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游戏活动的涵义与本质

科学游戏活动的涵义与本质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国学前教育的研究中,对游戏的理解和解释,就受到了这种认为游戏活动具有社会性的观点的影响,揭示学前儿童游戏的社会性本质属性。根据学前儿童游戏活动的主动、自愿、愉快、自由以及与游戏动机有关的特征,人们开始把科学游戏活动的本质概括为主体性活动。游戏是学前儿童自发、自愿的,由内部动机控制而不受外部控制的活动,是学前儿童独立活动的基本形式。

科学游戏活动的涵义与本质

(一)科学游戏活动的涵义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游戏是一切幼子(动物和人的)生活和能力跳跃需要而产生的有意识的模拟活动。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认为:游戏是劳作后的休息和消遣,是本身不带任何目的性的一种行为活动。荷兰语言学家赫伊津哈认为:游戏是一种自愿参加,介于信任与不信任之间有意识的自欺。

学前儿童科学游戏活动是学前儿童在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性活动。

学前儿童科学游戏活动是在幼儿园老师的指导、启发与组织下,让学前儿童利用物质材料或相关玩具、图片和声像资料等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的科学游戏活动,是科学启蒙教育的有效方法。

(二)科学游戏活动的本质

科学游戏活动符合两个标准:首先,在游戏中,人表现出对自然必然性的超越,人们游戏不是由于生存的“必需”,游戏超越了物质生存的范围;其次,在游戏中不存在任何强制性的迫使。游戏的特点是“我要玩”而不是“要我玩”。也就是说,幼儿在玩游戏时完全是主动的、自愿的,不是老师和家长刻意安排和布置的,所以,游戏摆脱了强制性的束缚,可以满足幼儿自由活动的要求。

1.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天性

对于游戏,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理解。以德国的思想家、诗人席勒英国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斯宾塞为代表的剩余精力理论,认为游戏是人的机体内部的剩余力量产生的,学前儿童没有什么事可做,除了维持正常的生活外,还有剩余的精力,而游戏是学前儿童本能剩余精力加以释放的最好表现形式;由德国的拉察鲁斯和裴茄克为代表的“松弛消遣说”认为学前儿童游戏是学前儿童在紧张学习后需要解除精神疲劳,需要娱乐而游戏的;以德国的格鲁斯和施泰恩为代表的“能力练习说”认为游戏先于劳动、先于童年,对未来生活无意识的准备,是为了适应复杂的生活练习本能的一种手段;以奥地利著名精神分析家弗洛伊德和美国的新精神分析家埃里克森为代表的“补偿与发泄说”认为,学前儿童天生就有着许多内在的原始的冲动和欲望,他们要求表现,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得不到充分表现,致使学前儿童内心产生各种抑郁,而科学游戏是可以让学前儿童完全自主地再现自己快乐的经验或精神创伤,在想象中发泄各种忧虑和烦恼,从而获得快乐;游戏的本能学说揭示了学前儿童游戏产生的生物学因素,认为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天性,是一种与学前儿童在生活中的生物需要相适应,与学前儿童正在形成和发展的能力相适应的活动。学前儿童喜欢游戏活动是与生俱来的,在游戏中,他们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根据自己的喜好确定怎样玩,玩什么,所以他们兴高采烈。学前儿童天生喜欢玩游戏,也是因为大脑发育的需要,在游戏中,由于他们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安排游戏的内容、形式、玩伴,所以很容易产生成就感,这种感觉让他们更加喜欢游戏活动,乐此不疲。因此,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天性。教育必须尊重学前儿童的天性,让学前儿童的天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对点案例

前两天我朋友带着她的小女儿到我家里玩,我给她买了一套家居生活用品玩具,一进家门就立即自己跑到一边开始玩了起来。她把玩具全部拿了出来,进行搭配嘴里念念有词:这是锅要放到燃气灶上,用来炒菜,这是萝卜,要放到盆里洗洗,用来做菜……然后,像模像样地开始模仿煮饭的一系列动作。直到我们叫她吃饭,都一直兴致勃勃地一个人在玩。

分析:

这个小女孩,进屋就自己到一边去玩玩具了,还模仿妈妈煮饭的样子,有条不紊地一个人玩得津津有味。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天性,儿童是游戏的主体,在游戏中,学前儿童的兴趣浓厚,不需要别人来安排他(她)怎么玩,玩什么。

启示:(www.xing528.com)

科学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天性,学前儿童在游戏中兴趣浓厚,这时候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形成知识经验,所以说科学游戏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一种重要途径,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教育的一种主要方法。

2.科学游戏的社会性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和艾利宁都认为学前儿童的游戏是对现实社会关系的反映。

②学前儿童生活在人类社会里,他们所接触的事物有社会性,反映到游戏中,游戏也就有了社会性。

在我国学前教育的研究中,对游戏的理解和解释,就受到了这种认为游戏活动具有社会性的观点的影响,揭示学前儿童游戏的社会性本质属性。虽然在理论上划清了学前儿童的游戏与动物游戏的界限,而且也肯定了成人指导和教育影响的必要性以及游戏作为教育手段的有效性,但只是因为游戏的社会性这一本质,就掩盖了游戏活动的自由、自主的基本属性,否定了游戏作为一种自发、自由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其实,学前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形成的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等社会性行为真正体现了游戏作为一种自发、自由活动具有社会性的意义和价值。

3.学前儿童是科学游戏活动的主体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人的主体性与主体性的发展和培养问题的讨论,为我们认识科学游戏的本质,重新审视这种自由自发活动的价值与意义提供了新的视点和理论背景。根据学前儿童游戏活动的主动、自愿、愉快、自由以及与游戏动机有关的特征,人们开始把科学游戏活动的本质概括为主体性活动。所谓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与客体相互作用而表现和发展起来的功能特性,包括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1)科学游戏活动是主动性的活动。学前儿童的科学游戏是学前儿童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活动。科学游戏活动的本质特征是“我要玩”而不是“要我玩”,是由学前儿童主观意识支配的活动,而不是来自外部的命令或者要求。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游戏中的学前儿童,身心总是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兴趣浓厚,与无聊、厌烦、无所事事、坐着发呆等消极被动的状态有着明显的区别。

(2)科学游戏活动是独立性的活动。游戏是学前儿童自发、自愿的,由内部动机控制而不受外部控制的活动,是学前儿童独立活动的基本形式。学前儿童在科学游戏活动中,按照自己的主体地位,决定对活动材料、活动伙伴、活动内容的选择,决定对待和使用活动材料的方式方法,学前儿童自己决定玩什么,怎样玩以及跟谁玩,从而使周围环境中的人与事物按照幼儿所确定的方式与活动的主体(学前儿童)构成特定的关系。

(3)科学游戏活动是创造性的活动。科学游戏活动是一种“目的在自身的活动”,学前儿童可以按照他们自己的愿望和想法来使用玩具和游戏材料,用游戏活动的方式表现和体验自己的生活经验,体现了学前儿童独特的创造性。

正是因为主体性是科学游戏活动的本质特征,科学游戏活动才是学前儿童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活动。比较科学地揭示出游戏区别于人类其他活动的本质特征,但与科学游戏活动具有社会性的本质特点并不矛盾,学前儿童的科学游戏活动作为对象性的活动,必然要受到作为活动对象的人与物的影响,具有社会历史性。也正是由于游戏作为对象性活动的性质,决定了教育影响的可能性。但是这种教育影响应以不改变游戏的主体性本质为前提,否则科学游戏活动就不复存在。只有在承认科学游戏活动是学前儿童主体性活动的基础上,说明科学游戏活动的社会历史制约性,才能真正发挥与实现科学游戏这种活动独特的教育功能与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