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本身的评价主要包括对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法技能、活动程序、活动环境、活动效果以及活动中的师生互动关系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一)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评价
活动目标是指教师期望活动所达成的教育结果。评价活动目标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
1.活动目标应该与学期目标、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及儿童发展的总目标密切联系相辅相成。通过一个个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积累,构成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而每一项活动目标的达成,都是为了向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的迈进。
2.活动目标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整体水平和已有经验,并兼顾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个体需要。每个班级虽然在总体上符合该年龄阶段幼儿的一般特点和发展水平,但每个幼儿本身又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各有不同的实际情况。例如,学前儿童普遍喜欢喂养小狗,但他们对小狗的认知和喜欢程度以及表征的方式方法都会有所不同,所以要针对具体的情况确定目标。
3.目标的构成应该体现出幼儿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活动目标的构成应该包含情感态度、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及知识经验。其中,情感态度主要是指幼儿有好奇心和探索热情,以及初步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如探索热情、创造精神、保护环境、尊重事实、合作分享、沟通交流等;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主要是指幼儿探索解决问题时形成的初步策略和感性认识,如探索过程中的预测、推理、解释、描述、交流;知识经验主要是指获得有关周围事物间关系的经验,并有兴趣主动尝试使用这些经验。
4.活动目标应有利于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在科学活动中不能把学会科学知识和经验作为最终的目标,而应该注重幼儿通过亲身经历产生对科学活动的浓厚兴趣,培养幼儿乐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并让幼儿掌握初步的探索学习的方法,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5.活动的设计应该围绕着活动目标而进行。活动目标确定以后,整个活动设计实施应围绕活动目标来展开,如活动地点、内容的选择、活动的流程、活动的方式方法、组织形式的运用、教师提问的设计、环境的布置、材料的选取和投放等等,都要围绕着目标展开。
(二)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评价
对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活动内容应该有利于目标的实现。科学教育活动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十分广泛,选择内容的首要依据就是目标。所以,活动内容应该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2.活动内容应该具有科学性。对幼儿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是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目的,因此科学教育的内容必须具有科学性,即科学活动所给的幼儿的知识应是准确的,应选取那些能被幼儿所感知的内容,有利于幼儿科学态度的形成,如季节的变化、冬眠的动物、植物的生长过程、声音的产生、电的来由、磁现象、水的三态变化等自然现象,以及感知集合、认识数及简单运算等数学认知现象。
3.活动内容的选择应该体现时代性。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因此科学教育活动应该反映出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体现时代性。评价时应该注意分析活动内容是否能够引导幼儿关注新事物、新现象、新发明、新创造,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感受科技带来的新变化,如恐龙、自动控制系统、狮虎兽、电脑、通信、卫星、无土栽培技术等。
4.活动内容应该贴近幼儿的生活。幼儿期不可能形成真正的科学概念,经验性的知识才是幼儿能够获得的最有价值的知识。我们选择的内容应该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着眼于帮助幼儿获得有关周围事物及其关系的经验,选择那些符合儿童天性的、最自然的、幼儿能够操作的、最富有生命力的内容,如怎样让热水快快变凉、种大蒜、镜子的秘密、图形宝宝在哪里、相邻数找朋友、比大小、认识太阳、电灯、节约用水、白色污染等。
5.科学活动的内容应该考虑幼儿现有的水平出发,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例如,在小班幼儿学习认识了瓜果分类的基础上,让幼儿玩瓜果玩具并将瓜果拼成不同图案造型的水果拼盘。又如,在大班幼儿认识了人民币之后,还可以让幼儿开展“人民币兑换”游戏,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提高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
6.活动内容要具有探究性。应该更多提供幼儿直接参与的机会,亲身参与科学探索、发现的过程。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探究,因此我们选择的内容应该具有探究性,能够使幼儿在活动当中动手、动脑、动口,充分体验,充分表达。例如,活动“摩擦起电”可以为幼儿提供动手进行小实验的机会,让幼儿观察塑料笔杆分别与尼龙布、棉布、动物毛皮摩擦后吸引碎纸屑的情况;把塑料笔杆换成玻璃棒或木棒在尼龙布上摩擦后吸引碎纸屑的情况。又如,在大班幼儿开展“认识人民币”活动中,教师要让家长为幼儿准备好1角、5角、1元的纸币和硬币,教师要引导让幼儿观察触摸纸币,看看不同的纸币的颜色有什么不同、正面和反面的图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币值是多少、摸上去是什么感受。再观察硬币,看看币值、颜色、大小、图案有什么不同。
7.活动内容应该体现整合的理念,尽可能地与各领域有机渗透。幼儿园的各领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各领域之间只有相互渗透,有机结合,才会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例如,“有趣的声音”主题活动中,既可以对声音进行科学探索,又可以通过艺术表达、语言表达、体育游戏来扩展对“声音”的认识、理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方法的评价
活动方法是实现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同时也能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科学方法。科学教育活动方法既包括教师施教的方法,也包括幼儿学习的方法。只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实现活动目标。教育活动方法的评价主要包括下列四点。
1.活动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对于学前儿童,应该选择直观、生动、形象、简练、有利于激发幼儿兴趣的教学方法。如小班幼儿认识鸭子的活动,可以模仿鸭子走路的样子、鸭子的叫声、说出鸭子的颜色、指出鸭子各部分的形状、唱唱关于鸭子的儿歌、讲讲关于鸭子的故事、介绍自己吃过的鸭子美食等等。生动、形象、灵活,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探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活动方法是否符合所在幼儿园的环境特点,做到因地制宜。活动方法要根据幼儿园的环境和设备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农村可以组织幼儿参观种植和养殖类活动,帮助幼儿体验种植和养殖的一般程序和常规;城市可以通过“垃圾分类”活动,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www.xing528.com)
3.活动方法是否体现幼儿主体性。选用的活动方法应该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能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幼儿做活动的小主人,让他们在活动中探索方法、体验快乐、丰富经验,并产生爱科学的情感。总之,要有利于促进幼儿经验的获得和提升,而不是教师灌输知识、幼儿被动接受,更不能小学化。
4.恰当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善于利用录像、网络、数码相机等收集积累、整理资料,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扩大幼儿的视野,激发幼儿活动的愿望。
(四)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
1.整个活动过程的结构是否严谨完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活动中的每个步骤要为后一个步骤做铺垫,打基础,环节交叉自然有序,避免生硬的罗列和简单的相加,这样才能够有效利用时间,并让活动始终围绕目标展开最终达到目标。
2.活动过程中是否充分体现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和谐互动。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幼儿的良性互动可以保证教育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这种互动应该做到:教师既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又调动了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幼儿与教师的交往和谐融洽。教师在活动中要体现多种角色,是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支持者、观察者等。如教师在材料的提供、环境的创设、问题的提出等方面都应该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迸发出探索欲望,并进行自主探索,使幼儿参与的态度是积极的、主动的,而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当个别孩子未完成探究活动时,教师要帮助、鼓励,绝不能嘲讽打击。
3.活动过程中是否考虑了因人施教的问题。在活动过程中,要充分接纳和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儿童不可能都处于同一个发展水平,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自己的发展优势和兴趣特点,他们的原有经验也不同。活动中是否为其专门设计和指导,如采取集体、小组、个别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让每个孩子都有可能通过适合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去发现,同时要为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儿童感受到轻松、自由、合作、分享的乐趣。
4.活动过程中是否能随机调整预定的活动目标,并达成这一目标;是否能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对活动方法、组织形式、问题的设计等作出调整。
(五)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的评价
科学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是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达到预期目标的支持和保证。
物质环境包括活动空间、活动场地、活动材料等,适宜的物质环境刺激,能激发幼儿积极的探索兴趣。教师应根据班级和园内的实际情况,围绕活动目的、内容及幼儿的实际情况,为幼儿创设趣味的、丰富的、优美的、多样的、紧扣目标的活动环境,如自然角、科学墙、音视频等。
另外,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的、形象的,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需要借助一定的材料来实现。教师选用的教具和学具应该具有趣味性、典型性、直观性、开放性、安全性、可操作性,既能激发兴趣,数量上要能保证幼儿在有效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探究任务。
心理环境包括活动的氛围、活动中教师和幼儿的关系、教师的态度、同伴关系等。教师要创设的心理活动氛围应该是宽松的、民主的、自由的、安全的、和谐的,要能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下学科学、感受科学。教师要积极主动与幼儿交往,了解幼儿的意图、行动、解决问题的方式,成为他们探索的支持者。教师还要能尊重不同幼儿的观点,善于倾听、接纳幼儿的想法和做法,鼓励幼儿合作学习、善于交流、大胆猜想、勇敢尝试。
对点案例
自来水不卫生
中班老师让每个小朋友带一本植物来幼儿园养,要求把自己的植物照看好,让幼儿园更美丽。小朋友们有些兴奋,每天来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为自己的植物浇水。杰杰带来了一盆杜鹃花,这天,一个幼儿跑来告诉老师:“老师,杰杰用热水浇花了呐!”老师一看,确实杰杰的花盆里还冒着热气。老师问杰杰:“怎么用热水来浇花?”结果,杰杰非常认真地告诉老师:“我妈说喝自来水不卫生,我也不能让我的花喝自来水,那样不卫生……”
老师A:直接告诉幼儿:“不能用热水浇植物,因为开水会烫伤植物的根,而且水经过加热,水中的含氧量降低了,对植物是不利的……”
老师B认为这就是幼儿的思维,这是一个愿意思考的孩子,懂得把自己的生活经验迁移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于是,她及时组织了一个活动,讨论:用热水浇灌植物行不行?有的幼儿说不行,有的幼儿说行。到底行不行呢?老师给了杰杰一个任务,请杰杰继续为他的花浇热水,并且和带花来的小朋友比一比,看看是凉水浇的花长得好,还是热水浇的花长得好。杰杰非常乐意地接受了这个任务。老师也请其他小朋友密切注意用不同水浇的花的变化。没几天,幼儿们发现杰杰的花蔫了,连叶子都好像没有精神了。终于有一天,杰杰忍不住跑来对老师说:“老师,我的花快死了,你能救救它吗?”老师请其他幼儿去帮忙看看杰杰的花,然后老师问幼儿:“杰杰用热水浇的花怎么样了?”幼儿们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不能用热水浇花,要用凉水浇花。”最后老师肯定了杰杰坚持实验的做法,并为他提供了一盆新的杜鹃花,让他用正确的方法照料。
点评:
案例中两位教师的做法营造了两种不同的心理氛围,教师A没有接纳幼儿的错误,直接纠正,不给孩子尝试的机会,长此以往,幼儿很快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失去探究的勇气。教师B尊重幼儿,当杰杰用热水浇花时,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去了解他行为背后的意图,接着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试验去探究事实,为幼儿提供了心理安全的探究环境,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对事物的探究欲望,可以使幼儿逐渐形成相信通过探究能解决问题的意识。
(选自:袁爱玲.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