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操作风险探析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操作风险探析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互联网供应链金融自偿性的交易结构依赖于对“四流”的有效控制,需要构建起专业化的操作环节流程安排、引入独立第三方的监督并且完善业务相关制度,这对操作环节的流程监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操作风险探析

由于互联网供应链金融自偿性的交易结构依赖于对“四流”(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效控制,需要构建起专业化的操作环节流程安排、引入独立第三方的监督并且完善业务相关制度,这对操作环节的流程监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操作风险是指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2]。在互联网的场景下,这些风险逐渐被放大,例如,网上业务或内部管理出现错误电子法律文书存在漏洞、内部人员利用系统漏洞监守自盗、外部人员利用系统漏洞进行欺诈、网络遭到黑客攻击、电子系统硬件及软件发生故障等风险因素。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由于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体系通常由一系列电子系统和软件所组成,后台操作的复杂性远高于传统融资业务,如果操作系统出现漏洞、操作不规范、操作失误,则会导致实际损失的发生。这种可控的操作风险表现为:流程风险、人员风险、技术风险、融资审批风险、支付风险和仓储监管风险。

“四流”具体表现为:①在商流方面,购销过程会存在一般契约行为存在的各类风险,如违约、争议、情势变更、不可抗力等风险,生产也会存在商业风险和一般风险因素,在线电子合同签订等“线上化”环节也带来了新(www.xing528.com)

的风险因素;②在物流方面,由于质押物的监管主体为物流企业,质押物的所有权信息、质量信息、交易信息的动态了解和信息沟通有赖于物流企业的提供与分享,如果物流企业采取的是线上管理系统或制度,信息工具的有效性则很重要。如果物流企业自身经营不当或相关人员不尽责造成质押物毁损灭失,或监管方出现了道德风险,则会导致物流风险的产生;③在资金流方面,可能存在资质审查不力或放款行为不规范的风险,互联网情况下资金流动更加频繁、迅速,给风险甄别带来极大的挑战;④在信息流方面,基于互联网特性可能会存在网络安全和道德风险所导致的信息滞后、信息虚假或信息篡改等风险。

从根本上看,流程监管风险的存在主要源于复杂的交易环节与操作,过度依赖于供应链体系和放贷审查方面的制度严密性和规范性。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平台应当制定专业的操作指引、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健全的流程风险管理制度与微观的操作规范、相关指引和范式的确定与完善,并通过人员培训、强化行为指引与规范等方式降低审查人员对审查结果过度主观化的影响。同时延伸至授信主体和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同真实性、合同履行状况、通知程序的完善,确保放款程序和回款程序的流程风险可控,加强对质押物的监管,尽可能选择长期合作、资信条件优的物流企业,严格控制审查人员、工作人员的自由裁量空间,使得信用判断、事实判断有章可循。此外,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网治网”,通过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克服互联网带来的风险,促进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科技迭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