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边城》教学方案:爱与死的邻居悲因情而生

《边城》教学方案:爱与死的邻居悲因情而生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教会学生一些基本读书方法的基础上,《边城》本身鲜明的语言特点、独特的湘西文化以及《边城》美丽与哀愁的悲剧主题都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了绝佳的素材。学生的展示重在沈从文及《边城》外在的光环,还没有真正关注作品本身。1933年9月与张兆和结婚,婚后在达子营住处写《边城》第一章,随后在《国闻周报》发表。1934年沈从文母亲去世,《边城》出版。

《边城》教学方案:爱与死的邻居悲因情而生

广州彭加木纪念中学 潘红义

教学总体目标

1.学习小说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特点的语言

2.辩证认识命运的无常与人性的美丽,体会悲剧美的魅力。

3.感受湘西的风景美、风俗美和人性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4.理解湘西质朴、勤俭、正直的民风,拓展文化视野。

技术运用与核心问题

以美国学者艾德勒和范多伦合著的《如何读一本书》(商务印书馆,2014年)为理论指导,让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的基本步骤。第一步基础阅读,对《边城》的作者、主题、创作背景等进行大致了解;第二步检视阅读,快速通读《边城》,写出故事梗概;第三步分析阅读,以专题探究的形式,做好读书笔记,并在课堂讨论与展示;第四步主题阅读,让学生“读出来”,把《边城》和小说《月下小景》《长河》《雪国》等进行对比阅读,举一反三,扩大文化视野。

《边城》是中篇小说,字数不多,情节简单,人物关系单纯,教师要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运用各种读书方法,诸如圈点法、读思结合法、略读跳读精读结合法、读书笔记与读后感结合法、课堂阅读与课堂交流展示结合法等。

在教会学生一些基本读书方法的基础上,《边城》本身鲜明的语言特点、独特的湘西文化以及《边城》美丽与哀愁的悲剧主题都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了绝佳的素材。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边城》诗化的语言句式,做好优美段落、句子摘抄积累。让学生理解自然质朴的民风民俗、优美健康人生形式、秀美山水所形成的湘西文化,联系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建设,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实施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了解沈从文及《边城》创作的背景,了解《边城》的大致内容。

【教学方式】

学生课前资料收集,课堂展示,教师补充。学生带着三个任务快速阅读全书。

【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学生上台展示课前通过网络、图书搜集到的有关沈从文及《边城》的相关资料。

每个学生仅限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前面学生展示过的后面学生不再展示。学生展示内容大致如下:

1.沈从文爱上了自己的学生张兆和。

2.沈从文祖父、父亲、兄弟都是军人,他自己也是军人,后来弃军从文,他的名字和这有关。

3.沈从文是湖南凤凰人,小说中写的“茶峒镇”原属花垣县,因《边城》的巨大影响改为“边城镇”。

4.1999年6月,《亚洲周刊》推出“20世纪全世界中文小说一百强排行榜”,鲁迅呐喊》列第一,《边城》列第二。

5.沈从文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作品结集80多部。20世纪50年代后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和文物研究。

6.沈从文两次入围诺贝尔文学奖。

学生的展示重在沈从文及《边城》外在的光环,还没有真正关注作品本身。教师可做如下补充,从创作背景和作品内容上引导学生深入关注小说内容。

第二个环节:教师补充相关材料。

1.沈从文1933年在青岛时,见村中有死者葬礼,一小女孩奉灵幡引路。因与张兆和约定,将写一个故事引入所见。1933年9月与张兆和结婚,婚后在达子营住处写《边城》第一章,随后在《国闻周报》发表。1934年沈从文母亲去世,《边城》出版。

2.沈从文一生,淡泊名利,勤奋简朴、谦逊宽厚。一生经历坎坷,死后其姨妹张充和撰联:“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3.《边城》描绘了湘西小城淳朴的世道民风和天然的生活状态。全书共21个章节,每个章节都似一幅或浓或淡的水墨画,以古朴清新的语言,表现出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第三个环节:学生快速阅读《边城》,课堂时间只能读一部分,余下部分和任务课下完成。

教师在学生读之前提要求,要求读书过程中,做好圈点和摘抄笔记,段落太长的可以在笔记本上标出章节页码,不必都抄写下来。

学生带着三个具体任务去读:①你认为小说中写得美的地方有哪些?为什么你觉得这些地方美?请做好摘抄笔记或者在书中圈出来。②小说中一共死了几个人?他们是怎么死的?死了以后有什么影响?③读完后写一个200字左右的故事梗概,下节课请学生上台交流。(板书三个任务)

教师巡视学生读书,并督促学生按要求完成阅读任务。

第四个环节:学生课下继续读完全书,完成课堂上的三个问题,下节课讨论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检视阅读和初步的分析阅读。通读全书,让学生知道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基本主题思想,能写出故事梗概,借助这个环节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读完后能够在书中有圈点,有读书笔记,对上节课的问题能自主分析、质疑解惑,并学会评判,借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并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方式】

学生展示自己写的故事梗概,师生互评。学生展示自己认为小说中美的地方,并能说出美的原因,进行初步鉴赏。

【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以组为单位选派4个学生上台阅读写出的故事梗概,然后组与组之间互评,比较哪一个梗概写得更完整、简洁。

第二个环节:教师评点,并归纳故事梗概的基本要素,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过程、结果,故事的基本主题等。

综合4个学生写的故事梗概,《边城》的故事梗概可概括如下: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川湘交界的茶峒,渡口边住着主人公翠翠和她外祖父。茶峒城里的船总顺顺有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翠翠看龙舟赛,偶遇傩送,互生情愫。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天保自知唱山歌唱不过弟弟,驾船远行做生意,后出事淹死。顺顺和傩送对老船夫变得冷淡,傩送斗气渡船下行。外祖父为孙女的婚事焦急不安,在一个大雨夜死去。老军人杨马兵和翠翠等待着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就会回来的傩送。

第三个环节:《边城》寄托着作者“美”与“爱”的美学理想。学生交流各自认为小说中美的地方,然后向全班同学讲述。要求按照“你认为美在何处+书中句子或例子+你认为美的原因”格式讲述。

第四个环节:学生交流,结果大致分成如下类型(板书)(书中句子或者例子及原因略去)。

1.美在人的外貌。

2.美在人的心灵

3.美在自然风景。

4.美在淳朴民风。

5.美在古朴民俗。

6.美在和平环境

7.美在纯真爱情

8.美在温暖亲情

9.美在邻里友情。

10.美在忠诚黄狗。(www.xing528.com)

11.美在纯粹人性。

12.美在梦中歌声

13.美在诗化语言。

14.美在凄美结局。

15.美在无尽回味。

……

第五个环节:教师总结提问。《边城》中的美无处不在,美得让人目眩,美得让人心颤。那么,对比一下,现实社会和《边城》中描述的有没有不同呢?本问题作为课后作业,下节课讨论。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现实社会和《边城》中描写的世界的对比,加强对《边城》中美的把握,让学生感受到《边城》里的世界是一个世外桃源,是作者提供给我们的一方心灵净土,而现实中这个世界已经消亡。小说中几个人物的死亡以及傩送也许永远不会回来的结局给整个小说罩上一层浓浓的悲剧色彩,进而引导学生辩证认识命运的无常与人性的美丽,体会悲剧美的魅力。

【教学方式】

讨论式、辩论式。

【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讨论现实社会与《边城》中所描写的世界的不同。

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见解,认识到《边城》中的世界如琉璃般透明纯粹、干净就可以了。《边城》中的世界是一个世外桃源,是作者提供给我们的一方心灵净土,而这方净土也不在了。工业文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中的阴暗面,诸如环境恶化、人心不古等可以让学生有所了解。

第二个环节:讨论问题。小说中一共死了几个人?他们是怎么死的?他们的死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结果如下。

1.有学生认为一共死了4个人,即翠翠的爷爷、父亲、母亲、天保;也有学生认为死了5个人,傩送也死了,小说结尾在暗示“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

2.学生对爷爷的死因有几种结论:爷爷是老死的;得病死的;为翠翠的婚事操心着急死的;爷爷是受不了顺顺和傩送的冷落而死的等。说法不一。

但爷爷死后,杨马兵向翠翠讲明了一切,翠翠明白了其中的恩怨纠葛,似乎一下子长大了。爷爷的死让顺顺原谅了爷爷,并打算把翠翠接到自己家中作为傩送的媳妇。爷爷的死化解了恩怨情仇。

3.学生对天保的死因也有几种结论:天保淹死了;天保是爷爷弄死的;天保是爱情失意后郁闷故意落水而死的;天保或许没有死,傩送沿河六百里都没有找到天保的尸骸,天保或许远走他乡等。

天保的死给顺顺一家带来巨大打击。顺顺憔悴了,傩送也变得寡言少语。顺顺和傩送都对爷爷非常冷淡,认为是爷爷办事不利落,老而好事,间接害死了天保。傩送内心觉得对不起哥哥,通过到川东押物来减少自己的痛苦,回来后和顺顺吵了一架后到桃源去了。顺顺想起家中的事全与爷爷有关,心中有个疙瘩,直接拒绝了爷爷想把翠翠嫁给傩送的想法。

天保死后,由于顺顺一家人的冷淡,爷爷病倒了。爷爷觉得翠翠的婚事没有着落,再加上对顺顺一家心怀愧疚,便永远离开了翠翠。天保的死直接加速了爷爷的死亡。

4.翠翠的父亲不愿毁去做军人的名誉,想同翠翠的母亲一同死去,于是选择了服毒而死。翠翠的父亲为名誉而死,为情而死。翠翠的母亲在生下翠翠后,为追随亡夫,在溪边故意喝了许多冷水殉情。

翠翠父亲的死直接导致翠翠母亲的死,使翠翠成了遗孤,使得爷爷和翠翠相依为命。父亲与母亲殉情使翠翠的成长和婚姻注定蒙上了悲剧色彩。

第三个环节:教师在学生讨论形成结论后接着启发学生思考:小说描写了那么多的美,为什么又写了那么多的死亡?如何看待生命的无常和人性的美丽?学生可就喜剧美和悲剧美哪个更美展开辩论,也可辩证看待生命无常和人性美丽的矛盾,各抒己见。

教师提示引导如下。

湘西人就是为爱而生为情而死的精灵,死亡诞生了爱的责任,死亡推开了爱的距离,死亡催生了爱的成长,死亡缝合了爱的裂缝。死亡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湘西文明的没落,《边城》中各色人等的死去,翠翠无望的等待、无果的爱情,统统给小说的美笼罩上一层阴影,让人唏嘘感叹,让人心痛流泪。朗吉努斯说:“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而车尔尼雪夫斯基又说:“悲剧是崇高的最高、最深刻的一种。”《边城》的悲剧美具有震撼人心的作用,也有唤醒人心的目的。

专家学者对《边城》爱情悲剧性的原因可归纳为孤独说、误会说、天命说、义利冲突说、本能与道德冲突说、文化冲突说、恋父情结说、主动选择说和寻找平衡说等九种。

人性的美丽在死亡面前经受了考验,是那样纯净似玉,那样甘醇如酒,哀婉凄美的歌声响起,生者是不是更应懂得珍惜?

第四个环节:你还读过沈从文的哪些小说?能不能拿来和《边城》做些比较?你读过的小说中有哪些和《边城》相似?

本问题想引导学生从《边城》走出来,关注沈从文的更多作品,或者树立一个比较阅读的意识,此问题留待下一节课解决。学生下课后如有兴趣可阅读沈从文其他作品。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如果学生课下读过沈从文其他小说,或者有学生读过其他相似的小说,教师可以让学生尽情地谈一谈,达到对比阅读、举一反三、开阔视野的目的。如果学生谈得不多,教师可以拓宽学生视野,谈谈《月下小景》《长河》《雪国》等。最后让学生就《边城》某一方面的美撰写一篇小论文或读后感。

【教学方式】

沙龙式畅谈,撰写小论文或读后感。

【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学生能够畅谈就让学生谈,如果不能,教师可适当做些介绍,以激发学生兴趣,学生课后可以阅读。

1.教师可以把《边城》和《月下小景》进行对比介绍:一样凄美的爱情,一样优美的景物描写,一样诗一般的语言。

2.教师也可以把《边城》与《长河》进行对比介绍:《边城》的“茶峒”代表的是一个有健康人性、纯善道德和蓬勃生命力的空间;《长河》的“吕家坪”代表的是一个由“权力、知识、金钱”等观念组成的传统失范空间。

3.教师还可以把《边城》与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雪国》进行对比介绍。《边城》与《雪国》同中有异:两部作品都足以问鼎诺贝尔文学奖,都描写了发生在偏僻地区的一个忧伤而美丽的故事,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有相似性;两位作家在创作动机、叙事视角的选择上并不相同,《边城》的文字能感受到“水”的灵动,《雪国》则让我们感受到“雪”的宁静,《雪国》比《边城》更让人悲伤。

第二个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或读后感。

小论文或读后感以第二、第三两课时讨论的内容作为参考,在圈点、摘抄和做读书笔记的基础上进一步精读小说,梳理归纳,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逐步完善形成论文或读后感。学生尽量选取有意义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落笔,深挖一点,不要面面俱到。教师可举例打开学生思路。

1.比如学生对《边城》中的爱情感兴趣。教师可指导学生精读《边城》中对爱情描写的段落文字,思考如下问题:《边城》中的爱情涉及哪些人物?他们的爱情都有什么共同特征?结局都怎样?作者对这种爱情观持什么态度?书中的爱情观与现在人的爱情观有什么不同?对这些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就是一篇不错的读后感。

2.比如学生对《边城》的象征手法感兴趣。教师可指导学生泛读小说,之后会发现,对《边城》中的人和物作者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如白塔虎耳草、梦中歌声、渡船、碾坊、黄狗等,都具有象征的含义,连人的名字翠翠、顺顺、天保、傩送等也含有象征意义。就拿天保来说,名字中有上天保佑的意思,小说第二节中写道“天保佑的在人事上或不免有龃龉处”,暗示天保爱情和生命的不顺利。上天并没有保佑天保,偏偏让他遭受爱情的挫折,偏偏让水性极好的他淹死了,名字的美好寓意却被残忍现实、无常命运击得粉碎。探寻人和物背后的象征意义,可以更好地把握小说的情节和主旨。

3.比如学生对《边城》的风俗习惯感兴趣。教师可指导学生跳读小说,找出小说中描写当地的风俗活动。例如,端午节、过新年中秋节,还有唱山歌、婚丧嫁娶等,这些活动体现了湘西特有的民俗风情,让学生从中归纳湘西的风俗美、人性美美在何处。

4.比如学生对《边城》的语言感兴趣。教师可指导学生就某一方面语言,在积累和摘抄的基础上学习其语言风格。小说借用诗歌意境,糅合了古代山水小品文的特点,又夹杂一些文言词语和湘西口语,使小说语言呈现出清丽柔美、古朴隽永的鲜明特色。如小说中多次描写渡口的风景,每次用词都同中有异。

5.比如学生对小说中的死亡感兴趣。小说一直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开篇翠翠父母为情而死,紧接着小说在许多章节里暗示爷爷会死去,然后天保突然淹死,最后爷爷真的死去。爱翠翠的人要么死去,要么远走,留下可怜孤独的翠翠。死亡在小说中无处不在,像一只无形的魔爪左右着小说的情节和人物的命运。如何看待小说中的死亡与人性的美丽是一个值得学生辩证思考的问题。

第三个环节:学生在课堂上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论题,然后有目的地跳读课文,搜寻与写作论文或读后感有关的章节段落,准备写作。课堂上完成不了的作为课后的每周练笔。

教学反思

想把《边城》作为整本书阅读的一个代表,代表着内容相对较少的整本书如何在课堂上完成阅读任务。

这类书在课堂上完成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这三步较容易。教学重心放在教会学生阅读方法上,诸如圈点法、读思与讨论结合法、略读精读跳读结合法、读书笔记与读后感结合法、课堂阅读与课堂交流展示结合法等方法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尽量用上。学生学完后,可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交流展示(或者叫读书汇报会)。高中生有思想、有热情,如果交流主题选择得好,学生会非常活跃,还有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本教案中第二课时的交流分享就很活跃,第四课时由于学生仅读了《边城》,而沈从文的其他小说读得不多,因此教师的介绍可以简短点,达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行。

第三课时的讨论实际上涉及本小说的主题,这是一个有深度、有争议的话题,教师要尽可能地贴近小说的情节设计一个有关死亡话题来讨论,这个讨论学生要能结合小说进行畅谈。课堂讨论会让学生不停地翻阅小说,很好地完成了跳读与精读的结合。同时这是一个辩证的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主问题的设计有点先入为主的缺陷,但总比漫无边际地胡乱读要好得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