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少林寺》,到90年代的《黄飞鸿》《方世玉》《东方不败》,再到近年的《狼犬丹尼》,李连杰的名字已经同中国武术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人们把这位心目中的武林高手,亲切地尊称为“功夫皇帝”。
2005年12月7日,李连杰带着最新力作《霍元甲》的宣传片,带着对武术和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做客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节目。在长达近四个小时的畅谈中,他同敬爱的老师——北京武术队的总“教头”吴彬,一同回顾了那一段精彩的“江湖”往事,为观众朋友们讲述了自己不惑之年的人生感悟。
在节目中,李连杰出乎人们意料地说,自己曾经是武术体校的一个“逃兵”。
那是11岁的时候,尽管他在学校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在体校是老师满意的学生,但对于体校那种近似“非人”般的严酷训练,他实在是感到难以承受了。就是到现在,李连杰仍然会用“噩梦”来形容那段艰苦的岁月,甚至连梦中也常梦见被找回体校继续训练。
可要强且自尊的他,不愿意从自己嘴里说出当“逃兵”的话,于是便拐弯抹角地向母亲渗透。知子莫如母,母亲疼爱地说:“不去就不去吧。”
过了一段时间,吴彬老师到李连杰的家里走访,把他吓坏了。可是老师只是看望看望,根本没提回体校训练的事,临走时还给他留了一些糖。
又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又到李连杰的家里走访,还是没提回体校训练的事,而是说:“连杰的头发长了,该剪头了。”老师给他剪完了头,临走前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了一句话:“孩子,你做什么都会成功,但是要记住:做人要做英雄,别做狗熊。”
这句话对李连杰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一句话,是终生难忘的一句话,是改变命运的一句话。(www.xing528.com)
正是在老师这一句话的激励下,他才重新返回了武术的战场,并迅速成为武术界的佼佼者。到20世纪70年代的中后期,他几乎囊括了国内外所有比赛的奖牌,并多次代表中国出访世界各地。
正是在老师这一句话的激励下,他才摆脱了单亲家庭的软弱,认识到了什么是坚强和勇气,开启了与众不同的武术人生。
正是在老师这一句话的激励下,他才从“逃兵”成长为“功夫皇帝”。
正是在老师这一句话的激励下,他才对武术、对人生逐渐有了比常人更加透彻的理解:
“武术很酷,但比武术更酷的是爱,是一种大爱、博爱。”“武术的最高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无剑’。”
“我已经出离了那个‘小我’,我认为,自己应该在今天这个位置上,把全世界给我的这种爱,慢慢地回馈给大家,回馈给整个世界。这就是我现在和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要做的事情。”
李连杰说得慈善,做得更慈善。在很多种慈善事业的最前沿,人们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