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海清 陈 鑫 中国国家话剧院
生活的舞台很广阔,艺术的探索更深奥,我们需提升听觉语汇的艺术品质,为观众在剧场的殿堂里奉献听觉文化的审美盛宴。本文触及当代前沿艺术实践的范畴,让更多的学者和观众了解到听觉艺术创作并不只是一种发音技巧,更是一种审美思维和艺术构思。同时,以自身的艺术实践《纯真记忆》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力求理论与实践互为渗透,既研究听觉艺术创作的相关理论,又系统梳理独白剧场的艺术形式。(www.xing528.com)
长期以来,对白被视为戏剧最自然不过的书写方式,可以把冲突的戏剧情境和复杂的角色个性表露无遗。然而舞台上,对白不是剧中人唯一内心世界的揭露者,独白同样可以超越自我的局限,甚至出现了一种以独白为主体的剧本,如《4:48精神崩溃》(4:48 Psychosis)、《阴道独白》(The Vagina Monologues)、《低音大提琴》(Der Kontrabaβ)、《骂观众》(Publikumsbeschimpfung)和《卡斯帕》(Kaspar)等。因此,面对一个以独白为主体的戏剧时,演员可采用不一样的声音表达角色的台词,加强独白在剧场中的呈现形式,如演诵、轮诵、叠诵、合诵、垫诵等;甚至可用各种技巧处理台词的“听觉味道”,如画面感、生动感、叙述感、位置感、带入感、梯度感、沧桑感,以及穿透力、留白、节奏、强弱处理、极大反差、情绪爆发、情绪过渡、童声处理等。本文认为,在独白剧场中对听觉艺术创作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同时是必要的。它既拓展了听觉艺术创作的审美理论,丰富了独白剧场所独特的美学维度,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听觉艺术创作并不只是一种发音技巧,更是一种审美思维和艺术构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