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客服务时,眼神应是坦然、亲切、和蔼、有神的,应注视着对方,而不可躲躲闪闪。
(一)视线的类型
1.公事视线
公事视线的位置是:以双眼为下底线,到前额中部,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见图3-29)。它适用于谈判、磋商、洽谈等场合。这种视线的特点是公事公办、严肃郑重,不含任何个人感情色彩,能深刻地影响对方情绪,而主动使用这种视线的一方,则掌握着交谈的主动权。
2.社交视线
社交视线的位置是:以双眼为上底线,到唇部中央构成一个倒等边三角形。它适用于上下级间的友好交谈、同事交往,以及联谊会、茶话会、座谈会等各种社交场合。这种视线的特点是亲切温和,能造成一种融洽和谐的气氛,让对方感到平等舒服。
3.亲密视线
亲密视线的位置是:以双眼为上线,下底线延长至胸部。它适用于恋人、家庭成员或挚友之间。这种视线的特点是热烈柔和,能将灼热的感情很快传达给对方,使对方体会到一种关切或热爱之情。
无论使用哪种视线,都应注意不可将视线长时间固定在所要注视的位置上。应把握分寸,恰到好处,善于调节,因人而异,以显示自己较高的文化修养和人际交往水平,为双方友好关系的建立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二)注视的部位
(1)注视双眼:注视客人的双眼,可以表示自己对客人的重视,说明自己对其讲话正在洗耳恭听。问候、听取诉说、征求意见、强调要点、表示诚意、向客人道贺或道别,皆应注视客人的双眼。但是,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双方都会比较尴尬。
(2)注视面部:与客人交谈时,可以以客人的整个面部为注视区域。注视其面部时,最好不要聚焦于一处,可以对由双眼与鼻构成的三点进行柔视。在工作岗位上接待服务对象时,注视对方的面部是最为常用的。
(3)注视全身:同客人相距较远时,一般应当以客人的全身为注视点。
(4)注视局部:在工作中,往往会因为实际需要,而对客人身体的某一部分多加注视。例如,在接递物品时,应注视客人的手部。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没有任何理由而去注视打量对方的头顶部、胸部、臀部或大腿都是非常失礼的表现。
(三)目光接触的时间
在与他人交谈的过程中,目光注视的时间太长或太短,都是不礼貌的。连续注视对方的时间太长,会使对方感到尴尬、不自在;注视时间太短,又会让人感觉不受重视。恰当的时间应该是占整个交谈时间的30%~60%。
(四)应注意的问题(www.xing528.com)
当我们的目光与他人不期而遇时,不要回避,也不要死盯着对方,要通过适当的接触向对方表明服务的诚意。
视野拓展
了解目光语
1.目光语的特点
目光语在交际中是通过视线的接触来传递信息的。眼睛被认为是人体传递信息的一个最重要、最清楚和最正确的部位,因为外界的信息约有80%通过眼睛传入大脑。
2.目光语的常见表现形式
目光语的分析指标有多种,通常从目光的投射方向、聚焦度以及注视的区域来分析。
从目光的投射方向看,一般归结为平视、上视、下视、旁视几种类型。不同的投射方向有不同的语义。平视是视线平行接触,即正视,这种目光主要含义是显示地位的平等,也表示“思考”“理性”“评价”等含义。上视,视线朝上,即仰视,可表达的含义是“尊敬”“谦逊”“期待”“哀求”“悲痛”等。下视,视线往下,即俯视,可表示“爱护”“宽容”“傲慢”“激愤”“自卑”等。旁视,视线斜行,可能表示“怀疑、疑问”的意思。单纯的旁视,一般用来表达非正面的情绪,如“轻视”“敌意”“厌恶”“不经心”等。
从聚焦度来看,目光的典型状态大致可以分为注视、散视和移视三种。注视,目光集中于一点,表现出人的注意力和兴趣的所在,也可反映其深处的心理内容。散视,目光虚灵,似视非视,一般反映出一个人的心慌意乱、神思不定、漫不经心或精疲力竭。移视,视线流转,如回顾、四顾、瞥视、左顾右盼等,所表达的意味较为复杂。
3.目光语的运用技巧
目光语表情内涵丰富,使用领域广泛,旅游工作者的目光语应该是热情、礼貌、友善和诚恳的。注视、环视、虚视是常用的几种目光语,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它们来调节交际现场气氛。
(1)运用注视,表达你对客人的尊敬和关注。在旅游工作中,常通过目光的正视——平视和注视结合的方式来表达尊重,正视会使人感到你的自信和坦率。视线应停留在对方双肩和头顶所构成的一个正方形的区域内,以示态度的真诚。
值得注意的是,除关系十分亲近的人外,一般连续注视对方的时间是在1~2秒钟内。美国人习惯只用1秒钟,而中东一些地区以相互凝视为正常的交往方式。在许多文化背景中,长时间地注视对方都是失礼的行为,被认为是对对方占有空间或势力范围的侵犯,这往往会使对方把目光移开,以示退让,造成心理上的不舒坦,从而影响交际效果。
(2)运用环视,表现你对每一个客人的一视同仁和同等重视。环视是一种频繁而固定地缓慢扫视听众的目光运用方法。环视能够使每一个接受者感到本身没有被忽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的交际需要。
(3)运用虚视,减轻心理压力,展现自己的勤勉和机敏。虚视是一种似视非视的目光技巧,常穿插在注视和环视间,既可削弱注视可能带来的呆板感,又有助于调整环视可能带来的飘忽感。同时通过这种目光语的变化可给别人留下勤勉、机敏的印象。虚视也常用来平复紧张心理,减轻心理压力。
如果注视是“点”,环视是“线”,那么虚视就是“面”。要注意虚视并不是茫然若失、游移不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