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角色游戏的发展水平及指导优化方案

角色游戏的发展水平及指导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海底捞”餐厅的角色游戏最初是幼儿对投放在生活区的学具“捞鱼”引发的:某一天的餐后活动后,一些小朋友在生活区进行学具操作,不断地谈到“我又捞到一条鱼了……”“我捞得多……”,不知谁冒出了“海底捞”也很过瘾等字眼,于是有些孩子谈起了自己去“海底捞”的经验。这三种身份在教师指导幼儿的角色游戏中交织出现,伴随教师观念与时间的碰撞,展现出教师指导行为的特点。

角色游戏的发展水平及指导优化方案

(一)自发性的角色扮演——教师因势利导,引导产生角色游戏的主题

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里,往往会出现个别活泛的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随便找来一些玩具就开始进行简单地摆弄操作材料,慢慢地会吸引不同年龄的幼儿围观或者加入游戏,幼儿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印象,逐渐明确了简单的角色关系,然后更有兴趣。老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因势利导,通过讨论产生角色游戏的主题,在区域里面开展游戏,借以延伸幼儿的游戏兴趣。

(二)产生主题和情节——通过课程讨论探索,促进角色游戏的发展

角色游戏的萌芽通常出现在幼儿的自由活动中,游戏的主题氛围一般会有熟悉的家庭或者幼儿园的生活,组织的性质都是比较简单和自由的,也只有零星、片段的情节,这只是游戏发展的初级阶段。为了延伸和保持幼儿的游戏兴趣,促进游戏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推动性的预设教育活动,丰富幼儿对于角色主题的生活经验,同时增加对社会角色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引发幼儿对角色游戏主题的想象。如“海底捞”餐厅的角色游戏最初是幼儿对投放在生活区的学具“捞鱼”引发的:某一天的餐后活动后,一些小朋友在生活区进行学具操作,不断地谈到“我又捞到一条鱼了……”“我捞得多……”,不知谁冒出了“海底捞”也很过瘾等字眼,于是有些孩子谈起了自己去“海底捞”的经验。后来,老师鼓励孩子们都去体验了之后制作了调查表,让幼儿了解“海底捞”有什么,地方环境是什么样的,跟其他吃饭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有些什么人,他们都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等等。然后回来,大家就吵着要自己开一家,从环境的创设、各种“食材”的准备到工作人员的服装制作等,都是孩子们自己讨论和动手的。游戏开展到最后,他们提供了各种服务,有品茶、装扮、美容美甲等,开了一条商业街……游戏的组织形式就从简单发展到复杂,游戏的情节也从原来片段式的情节发展到有一系列情节,逐渐发展情节的丰富性和创造性。

(三)萌发初步组织游戏的能力——通过合作的方式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幼儿在游戏中,通常会从无目的到计划自己要玩什么游戏,并能持续地玩;从不参与游戏到旁边观察游戏,到在别人带领下参加游戏,到主动参加游戏,到主动发起游戏;其组织游戏的能力也从跟着别人玩,服从别人分配的角色,到能够自己提出游戏的分工、分配角色。在角色游戏中,能力强的幼儿一般都有很强的主导欲望,在游戏的时候喜欢指挥他人、分配角色等。比如,幼儿进行角色分工后参加“开店”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店长(即小组长)需要一直关注不同角色之间的交流,如服务员、厨师、顾客之间不断发生密切的交流交往,以及其间可能有矛盾出现,或者厨师有无所事事的现象等,需要“店长”关注到。当然,合作不和谐的时候,会出现矛盾或者冲突,教师应该将这些行为使用拍照或者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进行分享,从而推动幼儿在自省中不断促进合作行为发展,推动游戏水平的提高。

(四)游戏的调整——尊重幼儿的主体性

游戏的过程总是在遇到问题及解决问题中推进的。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的观察是了解游戏情况和幼儿行为的有效途径,更重要的是要相信幼儿的能力,相信他们通过探索与研究能够解决在游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在“球主题餐厅”游戏中,餐厅的经理发现顾客非常多,但是厨房的出菜很慢,厨房的厨师们都是自己干自己的,有的非常忙碌,有的无所事事,有的只在洗碗……由于出菜慢,顾客都跑去其他区域了。店长很生气很着急,于是角色区的小朋友们发生争吵……通过记录和分析,教师发现游戏的材料和任务、游戏内容等限制了幼儿的发展,但是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小朋友们哪里有问题。而是让小朋友们一起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并让他们在社区的餐厅进行参观。通过研讨以及与孩子们的讨论,后期他们的游戏做了调整(图6-5)。

图6-5 角色区游戏调整的过程

(五)材料提供和环境创设——和幼儿共同成长

游戏材料是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物质条件,能激发幼儿的游戏愿望。提供材料的方式应该采用开放形式,除了必需的硬件环境,比如桌椅、柜子等,其他应该和幼儿一起制作和准备。比如说餐馆的开张,教师就组织幼儿先去调查了一遍幼儿园的老师和幼儿喜欢吃的食物,调查后组织幼儿讨论选择了有代表性的食物,再组织幼儿进行食物的制作,如有甜品面包火腿、烤肉串等等,将这些材料都投入区域里面以丰富幼儿的游戏材料。有些游戏材料是常备的,不必经常更换,有的需要经常更换,而且还需要有成品和半成品,比如甜品,就投放了制作好的甜点,也投放纸黏土橡皮泥,让厨师自己根据客人的需要制作。材料都是为了促进游戏的发展,让幼儿通过材料的摆弄从而获得更多的交往互动的能力。

当然除了材料,环境的创设也很重要。老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一起准备,让孩子们主动想办法寻找材料,如小朋友们觉得在桌子上铺上桌布会更加温馨,所以就在教师的帮助下找来了桌布。而游戏的时候,作为服务员,他的工作还包括了布置餐厅的环境,如铺桌布、摆瓶花等。

(六)游戏开展过程中的指导——多种角色的灵活转换

在对幼儿角色游戏进行指导的时候,教师通常都会转变多种角色:一种为教育者身份,一种为教育者与游戏者糅合的身份,还有一种是游戏者身份。这三种身份在教师指导幼儿的角色游戏中交织出现,伴随教师观念与时间的碰撞,展现出教师指导行为的特点。在角色游戏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三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当教师发现游戏出现问题,第一时间不是自己作为教育者身份介入,而是轻轻地提醒小组长,让小组长解决问题。在介入游戏的过程中,询问时用开放式语言是教师容易把握和运用的方式。比如说,当餐厅的厨师无所事事的时候,教师会以教育者与游戏者糅合的身份提醒小组长:“我的餐点怎么还没有来?厨师们都做好了吗?”小组长就会去观察厨师的工作,提醒厨师抓紧时间把餐点做出来。

第二种情形是幼儿在游戏中发生冲突或者寻求帮助,这往往直接呈现给教师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这个时候是作为教育者的身份介入游戏,并通常会将解决问题的权利还给幼儿。

第三种情形是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瓶颈,可能没有办法继续游戏了,老师应该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游戏,依据以往解决问题的经验和对幼儿的了解在短时间内提出可能唯一的解决方案。如服装店,店长在卖衣服,但是很多小朋友只是拿了衣服就走,没有给钱的意识,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游戏:“我也想买一件衣服,多少钱?”然后给了钱。于是店长说:“你们买东西都要给钱的!”其他小朋友看见也纷纷仿效老师的行为,游戏就继续开展,有的小朋友钱不够了还提出了“有没有银行啊”等一系列问题,推动了游戏的下一阶段的发展。

知识拓展

案例讨论

“设计服装”角色游戏及其推进

游戏实录:

这学期,小朋友们已经在角色区玩了多次“设计服装”的区域游戏了。这天,经常来角色区的G1又来了角色区,她向大家提议:“今天我们要不要来给真的人打扮?”这个提议引得大家讨论纷纷,兴奋不已。她又接着说:“给真的人打扮后,我们就可以走秀啦!我知道怎么走秀。”孩子们纷纷同意这个主意,并开始了讨论。讨论后角色分工的情况为:

小组长:女孩G1,管理组员,让每个人都有事情做。

设计师:女孩G2、女孩G3、男孩B1,为模特设计服饰及打扮。(www.xing528.com)

小模特:男孩B2、男孩B3,担任小模特,说出自己的需要和想法。

分工以后,G2拿了一块布在B2身上比对,并自言自语地说:“好像太大了。”G3找来了一把直尺,放在B2腰上量,G2对G3说:“你这样量能量出来吗?腰围是要绕过去才能量的。”G3又试了一会,说:“是啊,直尺弯曲不了,不能量腰围,怎么办呢?”G2说:“你去找可以弯曲的尺子吧!”G3跑过来找教师,跟教师比画卷尺的样子,教师示意她到工具柜寻找。过了一会,G3还是没找到,沮丧地对着G2摊手,说:“看来衣服做不成了……”教师说:“卷尺被体育老师借走了。你们想想有什么可以代替的?”教师鼓励她们寻找类似卷尺的物品,最终她们找了一条布条,快速地用布条围在B2的腰上。G2对G3说:“你拉好布,我来量,对了,我们还要有人来帮忙画,B1,你去拿蜡笔来,快点!”于是她们和B1一起利用卷尺量了B2的肩膀长和衣长,并用蜡笔做了记号。

【教师分析:孩子们想到了要找适合测量的工具,但是当找不到工具时就想放弃,在教师引导后,能够选择替代物继续游戏。】

图6-6 幼儿互相商量游戏

她们每人各拎着布块的一个角小心翼翼地把布从B2身上“抽”出来,放在桌子上。G2赶紧去拿来三把剪刀,打算沿着蜡笔的痕迹剪,可是总是剪不了。G1走过来笑着说:“你们这样肯定不行呀,剪的时候要拉紧才行。”G2反驳道:“不是,是剪刀不够利吧。”G1又说:“才不是呢,我上次就剪得掉啊!”G1说着就让G2、B1和小模特B3每人拉住一个角,并嘱咐他们一定要拉紧,让G3开始剪,可是还是剪不断。G1着急地说:“不对啊,之前我真的剪断了!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G2也想来试试,她用力地张开剪刀,“咔嚓”一声,布剪断了。G1激动地从G2手中拿起剪刀,指着剪刀说:“我知道了!G3你是用剪刀尖头的地方,那里不够利,要像G2一样,张开剪刀,用里面一点的地方来剪。”G3尝试了这个办法,果真剪断了。“剪断了剪断了!”大家欢呼雀跃起来!(图6-6)

【教师分析:由于布的柔韧性,剪布需要一些技巧。他们发现问题后能够积极寻找答案,通过观察、对比、反思等,最终获得成功。】

接着,设计师们找来了别针和燕尾夹,将布的领口套进B2的脖子上,然后将布用别针和燕尾夹封起来,还找来了蝴蝶结、项链、眼镜头饰给B2装扮上,最后又觉得不好看,全拆掉了。G2说:“我觉得这些东西戴着不好看,好像女孩子一样。”G3说:“我觉得戴着好看,还是戴上这个项链吧,像个魔法石一样。”小模特B2说:“我要戴那个黑色的眼镜。”B1也掺和进来,说:“我觉得戴那个老虎耳朵最好看了。”四个人争执不下,G1跑进来催他们快点,见状便说:“要不你们石头剪刀布吧,谁赢了就听谁的。”最终,小模特赢了,戴上了黑色眼镜。G2捂着嘴巴笑着说:“哈哈,都是黑色的,像蝙蝠侠一样。”(图6-7)

图6-7 幼儿进行装扮游戏

【教师分析:虽然有过设计服装的经验,但是在搭配上,他们出现了不同意见,最终由小组长协调好了,小模特的想法被采纳非常开心,原本持不同意见的设计师们也很快感受到搭配的新颖,游戏顺利进行。】

设计师们围着小模特手舞足蹈地走到了教室门口准备来一场“我型我秀”。G1发现有其他的区域游戏的孩子过来看,堵住了走秀的出口。于是她说:“你们要坐下来啊,不然太乱了!我们要弄座位的。”G3恍然醒悟过来,连忙叫上B1一起,说:“我们赶紧去美工区搬一些椅子来吧!然后摆在这里。”大家三两下就把椅子摆好,争先恐后地跑过去坐下来,发生了矛盾。于是教师说:“那你们去看话剧的时候,座位是怎么安排的呀?”G1说:“是要买票的。”其他小朋友也回忆起来,觉得走秀也要买票。教师引导他们回忆座位的安排。美工区的几个孩子帮忙画了票,每张票上都画了一个数字。教师建议他们可以用粉笔来画椅子背后,这样才不会弄脏椅子。最终,G1把票发给了其他小朋友,B2拿过票后,假装从口袋里掏出钱,给了G1,惹得G1哈哈大笑,她大声地说:“卖票啦卖票啦,一块钱一张票!”大家都假装从口袋里掏出钱,交给G1。B1看了自己的票,发现自己的位置不是在最中央,最中央被G2坐了,他又不开心了,嘟囔着:“哼!以后坐最中央的票要贵一点!”G2捂着嘴笑着说:“我这个是VIP票!”

【教师分析:小组长发现没有观众席后会安排小朋友来完成布置并找到了科学的办法,但找座位发生矛盾的时候,教师适时提醒了一下,他们马上懂得从生活经验出发解决问题。B2假装掏钱买票的行为,让大家觉得很有趣并模仿,增加了游戏的丰富性。】

G1吆喝起来:“好了,B2,你快点来播音乐吧,真人秀就要开始了!”音乐很快响起来了,可是B3一动不动。G1着急地说:“我来走一下吧,你学我!”大家看到G1的台风和动作,都不由得鼓掌叫好。见B3还是不敢走,她走过去牵起B3的手,带着他一起走出来,还教B3做一个飞吻给大家。教师及时鼓励:“B3学会大胆地走秀了,大家给他鼓励鼓励!这次你自己走出来吧!”惹得大家一阵哈哈大笑。台下的人都坐不住了,都想来走秀,好不热闹。他们尝试一个接着一个,走出来,摆了各种各样的造型,还有的两个人牵着手走出来,直到游戏时间到了,他们还意犹未尽……

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小朋友一起分享,他们对这个新的游戏感到非常兴奋,都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的想法。有的说一个模特太少了,电视上的是很多模特在走的,于是他们提出下次扮演模特的要三个人;有的说舞台在教室门口太挤了,要改在美工区那里的走廊。B1对票的问题还是耿耿于怀,他觉得最中央的票要贵一点,因为那个位置最好。教师问:“你们觉得哪个位置应该最便宜?那可以怎么设计?”G1说:“刚才他们都是假装拿钱给我而已,我觉得我们还要有钱才行……”讨论结束后,教师鼓励他们下次游戏的时候实施这些想法。

分析思考:

角色游戏中,由幼儿自定主题,自由充当角色,自行设计游戏情节,它可以充分表达幼儿的个人意愿,满足幼儿渴望参加社会生活的需要。在游戏的开展过程中,由幼儿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在游戏中习得了一些生活中需要的知识技能,如测量、剪裁、买票、观看表演等经验。例如座位的问题,教师简单的点拨可启发幼儿在游戏中的深度学习

教师能够提供具有丰富性、层次性的材料,宽松自由的氛围,发展幼儿的自主性、探索性和创造性;能仔细观察幼儿,发现教育契机,比较慎重地捕捉介入时机。如在幼儿对座位问题有疑问的时候,给予幼儿时间和空间让幼儿自由探索、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在分享环节,类似于高瞻课程的“计划—工作—回顾”中的回顾,帮助幼儿回顾、梳理已有经验,激发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对游戏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从而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在分享的环节,教师应随时发现和捕捉一些典型的事例,幼儿无意间发展出的某些精彩情节,经过教师及时的肯定和讲评,就会在以后的游戏中成为幼儿有意努力的方向。

可能生成的教育契机和进一步的支持策略:

在幼儿对走秀都很感兴趣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播放走秀的视频,让幼儿拓展和加深对走秀的认识,掌握走秀的技巧,从而让幼儿更自信、大胆、张扬个性。

针对幼儿对卷尺的需求,下次游戏要提供卷尺,并注意发现其中的教育契机,如幼儿对卷尺上的数值感兴趣,教师可通过扮演设计师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将测量的相关知识寓教于游戏中。

针对幼儿对座位、票等产生的问题,要鼓励幼儿继续探索,通过跟家长参加类似的话剧、电影等活动,丰富生活经验,同时,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如排队、座位对应,票的设计、买卖票时产生的数学知识、观看表演时的社交礼仪等。

(该案例由广州开发区第二幼儿园王洁荣老师提供)

探究活动

请设计一个以餐饮为主题的角色游戏,并将该游戏涉及的主题及社会、认知内容用网络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