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的游戏教育法规认识与优化

幼儿园的游戏教育法规认识与优化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幼儿园应该纠正“小学化”的倾向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也是治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有效途径。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将现行的课程模式改革成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那么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是很难根治的。

幼儿园的游戏教育法规认识与优化

早在1950年,我国教育部就翻译出版了苏联的两部著作——《幼儿园教养工作指南》和《我的儿童教育经验》,又将这两本书作为全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学习参考书籍。这两本书都强调了游戏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

从上面所列的内容可以看出,我国在学前教育方面的每一部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这一基本原则,而且反复强调。但是,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仍屡禁不止。目前绝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和部分公办幼儿园,均开设了“幼小衔接班”“学前专业班”“特长班”等,幼儿教育“小学化”已经成为常态,背后原因值得我们深思。逼孩子“抢跑”背后,有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共同的责任。作为父母,很多家长都有紧迫感,生怕孩子跟不上,输在起跑线上。有的家长相信笨鸟先飞,于是让孩子提前学习;还有的家长则是跟风,看到别的孩子学习,自己的孩子也要跟上。而如今某些学校的“幼升小”考试,设置门槛,其中的题目过难,过于超纲,也无形中促使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2018年3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答记者问中也明确指出:“要综合治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幼儿园的基本教学模式是游戏模式。我们现在,有一些幼儿园老师是从小学老师转过去的,没有学过幼儿托育,把小学的教学方法带过去了,一些家长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就能学一些小学的课程,所以,好多幼儿园有小学化倾向。应当明确,幼儿园的基本教学模式是游戏模式,不是教学模式。所以要综合治理小学化倾向。”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幼儿园注重的是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强调玩中做、做中学、学中乐。过早地教授与其年龄不相匹配的知识,单纯靠死记硬背、写作业,长久下去会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儿童将来的发展。

对于法规中“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这一原则,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一)幼儿园所开展的活动本质上都应该具有游戏的性质

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看,幼儿园要以游戏性活动为主。幼儿从晨间游戏开始,上下午有专门的游戏时间开展区域游戏、体育游戏、户外游戏等。从方法和手段的角度来看,游戏作为一种方法和手段融入幼儿园教育的一日活动之中。教育教学常以游戏手段开展,例如,色彩游戏“颜色变变变”、科学游戏“一切都在变”、数学游戏“谁排第一”、语言游戏、手指游戏等等,以各种方法、手段丰富教学,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从内容和形式的角度来看,游戏作为一种内容和形式融入幼儿园教育,不应该是孤立的、分割的,它应该以反映幼儿完整的经验为活动目的。安排游戏的目的不是为游戏而游戏,而是借助游戏这种幼儿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来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幼儿园的活动应该以幼儿为主体

幼儿园的活动应该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儿童也是一个社会人,生来就具有人的尊严和价值,不是成人的附属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保证幼儿拥有自己的尊严、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独立意志和独立追求,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一直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实施教育法规的根本任务。所以,我们应该把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放在首位,把平等与尊重精神渗透到各种活动中。当我们开始关注儿童创造性、独立性与主动性的培养,注重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及童年生活本身的意义和幸福时,就必然认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这一原则,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他们在参加游戏活动中积极性很高。游戏能给幼儿带来童年的快乐和幸福,而且根据科学验证,游戏能促进儿童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的发展,有益于幼儿各学科的学习和整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三)幼儿园的活动应该以游戏为中心组织和实施(www.xing528.com)

幼儿园的活动应该以游戏为中心组织和实施。首先,在制定游戏的目标上,教师一定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制定出适宜的目标。如语言领域目标中倾听的要求,小班是会安静倾听别人说话,并用眼睛注视讲话者;中班是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地倾听别人讲话,不打断别人的讲话;大班是能专心、有礼貌、有兴趣地倾听他人的讲话,并能积极应答。三个年龄段的幼儿教育目标明显有很大的差别。其次,在游戏内容的选择上,最好是幼儿自主选择、自主开展和自主控制的游戏活动,而不是外方强加的需要完成的任务。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意愿选择参加自己喜欢的游戏,还可以创造出新的游戏玩法。幼儿园每天要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游戏时间、空间和材料,切实维护幼儿游戏的权利。最后,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对游戏进行适度的指导,既要避免导演式游戏,也要避免对游戏的放任自流。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是教育法规要求的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要有一双慧眼,及时捕捉信息,支持、鼓励幼儿探索与表达,要正确面对幼儿间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不搞一刀切,给幼儿尝试的时间与机会,耐心等待幼儿成长。

(四)幼儿园应该纠正“小学化”的倾向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也是治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有效途径。所谓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就是在幼儿园教育中按小学生的学习进程来规范和要求幼儿的学习。这个现象非常普遍,是我们学前教育必须克服的一个难题。它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与地区和家庭的经济水平、社会发展水平、教育理念、教育体制、师资质量、家长诉求因素有关,与幼儿园学科教学的课程模式也有很大关系。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将现行的课程模式改革成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那么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是很难根治的。

教育部于2018年7月在《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等各种形式,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促进幼儿在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实践操作进行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究。”通知还明确指出:“对于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对于幼儿园布置幼儿完成小学内容家庭作业、组织小学内容有关考试测验的,要坚决予以纠正。社会培训机构也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各地要结合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予以规范。”此外,该通知还明确,“对于小学起始年级未按国家课标规定实施零起点教学、压缩课时、超前超标教学,以及在招生入学中面向幼儿组织小学内容的知识能力测试,或以幼儿参加有关竞赛成绩及证书作为招生依据的,要坚决纠正,并视具体情节追究校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纳入规范办学诚信记录”。

知识链接

2018年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针对幼儿园不能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有些家长对此却并不认同,他们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如果不提前学习,上小学后跟不上别的同学。还有家长担心,跟不上教学进度会影响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有些小学有入学考试,要求学生会十以内的加减法和基本的拼音,还有的小学用很短的时间学习这些知识。对此,该通知还明确规定,小学必须按国家课标规定在起始年级实施零起点教学。可以看出,除了中国家长普遍具有望子成龙的心理以外,小学教育的失误,也会导致幼儿园课程不能以游戏为主。

幼儿到底应该学什么?看看西方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吧。比如,日本的幼儿园注重让孩子多亲近大自然,会进行各种各样的户外活动,通过玩乐来培养他们健康的身心和与人相处的能力;美国幼儿园则以动手制作手工和户外活动课程居多;澳大利亚则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独立的人格,建立和伙伴的关系。英国发展心理学家科琳·亨特曾做了一系列关于孩子游戏和性格的研究,结果发现,孩子多做游戏,不仅有利于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好奇心,还能在开放、欢乐的环境中孕育出幽默、开朗的性格,这是以背唐诗、学算术为重点的填鸭式早期教育所比不了的。

专家早已指出,如果强行让孩子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过早灌输超纲的学习内容,对其身心发展有害而无益。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过:“小孩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使生活和教学游戏化,将游戏融入幼儿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需求。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地位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怎样理解游戏的重要性呢?作为教师,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如何将游戏与幼儿园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更好地结合呢?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将会对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有进一步认识,更好地执行以游戏为中心的幼儿园的教育方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