平台,推选出优秀的作品在班级中进行展示。由于平板比较快捷简便,推送优秀作品极其精准,特别是对于平时不爱写作的学生,通过线上线下交流,学生的表达欲望有增强,当遇到同伴写的评论不合自己心意,往往会有学生找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这种虚拟的平台交往中,比起教师布置他们一道作文命题写在作文纸上,要有趣多了,同时也方便教师点评,及时管控学生。通过这种生生、师生互评,学生跳出文本,反思当下。如孔子强调知识来源于学习,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等等。反观当前社会,有多少人宁愿做苦工,每天沉迷于网络,也不愿意多学一点知识。

在连读悟写课上,也可以针对社会某个现象,选《论语》一则警示世人。学生用智慧平台在网上找到许多热点现象,再根据《论语》中相关的名句正向或反向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如现在很多年轻人,大学毕业找不到好工作,没房没车,处处碰壁,人生没有奋斗的希望,活着没有意义,怨天尤人。孔子却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住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通过联系社会现实,不仅教会学生如何将经典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表达,还让学生明白不为外物所劳役、做精神世界的主人这一人生道理。易中天说过:“我们读经典,是因为能从其中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

3.汲取经典精华,深刻学生作文的思想

思想深刻是高考阅卷者给作文评判高分的一个重要依据。所谓深刻,就是要求文章富于哲理,有独创的观点、能给人以启发。而学生的作文大都思想缺席,立意浅,这是因为学生读书太少,常言道:“读书的厚度就是作文的深度。而思想的深度决定作文的高度。”文学经典对人的影响是由内到外的一种感染熏陶,它可以从气质、涵养到精神、品格等各方面去感染。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阅读经典作品中积累生活的道理,让思想变得深沉。

儒家圣贤舍生取义、积极入世、以仁孝治国的思想,就是启迪人们要拥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那我们学生写以“责任、担当、志向、诚信、友善、孝悌”等主题作文时就可以从儒家的思想理念中汲取精神养料,甚至在创作中引用几句经典名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如果学生将这些写入自己的作文,用先贤圣哲们沉稳的思想、深邃的哲理来启迪他们的心智,那么,学生就有能力写出有个性、有思想、有深度的作文。当然,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激情,我们教学尝试用平板电脑,同学监督,每次作文要有引入经典著作中的语句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一本好书,就是一段人生,甚至就是一段历史。整本书阅读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丰富我们成长的阅历,延长我们的生命。精心打造连读悟写课,将文学经典作为中学生作文写作的根基,让文学经典精华深入中学生内心,内化为人生修养,形成一种精神文化气质,既到达修身的目的,又提升学生作文的文学修养。借助智慧平台,牵手阅读和写作,让文学经典引领学生的作文,但愿语文王国里的这两朵金花永远牵手相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