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苏东坡传》:探索苏轼的人格魅力与坚韧精神

《苏东坡传》:探索苏轼的人格魅力与坚韧精神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总体目标1.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采用批注的阅读方法,完成《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经验。在《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案例中,将设计12个任务来推动整本书的深度阅读。

《苏东坡传》:探索苏轼的人格魅力与坚韧精神

广州市第七十一中学 罗印球 梁淑仪

推荐版本:《苏东坡传》,湖南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二次印刷。

作者:林语堂

翻译:张振玉。

教学总体目标

1.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采用批注的阅读方法,完成《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经验。

2.以《苏东坡传》为例,引导学生初步掌握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和技法,增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3.运用略读、精读等方法,整合苏轼的主要经历,把握苏轼丰富的人格魅力,探讨其形成原因,并进一步尝试个性化的深度阅读。

4.将苏轼生平与诗文创作相联系,重点研读黄州时期的代表诗文,挖掘苏轼在逆境中的坚韧精神及对今天的启示,促进学生精神成长,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思考。

技术运用与核心问题

1.利用“智慧阅读平台”推动整本书阅读

通过“智慧阅读平台”与学生分享《百家讲坛》之人见人爱苏东坡,激起学生对《苏东坡传》的阅读兴趣;在通读指导过程中,利用央视人文历史纪录片《苏轼》六集视频,作为《苏东坡传》四卷内容的阅读导读的铺路石,一步一步地推进阅读,不断激发学生阅读动力,促进全书深度阅读。

在“专题深度阅读活动”中,围绕专题任务,学生可通过“智慧平台”阅读教师推送的相关文章,进行师生互动反馈,筛选、整合其他多元信息,与深度阅读文本得来的信息相互融合,围绕一个或者几个点进行个性化解读,进而探究,尽力形成自己的观点。

利用“智慧阅读平台”进行阅读调查、交流、测试,寻找阅读思考的关键点,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利用大数据对学生阅读行为进行多元评价。

2.基于以学为中心的学生深度阅读兴趣与能力研究

深度阅读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我们将从学生的立场出发,研究其年龄、个性、心理特征、性别差异,调查学生的需要动机等对中学生深层阅读能力影响的规律,制定相关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利用读屏方式,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数据信息。通过“智慧平台”,学生反馈阅读问题给教师,以持续改进教师阅读指导策略。教师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利用大数据对学生阅读行为进行多元评价。

3.师生共读,“任务链”驱动

师生共读活动中,教师说出自己真实的阅读感受,真诚地和学生对话交流。在阅读引导过程中,教师要能融入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带着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建构者,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此过程中会得到提升,思维也会越来越开拓。

“任务链”是网易某款游戏的玩法,玩家每完成一个任务就有奖励,以吸引玩家不断地完成任务,挑战新任务。将这个策略借用到整本书深度阅读活动中,就是要求教师要在阅读活动开展前先把书读懂、读透,然后设计阅读活动计划,设计多个任务推动阅读,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一个的阅读任务过程中,逐渐走向深入。在《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案例中,将设计12个任务来推动整本书的深度阅读。

实施过程

第一课时 激发兴趣 阅读全书

【教学目标】

1.开展导读课,引发阅读期待。

2.运用批注的阅读方法,整体第一次阅读《苏东坡传》,了解苏轼一生经历的重要时间节点、事件、思想变化,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诗文作品,提出阅读中发现的问题。

3.开展实地考察活动,拉近学生与苏轼的距离。

【教学过程】

一、教师介绍林语堂及推荐《苏东坡传》的理由

略。(投影)

二、将综艺节目转化为学习资源

播放《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之苏轼(一)节选。

任务1:

1.思考并发言:视频引起你对《苏东坡传》怎样的感受?

2.为年级即将开展的《苏东坡传》读书活动设计宣传海报,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读书活动。年级将选出最合适的作品进行张贴。

任务2:

第一次整本书阅读。边读边批注,完成每章的阅读过程记录案。教师定期收集学生的阅读疑问,利用阅读课讨论答疑。

《苏东坡传》阅读过程记录案

任务3:

实践活动:制作短视频或美篇——探寻苏东坡的广州足迹。利用地理优势,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苏轼的人格魅力。

要求:

1.3~4人组成小组,通过互联网搜索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整理苏轼在广州留下的故事、诗文,及苏轼相关的景点图片,形成美篇或者短视频。

白云山的苏东坡像

苏东坡与六榕寺

任务4:

阅读《苏东坡传》,观看央视人文历史纪录片《苏轼》。

第二课时 再读全书 整合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习并运用批注、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

2.学习并运用思维导图梳理重要章节事件。

3.把握并品味苏轼丰富的人格魅力,并探讨形成原因。

【教学过程】

任务5:

带着每一卷的阅读思考题,进行第二次读书。

阅读思考题:

卷一:通过苏轼的成长过程,分析一个人成人、成才的重要因素。(画图)

例如:

社会:国家现实、眉山风土人情等。

家庭:读书氛围、家人影响等。

自身:性格等。

卷二:从卷二中归纳出苏轼所具有的特质,并简单举例。(文字或画图)

卷三和卷四:

1.整合苏轼的流放行经路线和具体遭遇,思考苏轼面对逆境是如何调整心态的?形成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2.面对坎坷,苏轼是怎样实现自我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写一篇600字的文章。

苏东坡人生轨迹图

任务6:

1.拓展阅读:资料由教师印发。

2.观看视频:名人大讲坛《致敬苏轼的十个关键词》。

要求:阅读和观看视频时,要做批注、写提纲或做摘录。

任务7: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两个组内认为最能表现苏轼魅力的关键词。

2.依据《苏东坡传》文本,通过浏览、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梳理出与关键词相对应的事例、诗词、句子,并尝试探讨形成的原因。

3.关键词可选用教师的词语范例,也可自己归纳概括,各小组长互相协调,尽量不重复。

4.关键词范例:仁者爱人 刚正不阿 狂放不羁 坚韧不拔 洒脱自由 豁达乐观 笑对人生 接地气 食烟火……

5.教师统一整合,并将各小组作品制作成PPT。各小组代表在汇报课中汇报讲解。

第三课时 重点研读 收获启示

【教学目标】

1.阅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等六篇苏轼在黄州时期创作的作品,理解大意。

2.认真体会苏轼在逆境中的坚韧精神,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

3.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

4.训练写作能力。(www.xing528.com)

【教学过程】

任务8:

积累出自苏轼诗词中的成语。

任务9:

研读苏轼在黄州时期的作品。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俛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读写任务:

1.阅读相关作品。以上作品都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联系《苏东坡传》14~17章内容,判断它们创作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2.叶嘉莹说:“认识苏东坡,不要只看他浅显的豪放词,要看他天风海涛之曲与幽咽怨断之音糅合在一起的作品,这才是他真正最高的成就。”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进行赏析。

3.《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原因。

4.如果你有朋友遇到突变挫折,一蹶不振,你如何借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内容与哲理来安慰他?

5.《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人解释为“有名无实,清闲的”,有人解释为“闲情雅致”,还有人解释为被贬“闲人”的自慰自解,你的解释呢?结合苏轼的人格特征谈谈你的看法。

任务10:

1.拓展阅读:资料由教师印发。要求:阅读或观看视频时,要做批注、写提纲或做摘录。

2.以“逆境中的‘淡定哥’给我们的启示”为题,写一篇1000字文章。

提示:

A.苏轼当时面对着哪些逆境?

B.他是如何调整心态的?形成了怎样的人生态度?具体在作品中如何表现的?

C.他在逆境中的表现,于我们有怎样的启发?

第四课时 个性阅读 专题写作

【教学目标】

1.阅读梳理,深入理解苏轼形象,把握苏轼丰富的人格魅力以及形成原因,探讨苏轼的人生价值、社会价值。

2.学习写作学术小论文

3.借助“苏东坡主题餐厅”设计活动,促进学生在个性阅读的基础上合作探究,生成语文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任务11:

某公司拟开设一家“苏东坡主题餐厅”,要求同学们完成以下设计:

A.根据《苏东坡传》,选择若干幅与苏轼相关的诗词或字画挂于餐厅的墙上,以营造特有的文化氛围,并详细说明选择的理由,形成小短文。内容包括:创作背景,作品主要内容,表现情感,名家评论,体现苏轼的哪些精神特质,预期选用的效果等。

B.深入阅读《苏东坡传》,筛选整合,联系实际,拟一份有苏东坡特色的主菜单,并选择其中一份菜肴,分别从色、香、味、形等方面向食客重点推荐。

C.细读《苏东坡传》,从中选择一个菜肴,详细说明制作步骤,为培训“苏东坡主题餐厅”新任厨师拟写菜肴制作说明。采用说明文体

任务12:

1.以《苏东坡传》为基础,结合课时二的思维导图,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专题,进行学术小论文写作,1000字左右。

2.成果汇报,心得交流。

A.活动过程中优秀作品制成展板在全校展示。

B.说一说课堂上师生交流活动的感想,归纳整理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归纳阅读人物传记的经验。

教学反思

我将从“活动背景”“教学尴尬”“选书和教学设计”“阅读策略采用”“实践感受”五个方面来谈《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和阅读活动过程中的思考和感受。

一、为何要开展整本书的阅读活动

2014年,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教育部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的概念。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提出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学习任务群,指出:“此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日前表示:“高考的命题方式正在进行很大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语文卷面将增加到一万字,阅读题量将悄悄增加5%~8%,阅读面也正悄悄扩大。笔者导师曾研究发文指出,近几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阅读题对深度阅读的考察全面且深入。不仅是语文试卷加大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考察,高考的其他科目,也是对语文阅读能力的持续考察。阅读已经成为众多学科最重要的基础。

一句话概括: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就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学习新课标之后,我们很认同课标理念,很认同为核心素养提升而阅读,也很认同整本书阅读时对学生学业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但具体到教学实施中又感到困难重重,不知所措。

二、学生的阅读情况

学生阅读了不少课外书,但阅读能力得不到相应的提升,达不到高层级学段的阅读能力要求,因而形成课外阅读浪费时间的错误结论。笔者认为,这种情况普遍存在,归因于阅读的内容,或是书虽读了,但阅读质量不高,并未进入深度阅读的层面,阅读能力仍然处于基础阅读层级。

之前的教学情况是每学期初在阅读课上,教师向学生提供必读书目,呼吁学生多读经典名著,但之后少有在书籍阅读上进行扎实的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整本书有效阅读策略的指导和阅读进度的推进,阅读结果如何,也无反馈体现。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基本处于放任状态。

为什么会有上述情况?是因为与单篇文章相比整本书深度阅读的指导难度很大,在目标的制定、阅读方法指导、如何开展等方面仍处于摸索阶段。教学者缺少整体的规划思考和具体的教学设计,缺乏好的操作办法,这些也阻碍了学生对整本书的深入阅读。

感谢市教研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多次的整本书阅读课堂展示和多种整本书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信息,这些宝贵的经验给了我们信心和动力。我们也开始在年级中尝试“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实践活动。

三、首先遇到的问题是选哪本书

9月份的教研信息上给出了高一的阅读书单。我们把书单中的第五类其他名著中所列出的《苏东坡传》《毛泽东》《谈美书简》《瓦尔登湖》《时间简史》等五本名著,使用了“白云课堂互动精灵平台”让学生投票。可能是因为学生的小学、初中、高中的课本中都有选入了苏轼的作品,所以他们还是比较偏爱于苏轼,最后确定了《苏东坡传》这一本。

书选定后,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环节就是我们准备通过此次阅读,达到什么教育目标,在整本书中我们要开发哪些教学内容,如何组织才能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如何进行测评等一系列的问题。经过不断思考,我们从人物传记的特点出发,确定了三大教学目标。一是《苏东坡传》作为优秀的人物传记,我们可以以它为载体,引导学生初步掌握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二是阅读人物传记的意义,可以让读者了解传主的生平、人格与作者对传主的理解,既能丰富学生阅历,也能提升学生内在的气质精神;三是《苏东坡传》里面引用了大量的史实和诗文,阅读苏轼人生经历的过程中,结合课本相关篇目,恰好可以为我们提供文史相印证的好例子。

四、阅读策略的选用

如何才能做到“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实践为主线”呢?北京程现亮老师的“筹建苏东坡纪念馆”任务,让我眼前一亮。我所教班级的学生竟然全不知我们广州白云山里濂泉蒲谷、著名古刹六榕寺与苏东坡的故事,这让我“非常恼火”。关于苏轼的人文纪录片或《百家讲坛》也没观看过,看到书本之后嫌书太厚,开始就不想读的也大有人在。最后我们设计了通过纪录片、阅读表格、海报设计、探寻苏轼的广州足迹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全书阅读。“内容整合”和“专题写作”是“探寻魅力苏轼及形成原因”的浅层到深层环节;“重点研读”主要是品鉴课本所选的相关篇目,深挖表层豁达、乐观,但背后深层的坚韧精神;借助“苏东坡主题餐厅”设计活动,促进学生在个性阅读的基础上合作探究,生成语文运用能力。而“成果展示”更是提高学生整本书阅读自我效能感的重要一环。

活动过程中,我们也向学生推荐阅读了很多相关的文章,以作为深入认识苏轼的补充。活动还在进行中,希望在活动结束时,我们能在这个实践中收获更多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经验与反思。

五、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存在比较多的问题

本级高一学生入学分数大部分在509~580之间。据调查了解,在此之前,本级学生很少进行经典书籍的整本书阅读,学生缺乏相关的阅读体验。《苏东坡传》是经时间沉淀出来的传记类经典作品,中间穿插了许多苏轼的经典诗文作品,对于缺乏生活阅历和古诗文阅读积淀的普通高中生而言,有着很大的阅读难度。真正品味文本意蕴,绝非易事。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时间不足,兴趣不浓,多求快餐式的浅阅读,阅读质量普遍不高。我们也读得很慢,半个学期下来,才完成一本《苏东坡传》,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阅读成果,也远远低于预期效果,所以在成果呈现中,也只能是“矮子里面挑高个”。虽然很失落,但也从反面告诉我们,在日后的教学中,更要坚持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借以拓展阅读视野,建构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面对整本书的资源,开发哪些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怎样巧妙地与书本资源相结合;怎样设置充满语文味的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能享受读书的愉悦,又能汲取营养;阅读后怎样进行反馈测评等,这些都是在实践中要一步步攻克的难题。

最后是在此次阅读活动中,我和学生同读一本书,一起阅读补充资料,一起聊书中有趣的故事,聊苏轼,聊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苏轼美食,课外一起和学生搜集苏轼与佛印的趣闻、瑜伽与炼丹(我没料到他们对这个感兴趣)……我发现,我正在和学生一起收获,一起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