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一民 四川大学
在中国电影美学体系中,想象力被认为是一种艺术和社会实践所产生的理性经验,想象力消费是后工业消费主义下的商业和美学实践行为,对其概念的研究应该具有积极性和开拓性的审美批评靶向、综合的和跨学科的社会结构解释视野。想象力消费对电影艺术中真实社会的边界进行拓展,并通过价值交换行为进行审美和商业的有效转换,实现了电影产业中商业和艺术审美价值的融合统一。以想象力消费为媒介,通过消除大众文化的惯习区隔,将社会未来图景设置为大众社会审美的公共领域内容,实现了大众对生活主观经验和对社会客观认知下的审美互动,进而让想象力消费成为大众消费文化的重要实践手段和理论补充。
陈旭光先生在《类型拓展、“工业美学”分层与“想象力消费”的广阔空间——论〈流浪地球〉的“电影工业美学”兼与〈疯狂外星人〉比较》一文中提出电影学领域里“想象力消费”的概念,他认为想象力消费是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的语境下,电影观众通过经济购买行为以满足对电影中情节的假定和虚构所产生的拟像环境的特定心理需求。此外,不同类型的影片通过具有中国特色的幻想叙事风格进行了改造融合,形成了相对一致的电影美学表达逻辑,深刻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表达特点。[1]早在2005年,陈旭光在其文章《“后假定性”美学的崛起——试论当代影视艺术与文化的一个重要转向》中对想象力消费的雏形概念进行了分析[2],由于受限于当时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局限和经验观察的覆盖不足,其社会美学特征未能在生产消费实践中得到验证,关于“后假定性”这一概念的辨析在当年历史条件下更多是从文学批评角度出发,加入了互联网思维和大众媒介传播效果分析,以娱乐至上的观念和消费主义的价值诉求以区别于电影中以真实记录和客观叙事为原则的美学批评。“后假定性”理论中,观众往往以一种对虚拟真实的主动接受态度介入对影视情节发展的观赏中。该理论强化虚构的时间和空间线索,实现了观众对镜头叙事、演员表演和视听认知的心理隔离,形成虚拟想象对真实世界的假定性经验判断。而在电影美学的发生场域内,这种后假定性进一步被拓展研究,除了互联网技术和影视科技手段所带来的心理认知拓展,电影生产模式和大众文化消费模式的改变为后假定性所带来的美学表达赋予了更深的意味,进一步创造了电影美学下想象力消费的产生基础和条件。与此同时,将想象力消费概念放置于电影美学研究和社会学研究融合视野下,并进一步讨论其艺术审美和商业价值目的之外的社会实践动机,有可能让该概念在跨学科研究和跨类型电影美学讨论中更加具有解释力,并为实现其与社会现实问题的互动研究提供更加广阔的讨论空间和分析路径。(www.xing528.com)
谈到想象力消费的时候,后工业时代和消费文化社会不仅作为历史社会背景,而且作为美学实践场域,和想象力消费形成同构共生的美学场域研究关系。将想象力消费概念置于后工业和消费社会背景下,在社会学和电影美学范畴内进行思考,为解决电影的想象力消费是什么、为什么产生、如何发展的问题,在今天看来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