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唐伯虎与赝品的故事。
明代著名画家唐伯虎,满腹才学,诗文书画无不精通。他16岁考中秀才,29岁考中解元,世称“唐解元”,也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有一天,他在市场上看到有人出卖“唐伯虎”的书画作品,心中有些不快,便问仿冒者:“为什么要以假乱真?”
仿冒者虽不知问话者是什么人,但自知理亏,回答说:“家中老母病危,急需用钱治病。”
唐伯虎听后立刻改变了态度,一边说“救命要紧”,一边提笔在赝品上认真地画了起来,最后还落上了自己的名字。
仿冒者恍然大悟,跪拜在地上说:“谢谢恩人,以后再也不做此事了!”
唐伯虎扶起他说:“改了就好,改了就好。快多卖些钱,给老母治病去吧。以后有了难处,还可以再找我。”
还有一个齐白石与赝品的故事。
20世纪20年代末,徐悲鸿对齐白石那独特的艺术风格极为赞赏,誉之为“妙意自然”“浑然天成”。
随着齐白石的名气越来越大,市场上自然也就出现了仿齐赝品。真是无巧不成书,有一次齐白石竟抓住了一个卖假画的青年。
“你为什么在这儿卖假画骗人?”齐白石厉声喝问。
那人虽然不曾防备,倒也机智,一本正经地答道:“齐先生,您好不懂道理!不错,这些都是假画。您要明白,凡是大画家的作品,没有不被别人造假的。造假的人越多,说明他的名气越大;无名之辈,谁也不造他的假画。再说,我这些画卖得便宜,只是没钱的人才买我的假画。这丝毫不妨碍有钱人买您的真画,您又何必生气呢?”(www.xing528.com)
这番话虽是狡辩,但也是实话,竟说得齐白石哑口无言。过了一会儿,齐白石一边从地上捡起一幅画,一边说:“我看看你画得怎么样。”看过之后,齐白石觉得不给予指点,实在是可惜。于是和蔼地说:“画得还有点意思。这样吧,我收你做个徒弟好吗?”
那个卖假画的青年一听,跪下就给磕头,十分感激齐白石的收徒之恩。
几张假画,竟然引出一段师生真情。齐白石此举,很快在京都书画界传为美谈。
还有一个启功与赝品的故事。
前些年,几个朋友劝启功到潘家园去看一看。启功没有兴趣,可又不便推辞,就去了。他们走进一个店铺,里面挂满了“启功”写的字。他先是惊愕,然后笑了起来,心想:“这么多署名为‘启功’的书法作品,竟没有一件是真的,全部是别人假冒的。”
朋友打趣地问:“感觉如何?”
启功先生笑答:“写得都比我好。”
朋友又问:“既是假的,你为何不控告他们?”
启功又笑了:“这些人大概是为生活所迫,才以此为谋生手段。我一打假,势必也把他们的饭碗打了。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周围的人听后,不禁哈哈大笑。旁边认出启功的人,也围过来劝其打假。启功坦然地说:“人家用我的名字,是看得起我。他们学这手字,一定下了不少功夫。再者,他是缺钱用,才干了这种事,要是向我伸手借钱,我不是也得借给他吗?”
唐伯虎、齐白石和启功,这三位大师与赝品的故事,让人想到了一句老话:“将心比心,强如佛心。”人们所尊崇和传颂的大师,不仅是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造诣的人,而且是极宽容、极善良、极能将心比心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