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利益和风险往往是并存的。与税收有关的商业利益目标是企业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为了获得既定的利益目标,企业的决策人在制订方案过程中,都要研究、监控和改善企业的风险。从商业的角度讲,风险越大,将来损失越大,同时意味着收益越大。但企业涉税风险却是例外,企业涉税风险对企业来说可能是净损失,谈不上收益。因为在日常税务管理活动中,如果是企业自己的原因多缴了税,税务机关可能不会退回;企业少缴了税,税务机关将保留无限期追索的权限,并且一旦检查出来,企业除补缴税款外,还将承担罚款和滞纳金。企业涉税风险的收益就是可能避过税务机关的检查而不用补缴的税款、罚款、滞纳金。但是,这种收益的可能性将随着税收法治程度的提高而越来越小。
从企业理财管理的角度讲,企业最大的风险在哪里?哪种风险自己最难控制?那些在税务稽查过程中遭受灭顶之灾的公司的老总会告诉你:涉税风险最难控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国家的利益关系是通过税收形式体现出来的。从纳税人的角度讲,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向纳税人强行征收的经济利益,是纳税人的支出项目,构成其生产和经营的成本项目。
通过纳税筹划可以获得一定的商业利益,但企业还应该考虑会不会由于这个税务利益的产生,令企业的某种交易做不了而导致商业目标无法实现,或者交易的本身就会带来税务利益和风险。税务利益由小到大的过程,对企业经营理念也会产生由小到大的吸引力,但是风险程度在企业经营决策过程中则不容易控制。
目前,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企业扩张的速度也非常快,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就会处于变动状态。当企业的规模不大的时候,税务利益的空间很小,但是经营者还是千方百计去追求。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看到的不仅仅是税务利益,还有企业生命力、企业各方面的影响力、企业本身的市场需求等。
发生税务风险的结果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税务机关通过检查发现问题且不予认可,发生税务处罚,从而增加税收成本支出;另一方面,对规模企业来讲,肯定会影响企业形象。后者的后果是更加严重的,因为影响企业形象而导致企业没有收入的时候,就不是简单的税务利益的分配问题了,而是企业能不能做一些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问题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税收筹划来解决,主动引进和加强涉税风险管理,也就是说,与其事后救火,不如事前防火。我们在这里归结起来研究这些问题,并将其界定为纳税检查应对技术。主要从三个方面去着手:(www.xing528.com)
首先是建立风险控制环境,即企业管理层在建立书面涉税风险控制策略和目标时,必须明确:企业应遵守国家税收政策规定,照章纳税;企业应积极争取和企业相关的税收优惠;企业和分支机构必须要设置税务部门以及各级负责人。
其次是评估涉税风险和设计控制措施。评估涉税风险就是企业对具体经营行为涉及的涉税风险进行识别并明确责任人,这是企业涉税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要理清自己有哪些具体经营行为,哪些经营行为涉及纳税问题,这些岗位的相关责任人是谁,谁将对控制措施的实施负责等。
最后是信息交流和监控实施效果。信息交流是整个涉税风险管理工作平稳顺利运行的润滑油。因为即使设计了清晰的目标和措施,但是因为相关部门和人员不理解,导致责任人不能有效地执行和相关部门不能密切配合,实施效果将大打折扣。监控实施效果就是检查涉税风险管理的效果,并对涉税风险管理效果进行总结。而这方面活动具体操作的核心就是纳税检查应对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