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俗风情
香港(Hong Kong),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是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香港的法定语言是中文和英文,而政府的语言政策是“两文三语”,即书面上使用中文和英文,口语上使用粤语、普通话和英语。
香港传统本地菜以广东菜为主,盆菜则是新界原居民在节日时的传统菜。由于香港临近海洋,因此海鲜也是常见的菜色。香港饮食也深受外来饮食文化的影响。充满亚洲风味的餐馆遍布香港,辛辣的泰国汤、香浓的印度咖喱、韩国烧烤、越南沙律卷、日本寿司等特色美食随处可见。香港的中国菜餐馆,提供中国各地的特色佳肴,广东菜餐馆尤其多。还有以传统的广式点心作早餐的饮茶方式。
视野拓展
“盆菜”的由来
“盆菜”因以木盆作为盛菜器皿而得名。据说,南宋末年,元朝军队南下,宋帝昺联同陆秀夫、张世杰等人南逃避难。当他们路经东莞县乌纱以及香港新界锦田一带的围村时,得到村民盛情款待。但在仓促之间,村民找不到足够的器皿盛载食物,于是就地取材用木盆装盛菜肴,盆菜因此诞生。从此之后,每逢大时大节,村民都会享用盆菜。
盆菜的用料包括猪、牛、羊、鸡、鲍鱼、海参、鱼虾、香菇、鱼丸等,配料是鱿鱼、鳝鱼干、笋虾干、猪皮、腐竹、萝卜。上述各种材料由技艺高超的厨师烹煮后,便一层一层地叠放进大盆中,最下层放萝卜、腐竹、笋虾干等容易吸收肴汁的材料,中间放置焖烂的猪肉,最上几层分别放上鸡、鸭、鱼肉等。食者一层一层吃下去,层层不同,层层美味。这种饮食风俗,有多种意义,其主要在于表示团结。
香港的公众假日融合了东西文化的特色,全年共17天,分别是:元旦,农历新年(3天),清明节,复活节(三天),劳动节,佛诞节,端午节,7月1日特区成立纪念日,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圣诞节。(www.xing528.com)
(二)礼仪礼节
香港有着西方现代化大都市的生活,同时也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其生活习惯和广东极为相似。香港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是以握手为礼。初次握手引见后,用双手递上商业名片。亲朋好友相见时,也有用拥抱礼和贴面颊式的亲吻礼的。他们向客人表达谢意时,往往用叩指礼(即把手指弯曲,以几个指尖在桌面上轻轻叩打,以表示感谢)。据说,叩指礼是从叩头礼中演化而来的,叩指头即代表叩头。
“3”字在香港很吃香,原因是香港人读“3”与“升”是谐音,“升”意味着“高升”。“8”和“6”在香港也很时髦。在粤语中“8”是“发”的谐音,“发”意味着“发财”。“6”与“禄”同音,也有“六六顺”之意。香港人过节时,常相互祝愿“恭喜发财”。
(三)主要禁忌
香港人忌讳别人打听自己的家庭地址。因为他们不欢迎别人去他家里做客,一般都乐于到茶楼或公共场所。忌讳询问个人的工资收入、年龄状况等情况,认为个人的私事不需要他人过问。
宴请时,客人要待主人说“起筷”才开始进食。用餐时,不能手不离筷;手不能横抬,不能枕桌;不从碟子的远处夹菜(“飞象过河”);不能端起菜碟取菜(“美人照镜”);不要翻转鱼身(寓“翻船”之意);喝汤不能发出声。餐毕碗中不能留有残余食物。
送礼时忌讳送时钟(“送终”)、书籍(“输”)、毯子(“压财”)。逢年过节忌讳说“新年快乐”和“节日快乐”,因为“快乐”与“快落”谐音,不吉利;习惯讲“恭喜发财”。忌讳数字“4”,因为广东话中“4”与“死”同音,不吉利,在遇到非说“4”不可时,就用“两双”或“两个二”来代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