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异托邦概念的起源及界定解析

异托邦概念的起源及界定解析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张锦的研究,福柯关于“异托邦”的论述,共有两次。而“异托邦”所扮演的就是秩序和理性之中“他者”的角色,代表的是同一性之中的差异性。“异托邦”和“乌托邦”都是人类秩序历史中被标出的空间。两者的不同在于,“乌托邦”并非真实的位所。“乌托邦”是社会真实空间的隐喻,是完美社会的符号,具有否定真实社会的作用。而“异托邦”是真实存在的,它具有不可还原性,是与“乌托邦”关联的异质空间。

异托邦概念的起源及界定解析

根据张锦的研究,福柯关于“异托邦”的论述,共有两次。[1]第一次定义是在《词与物》(Les Mots et les Chose)的前言中,他说异位移植(les hétérotopies)是“扰乱人心的,可能是因为它们秘密地损坏了语言,是因为它们阻碍了命名这和那,是因为粉碎或混淆了共通的名词,是因为它们事先摧毁了‘句法’……les hétérotopies使语言枯竭,使词停滞于自身,并怀疑语法起源的所有可能性;les hétérotopies揭开了我们的神话,并使我们语句的抒情性枯燥无味”[2]。莫伟民将les hétérotopies翻译成“异质移植”,也即本文所说的“异托邦”。莫伟民说,福柯撰写《词与物》的主要动因,是对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Borges)所引述的某部中国百科全书动物分类法的读解,后者使他认识到确立物之秩序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而“异托邦”所扮演的就是秩序和理性之中“他者”的角色,代表的是同一性之中的差异性。福柯对这个词所做的详细阐述,是在1967年3月14日于某个建筑学会所发表的一个演讲。它最初刊于《建筑、运动、连续性》杂志第五卷(1984),题名为“不同的空间”[3]。这篇文章像一篇宣言,它提醒人们看到的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的到来:“我们今天对空间的关注,超过了对时间的关注。”[4]“当今时代也许是一个空间的时代。我们同处在一个同时性的时代,一个并列的时代,一个远近的时代,一个共存的时代,一个撒播的时代。”[5]而在所有的空间(位所)中,福柯最感兴趣的是某些具有“令人好奇的特性”[6]的场所,即“它们把一系列关系悬搁、中立化或颠倒了”[7],“这些空间与其他空间相联系,然而却与其他所有位所略有差异,这样的空间有两种主要类型”[8],那就是“乌托邦”和“异托邦”。“异托邦”和“乌托邦”都是人类秩序历史中被标出的空间。两者的不同在于,“乌托邦”并非真实的位所。“乌托邦”是社会真实空间的隐喻,是完美社会的符号,具有否定真实社会的作用。而“异托邦”是真实存在的,它具有不可还原性,是与“乌托邦”关联的异质空间。“乌托邦”与“异托邦”具有重叠部分,但又不尽相同。福柯给“异托邦”的真实定义是:“可能在每一文化、文明中,也存在着另一种真实空间——它们确实存在,并且形成社会的真实基础——它们是那些对立基地(counter-sites),是一种有效制定的虚构地点,通过对立基地,真实基地与所有可在文化中找到的不同的真实基地,被同时地再现、对立与倒转。这类地点是在所有地点之外,纵然如此,却仍然可以指出它们在现实中的位置。由于这些地点绝对异于它们所反映与讨论的所有基地,更由于它们与虚拟地点的差别,我称之为差异地点。”[9]在福柯看来,(后)现代社会中的空间形态与前现代空间形态的差别在于空间散落为众多的“基地”(site),它们之间充满了差异性、断裂性、不连续性和异质性,并且不断产生着矛盾和对抗。而异质空间(“异托邦”)就是建立在“基地” 基础上的特殊的空间形态,包含了有别于主流社会秩序的社会关系[10](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