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不经意间,纳米已经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纳米茶杯、纳米口罩、纳米鞋垫,还有纳米毛巾,于细微处显神奇的纳米技术可谓“润物细无声”,已经悄然无声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渗透到了衣、食、住、行等领域,使许多产品“旧貌换新颜”。虽然,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纳米到底是什么,其实并不是很清楚,甚至曾有人误以为,纳米是一种新出产的大米品种,并因此多方打听从什么地方能够弄到“纳米种子”。
纳米实际上是一个长度单位,1纳米是1米的1/1 000 000 000,20纳米也只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粗细的1/3000那么大。所以,所谓的纳米技术,就是将一些材料制成纳米尺度的颗粒,然后把它们进行重新组合或者添加到传统的材料中,从而引起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早倡导纳米技术的是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他早在1959年就描绘了一幅纳米技术的美妙画卷。如果我们能够控制物体微小规模上的排序,将获得很多具有特殊性能的物质。
在纳米尺度的世界里,会发生许多非常奇妙的景象。比如,传统的陶瓷材料,质地较脆、易碎,因此其应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将纳米材料加入其中而出现的纳米陶瓷,则大大提高了其柔韧性和可加工性,就变得像金属一样。将纳米技术运用到计算机系统中,则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机的信息存储和运算能力。而纳米医学则可以在纳米尺度上了解生物大分子的精细结构,以获得生命信息。在不久的将来,当纳米机器人被制造出来之后,它也许可以跑到人体内进行复杂的手术,消灭癌细胞!(www.xing528.com)
1986年,一个专门以展望未来为职业的预言家,美国预见研究所的工程师——埃里克·德雷克斯勒运用了更为通俗和形象的描述来展示了纳米技术的奇妙构想。他说:
我们为什么不制造出成群的、肉眼看不见的微型机器人,让它们在地毯上爬行,把灰尘分解成原子,再将这些原子组装成餐巾、肥皂和纳米计算机呢?这些微型机器人不仅是一些只懂得搬原子的建筑“工人”,并且还具有很绝妙的自我复制和自我维修能力,由于它们同时工作,因此速度很快又廉价得令人难以置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