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游戏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生活。幼儿社会性发展是指,幼儿从一个自然人逐渐掌握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随着年龄增长,幼儿的社会性不断发生变化与发展。幼儿社会性发展在幼儿社会化过程之中。由于这种发展,幼儿才由出生时的自然人逐渐变成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能与周围人正常交往并以自己独特个性对社会施加影响的社会人。社会性发展主要由社会认知的发展、社会性情感的发展和社会行为发展三部分组成。幼儿亲身参加的各种交往活动是推动其社会性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在发展心理学中,性格发展、人格发展和道德发展均属于社会性发展的范畴。除此之外,广义的社会性发展还包括个体在人际交往中产生并发挥作用的其他一切心理特性。
根据发展心理学研究,在幼儿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其社会性具有不同的特点。幼儿期是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具有快速、不平衡和奠基性等特点。
(一)幼儿期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
认知,特别是智力发展在幼儿期处于加速发展阶段,这为幼儿社会性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内部动力。这主要体现在社会认知发展和社会性情感的发展上。
社会认知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在内的社会心理活动。它存在和发生于人与人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之中,指向人的内隐心理过程和外显行为活动两个方面。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社会知觉能力和社会判断能力的发展上。社会知觉即对人的知觉或人际知觉,是社会认知的第一步。在婴儿期“客体永久性”知识的基础上,随着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幼儿的社会认知结构不断完善,人际交往中社会性知识、技能逐渐丰富,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印象。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的基础上,幼儿掌握了一些初步的社会评估标准,进行初步的社会判断。特别是在信息社会中,幼儿全方位地获取社会信息,自发地形成了一种判断能力。
社会性情感发展是在情感分化和深刻化的基础上,不断获取社会性意义的过程。由于社会认知水平的提高,社会性情感也随之升华。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高级情感逐步萌芽并获得长足发展。于是社会认知与社会性情感互为条件,共同发展,在幼儿期形成了一个社会性快速发展的阶段。在婴儿期自发性发展之后,幼儿开始了自觉的社会性发展,主要表现在独立性增强和自我意识完善两方面。
(二)幼儿期是社会性发展的可塑期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可塑性表现在诸多的方面,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一致性,比如,其发展的速度、发展的方式等,在运行机制上具有不平衡性。通常情况下,幼儿社会情感发展速度较缓慢,但是他们的社会认知发展速度较快,可是其社会行为又极其不成熟,并缺乏稳定性,这充分说明了幼儿社会性发展具有可变性。即幼儿社会性发展迅速,但社会性内部结构却极其不稳定。从另一个角度讲,幼儿处于这样的发展奠基期,实际上为社会性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因为发展的敏感期通常是教育的最有利时机,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可塑性,对其进行教育。
(三)幼儿期是社会性发展的奠基期
幼儿社会化过程是个体早期社会化必经的一个阶段。幼儿社会性发展具有较强的奠基性和初级性,它将为个体成长后期的社会化过程和再社会化过程提供坚实的心理学基础。所以说在人类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幼儿社会性发展具有个体社会意义和适应功能。从个体人生发展的全过程看,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是其从自然人转向社会人的关键期。人类心理特征的形成和语言工具的掌握,最初都是从幼儿期开始的。幼儿从出生到变成一个社会人,要经历一个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主要借助人类的语言工具和依靠逐渐成熟起来的人类心理特征,去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通过更复杂的社会化过程获取更完善的社会性特征,直到成熟起来,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民。
(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www.xing528.com)
个体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社会交往能力也是一样。现代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尤其是社会交往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幼儿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学习一定的社会规范。在社会环境影响下,幼儿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通过学习社会行为方式和社会规范以及社会关系的认知,形成社会交往能力。因此,社会交往能力是幼儿与社会环境互动的产物。
根据班杜拉的观点,社会学习的本质是观察学习,即模仿。班杜拉认为,可以通过呈现适当的模式,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如分享、帮助、合作和利他主义等)施加影响。例如,让幼儿观看成人模式玩耍滚木球游戏,并将所得部分奖品捐赠给“贫苦儿童基金会”,然后立即让这些幼儿单独玩这种游戏,结果他们远比没有观看过成人模式玩耍滚木球游戏的幼儿所做的捐献多得多。班杜拉认为,亲社会行为靠训诫是没有什么效果的,有时强制的命令可能会一时奏效,但会有反复,只有模式的影响才更有作用,而且持续时间更长。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从人的社会性角度研究个体学习问题,强调观察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人的行为的变化,既不是由个人的内在因素,也不是由外在的环境因素所单独决定的,而是由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所决定;认为人通过其行为创造环境条件并产生经验,被创造的环境条件和作为个人内在因素的经验又反过来影响以后的行为等。这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学习的特点,揭示了人类学习的过程,这是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价值的。
社会学习的核心是相互学习,同伴关系也在交往中发展,这是因为幼儿观察了其他幼儿的交往,才产生了交往,并在长时间的交往中不断得到强化,所以社会学习中的强化效果主要源于幼儿的自我强化。于是,在社会学习中,确立社会交往愿望、兴趣,并体验其中的快乐,产生积极的交往结果对幼儿社会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学习动力。
此外,社会学习是一种社会认知过程,并建立在一般认知的基础上。根据社会认知发展论的观点,幼儿是通过学习如何进行交往而理解和掌握人际关系的,交往本身是社会学习的源泉或载体。在交往中,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一方面是学习交往知识并理解社会规则;另一方面表现为逐渐摆脱自我中心,理解他人观点。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同伴交往本身是一种同伴关系及其处理方法的学习过程,也是自我中心化,即社会化的过程。所以,幼儿间同伴关系的性质并不只是由幼儿已有的经验所决定,还取决于幼儿对影响同伴交往和同伴关系的社会认知。
1.交往经验是社会交往能力的基础,直接与幼儿的社会生活及生活环境相关,也与其生活经历和社会阅历相关。交往经验的丰富与否直接制约幼儿交往知识、交往技能的发展。同时,随着交往知识逐渐转化为交往的社会认知结构,交往能力才能形成。这就是交往能力的内化机制。
2.交往动机是社会交往能力的动力系统或支持系统,直接影响幼儿交往的质和量。一个缺乏动力的系统将是个静止的系统,无发展可言。就幼儿而言,首先应培养交往的动力系统,使他们交往起来。正如皮亚杰所言,没有交往,就没有社会化。
3.社会认知及其结构水平是个体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内在条件,一方面与一般认知水平有着交叉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又是社会化的产物。一旦形成某种水平的社会认知结构,就会发展相应的社会交往能力。于是,社会认知结构的完善与优化直接影响社会经验、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内化,进而制约社会化整体水平。为此,社会认知结构及其水平构成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心理背景。
4.社会交往行为是社会认知结构的外化过程,实质上是社会观念的客观化。当交往行为运行时,幼儿从交往结果获得相应的反馈信息,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以实现交往目标。因此,生活环境与交往行为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个体的社会交往行为对社会生活环境产生作用的同时,生活环境反过来制约着交往行为的效果。于是,社会实践关系与社会认知关系在交往过程中获得高度统一。
5.当交往活动中实践与认识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后,那么个体就会从中概括出一些常规的行为方式和社会准则,当这些自我创造的规则与社会规范一致时,就会形成个人的一种信念。在幼儿阶段,这至少会转化为一种心理品质,于是,社会交往能力开始形成和发展。在一定意义上,社会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学习和自我发现、自我创造有机结合的产物,其发展是幼儿在交往过程中以社会认知发展为基础的自我构建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