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meta),源自希腊语,意指在……之后/之外/之上,在英语中做前缀,如“元伦理学”(meta-ethics)、“元历史”(metahistory)等。通常,“元”可理解为对以它为前缀对象的特质研究,如元语言便是研究语言所具有的特质,而语言则是被研究的对象。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在《形而上学》(Metaphysics)中写道:形而上学与任何所谓专门学术不同,研究“实是之所以为实是”,以及“实是由于本性所应有的秉赋”[1],更具体指出“meta”的中心课题——一切存在事物的终极说明,及其超越自身学科的哲理思维。
艺术中的“元”并非新生事物,早在电影出现前已有诸多实践,《荷马史诗》《巨人传》《堂·吉诃德》等文学作品中皆有“元” 的“自反性”(self-reflexivity)特质。1970年,美国文学家威廉·H.加斯(William H.Gass)在论文《哲学与小说形式》(Philosophy and the Form of Fiction)中将有意识利用作品形式反讽、省思其再现的真实与“真正”真实间差异的小说称为“元小说”[2],从此“元”一词广为传播并扩及各种艺术文类。之于电影层面,学术界对“元电影”的定义有过诸多阐释,法国学者马克·塞利索罗(Marc Cerisuelo)以《日落大道》为例,根据热奈特(Gerard Genette)的“元文本性”(métatextualité)概念,将“元电影”(métafilm)指认为“一部电影文本的总体成为特定意指行为的对象”[3];尽管拼写方式不尽相同,南京大学教师杨弋枢亦认为“元电影”(metacinema)是关于电影的电影,即直接引用、借鉴、指涉其他电影文本或关涉电影本身的电影[4]。在叙事学视域下,当电影在叙事上具有“特定意指”,常涉及电影本身或展现电影制作方式时,就形成某种指向电影自身的“元语言”。亦如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所指出,元电影是回归电影最基本的概念来省思电影自身,在电影中展示具有自我指涉作用的电影制作过程,或电影再现形式的符号系统[5]。此意义上,所属媒介虽不相同,描绘宫廷日常生活的油画《宫娥图》仍可谓经典范例,因画师在作画时将“正在作画”的自己作为素材之一置入画中。
20世纪中叶对于语言如何实现媒介功能的兴趣,主要来自社会逐渐增强的自我意识。对于符号结构的研究,连带使得文学与艺术领域里的符号研究成为新兴显学,学者将研究重点转向作品的外在形式而非内容。于是,人们开始转而向内探索过去被视为理所当然的规则常识,简言之,就是探究知识“如何” 被获取。(www.xing528.com)
一个多世纪前,电影作为动态影像之滥觞甫一出现,便在图像系谱的脉络下震撼了整个世代的人类感知,视觉再现体系从静止走向运动的重建,人类对于真实性的理解也从拟真迈入机械复制时代。尽管一直都扮演着再现(represent)世界的重要角色,作为一门晚近艺术,电影实则为一套美学成规所支撑,询唤受众进入影像世界,也使其不自觉地认同电影是实存社会的还原。不同于传统电影研究习惯于关注其内容与思想性,元电影首先致力于电影表现手法的揭露,探索电影如何制造幻觉以使观众信以为真,使自我暴露、自我解构成为元电影的重要面向。同时,社会的急剧变动以及当代文化的多元性,也使得社会中人的思维模式不再局限于单一,转而朝向异质的多样性发展——更多的人不再相信一个绝对客观的世界,而是逐渐理解现实世界亦如电影般,乃由一套人为建构的社会文化结构所支撑,为各个文化看待外在事物的观点所形塑,故现实世界的再现所反映的应是自身文化的样貌,亦即人们眼中的自我与他者。
综上所述,元电影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并系统地把注意力引向其作为艺术事实地位的电影实践,通常依据一条形似对立的基本原则,即“解构与建构并举”——既呈现虚构的现实,又揭开现实被虚构的过程,而针对这种虚构性幻象的展示,质询了现实与虚构的关系。为对自身的结构方法提出批评,元电影不仅要检验其自身的基本叙事结构,而且要探索作品之外的现实世界可能具有的虚构性。电影乃社会文化之产物,探索电影本体的深层目的则是“真正”触碰现实,度量现实——这里的“现实”意指经由各种文化系统所构成的整体社会机制,元电影便是意欲检视、拆解、分析构成这一整体系统的运作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