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需加强对微课教学的认识

教师需加强对微课教学的认识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反馈数据可以看出,多数教师对于微课的理解仍不准确,这也成为微课实践过程中一个主要的问题。一方面是对微课效果的评价的准确性有待确认。大多年龄较轻教师,可以掌握制作微课的方法,但大多数年长的教师,学习制作微课能力非常困难。

教师需加强对微课教学的认识

(一)教师在微课教学中的偏差

虽然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新颖的教学方式,有诸多优点,但是教师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偏差,即认知偏差、行动偏差以及评价偏差。

1.认知偏差

目前,微课的运用日趋广泛,然而大部分教师对微课的认识上仍模糊、不准确。微课的“微”既指课程形式上的时间短,也指课程内容是针对某一具体内容。微课并不是传统课程的缩略版,因此以传统教学的思想来对待微课是不可取的。根据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反馈数据可以看出,多数教师对于微课的理解仍不准确,这也成为微课实践过程中一个主要的问题。

2.行动偏差

微课这种新的授课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也对一线老师要求更加苛刻。教师在传统教学方式向微课采用的远程教学方式转变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行动偏差。例如微课通过远程视频的形式进行授课,无法与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过程相衔接,可能会出现学生还未思考完毕视频中教师就已告知答案的情况,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根据查阅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4],大部分教师在微课的交流过程中,不倾向于查看和下载其他教师的微课资源,更不善于与其他教师讨论交流,未能真正达到资源的交流共享,从而无法体现微课共享的价值。这些行动偏差都会使微课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效果不佳。

3.评价偏差(www.xing528.com)

微课在实际运用过程需要通过一定的标准对其所达到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而这种评价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偏差。一方面是对微课效果的评价的准确性有待确认。微课的教学效果既取决于教师的文化水平和授课过程,也取决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过程,在微课与传统教学进行对比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这两个样本的情况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无法得到完全确定的对比结果。另一方面是对微课的评价体系还不完善。只有建立了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才能对微课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然而教学的效果无法通过一个具体的数据来进行量化,只能通过测试考核等方式进行评价,但这些评价方式可能会掩盖微课给学生带来的思维方式的改变等潜在的益处,从而无法全面地评价微课的效果。

(二)制作数学微课能力需要提高

1.教师信息技术能力需要加强

在调查中了解到,随着微课的推广,老师们在内心中逐渐认识到微课的重要性,由此萌发了认知微课的动力和积极性,但是在广大校园中的教师,受年龄、教育背景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教师们信息处理能力参差不齐。大多年龄较轻教师,可以掌握制作微课的方法,但大多数年长的教师,学习制作微课能力非常困难。另外,受经费等硬件因素的影响,受正规培训的教师较少,接受过相关培训的教师,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也很难在授课中使用微课。

2.对微课的运用需要加强

微课制作是一件复杂的工作,在考虑教授学生的情况与授课内容的前提下,仍需创作说词、多次录制、反复修改,仅封面的设计就需要大动脑筋。而一线教师们的日常教学任务本就非常繁重,以比赛为目的,创制数目有限的微课还可接受,把课程所有知识点都创制微课,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会影响教学质量。实际调查中,“为用微课而用微课”的现象在微课教学中,也较为普遍存在,教师们用他人已完成的微课进行教学,不能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考虑,对微课为什么用,何时用,如何高效使用,很盲目无充分认识,只单纯地追求自己课程的“技术含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