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69年,年仅16岁的徐丽卿初中毕业开始学厨,她的师傅是当时大同酒家名厨谭鸣,她向他学习传统点心制作。徐丽卿在厨房接受高强度的工作,但她并不认为这是苦差,因她对面点制作相当感兴趣。她勤恳耕耘,大师傅们也更愿意指导她,因此其技术进步神速。1971年,徐丽卿参加广州饮食行业技术性竞赛,第一次参赛就获第一名。徐丽卿在点评中,接触到不同年代风格的点心。1983年,徐丽卿晋升为大同酒家点心部主管。
1969年,年仅16岁的徐丽卿初中毕业开始学厨,她的师傅是当时大同酒家名厨谭鸣,她向他学习传统点心制作。
“当年的中式面点使用面广,”她回忆说,“从早到晚、从早茶、午市、下午茶、晚市和夜宵均必不可少。”不过,当年机器设备并不发达,厨师需每天凌晨2点多就起床准备材料,为早市做好准备,一天下来,相当劳累。
■徐丽卿对自己的经历深感自豪
■1995年,徐丽卿(右一)参加全国劳模表彰大会后与钟南山(右三)等劳模们合影
当时做学徒也十分艰苦,由于机器简陋,制作面点更多的是需要手工技能。徐丽卿在厨房接受高强度的工作,但她并不认为这是苦差,因她对面点制作相当感兴趣。她勤恳耕耘,大师傅们也更愿意指导她,因此其技术进步神速。(www.xing528.com)
1971年,徐丽卿参加广州饮食行业技术性竞赛,第一次参赛就获第一名。一年后,她被选为老中青三结合技术评委会的青年委员代表。她说:“当时经常会和技术评委会的其他专家一起,更到各酒楼茶馆开展中式面点的现场实操和答辩评判工作,真的是大开眼界。”
徐丽卿在点评中,接触到不同年代风格的点心。她耐心向前辈学习,且将知识一点一点记录到笔记本上。当前辈们需要帮忙时,她义不容辞地协助他们整理制作面点的讲义和教材,从中学习到不少实用知识。
1983年,徐丽卿晋升为大同酒家点心部主管。其间,作为技术骨干,单位送她去学习全面的面点理论。后来,她考取高级点心师,获中式面点师培训资格,这开启了她中式面点教学研究的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