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对“自我”这一概念给出的定义是,自我=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其主要结构包括:个人对自己的知觉及与之相关的评价、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知觉和评价、个人对环境各方面的知觉及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评价。人是无法了解全部的自我的,自我是被逐渐发现的。而深入体会,会让你了解全面的自我。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约瑟夫·卢夫特和哈里·英汉姆曾提出了著名的“约哈里窗口”理论,该理论用了四个方格,说明人际传播中信息流动的地带和状况。
这四个方格分别是公开区、盲目区、隐藏区和未知区。而在自我教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这四个区域中,深刻体会,深入了解自我。
(1)公开区的“我”
公开区的我,是为我和大家所熟知的部分。公开区的我,有一个最大且最明显的特征,这个特征会成为别人评价我们的第一印象。
例如,当我们说到××,可能很自然地评价道:“嗯,他是个性格外向的人。”而这部分自我也通常能为我们自己所肯定,就好像说大家认为我性格外向,其实我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这部分自我也比较稳定,也就是说,我们在大部分面前都会展现出这个状态的自我。
管理者在体会公开区的“我”时,要全方位地了解自我。因为公开区的“我”是自己和他人都熟知的,但看法不一。
首先,人总是会高看自己,甚至觉得自己完美无缺,其实这是一种十分不负责的看法。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不断与别人发生关系的,你眼中的自己不能代表全部的自我,你还需要积极考证自己在别人眼里的样子,即充分了解公开区的我。
其次,如果你想全面了解自我,你就要收集别人眼中的你,如你的父母、朋友、领导、同学、下属等,询问他们对你的客观且真实的评价,然后收集、整理这些评价,并细细体会他们对你的评价。
(2)盲目区的“我”
盲目区的我,往往是别人知道但你不知道的部分。例如,你的行为在别人眼中看起来很自私,但是你自己却很难感知到这一点,甚至会觉得自己足够大方。
因此,管理者想要获得进步,就要多去了解盲区中的自我。这部分自我最能帮助你重新认识自己。而要发现“盲目区”的自我,就要求你多去体会他人对你的真实的、客观中立的评价。(www.xing528.com)
管理者要用反思去体会盲目区的自己,从反思中体会到自己平时不常体会的内容。
首先,管理者在反思中可以了解到一个被人知却不为己知,为己知却不为人知的自己。尤其当你与别人发生冲突、抵抗、矛盾时,你更能从这些不寻常的事件中了解到更多信息,能够帮助自己更清楚地进行自我认知。
其次,当你反思时,你会调动过往的记忆,并与当下的经历结合在一起,进而得出新的认识。在新的认知中,你会慢慢产生不一样的感觉,甚至会对同样的事情产生颠覆性的认识,而这就是一个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也就是说,管理者通过反思能更深入体会一件事情,并能从中获得成长,进而提高自我迁善能力。
(3)隐藏区的“我”
隐藏中的我,是我们自己知道但别人不知道的那部分自我。这部分往往是我们刻意隐瞒的一部分,如嫉妒、自私等。隐藏中的我,是我们想要在外人面前保护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常常是负面消极的。这就需要管理者敞开心扉去体会隐藏区的自己,并尽力改掉不好的行为和习惯,成为更好的自己,做到“表里如一”。
首先,一个人如果长期压抑自己,不对外界敞开心扉,他所了解的自我就是狭隘的,是有局限的。只有你敞开心扉,多去感知,多去经历,你才能体会自我。随着你对外界的感受程度不断加深,你的思想也会变得更为饱满,你看待、解决事情的方式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是能够帮助你成长的。
其次,当你敞开心扉时,你会接收到更多的信息,听到不一样的声音,会发现自己以外的世界。这些声音可能是你之前所排斥的,但是当你敞开心扉愿意去听的时候,你会从这些话语中体会出新的内容。换句话说,因为深入的体会,你排斥的那部分内容巧妙地转变成了对你有用的东西。
(4)未知区的“我”
未知区的我是我和别人都不知道的部分。这部分自我的发现需要挖掘、需要机缘。这部分自我既包括正面积极的一面,又包括负面的一面。
用体会去了解自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管理者要珍惜每一个当下,体会当下的每一件事情。当你能以一种轻松自在的心态,去体会当下每一刻的感受时,你也能在其中收获良多。如果总是觉得当下是平常的,并不全身心地关注,你在体会的时候,还是会失去自我。这就好像我们对着熟悉的街景熟视无睹,但是当这景象出现在电影场景中时,我们内心会有不同的体会一样。
因此,你需要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去认识自己,因为你未来的样子是由你当下的状态决定的。管理者要让自己每一刻都有体会,并关注这些感受,从这些感受中了解自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