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钱金福脸谱的艺术表达魅力

钱金福脸谱的艺术表达魅力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述钱金福脸谱的表情性若做结语,尚言未尽义,还有精华须进一步解析,此即写意性。这里所说钱金福脸谱的写意是指其方法含义,可分为两个层次。钱金福脸谱的表情设计和神态刻画是普遍的。这类脸谱是钱金福脸谱写意性的第一种形式。

钱金福脸谱的艺术表达魅力

前述钱金福脸谱的表情性若做结语,尚言未尽义,还有精华须进一步解析,此即写意性。脸谱的写意并非国画中大写意、小写意、兼工带写等笔法,而是变形夸张的意象创造。脸谱写意有两个含义。其审美含义是遗貌取神:脸谱的意象创造不给角色画肖像,不解决角色长什么样的问题,而是专一勾画人物的情绪、神态、表情。关于此,另文再论。这里所说钱金福脸谱的写意是指其方法含义,可分为两个层次。

1.钱金福脸谱写意方法一:变隐形为显形

上文列举的脸谱具有特殊性。钱金福脸谱的表情设计和神态刻画是普遍的。如天王之威严,典韦之刚悍,七郎之倔强,许褚之莽勇,韩昌之凶顽,李刚之怒容,周仓之憨态……这些脸谱是将得自生活观察的经验运用于脸谱的创造,出之以粉墨青红、变形夸张。这类脸谱是钱金福脸谱写意性的第一种形式。这种写意的艺术手段是变隐形为显形。即把生活中不易察觉的细微表情放大、夸张,使之显明。

2.钱金福脸谱写意方法二:变无形为有形

变无形为有形是郝寿臣讲述屠岸贾脸谱时首提的。即脸谱中一些图形、纹样是生活中见不到的,它们来自伶人表演时的表情体验。在反复扮演同一角色、重复同一表情时,面部相应部位的肌肉、筋络、神经就产生了力的记忆。这记忆的潜意识心有灵犀地指点了伶人勾脸的意象创造。伶人依据这些力的记忆把面部本不存在的图形、纹样组织到脸谱里。这违反生活真实的图纹,却更深刻、更生动地取得了艺术真实。钱金福所绘李虎和夏侯渊脸谱的高眉窝、李虎脸谱的大尖眼窝就是变无形为有形的典范,前文已详解。尽管钱金福有诸多经典创造却未留一言,我们借助郝寿臣的指点,仍能在钱氏脸谱探秘中柳暗花明。

可以说,钱氏脸谱的写意方法所要达到的效果是遗貌取神,而为呈现这一效果,他出神入化地采用了遗形取魂的精妙手段。变无形为有形是遗形取魂的表演体验,是高于生活观察的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遗形取魂除描绘生活可见的表情,还把看不见的动感“还魂”于面部,力透肌理,勾画入微,由此命名神态艺术,不为过也。一言不发的金福先生究竟经历过怎样的创造喜悦,可以想见。

钱金福先生的藏宝图还在,就看我们能不能按图寻宝了。刘曾复先生所说“至今不懂”很像是寻宝的悬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郝寿臣先生对诸多脸谱的解读为我们提供了寻宝门径。我的探秘还将继续。

2018年7月

【注释】

[1]李孟明:《菊艺琐谈》,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88 页。(www.xing528.com)

[2]刘曾复:《京剧脸谱梦华》,外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68 页。

[3]刘曾复:《京剧脸谱梦华》,外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69 页。

[4]刘曾复:《京剧脸谱梦华》,外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77 页。

[5]刘曾复:《京剧脸谱梦华》,外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81 页。

[6]刘曾复:《京剧脸谱梦华》,辜公亮文教基金会,1997年版,第40 页。

[7]刘曾复:《京剧脸谱图说》,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版,第8 页。

[8]刘曾复:《京剧脸谱大观》,辜公亮文教基金会,1997年版,第35、36、38、39 页。

[9]刘曾复:《京剧脸谱大观》,辜公亮文教基金会,1997年版,第35 页。

[10]北京市戏曲学校主编,吴晓铃纂辑:《郝寿臣脸谱集·脸谱说明及谱法》,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年版,第127 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