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设学前科学教育环境时,教育资源的选择和利用要充分考虑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首先,教育环境要与幼儿的身体特点相适应。例如,环境中材料的摆放位置、挂图照片的悬挂位置要合适,不能过高,不能放得太靠里,要方便幼儿拿取和近距离观察;科学发现室里的桌椅高度要与幼儿身高成比例;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要使用合适的工具,例如小铲子、小铁锨、小锄头、小篮子等。尤其要注意的是,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身体条件和运动技能也在成长,所以小班、中班、大班的教育环境布置要区别对待,符合年龄特点。
其次,教育环境要与幼儿的心理特点相适应。例如,幼儿的注意是不稳定、不持久的。幼儿对于新颖的、鲜艳的、强烈的、活动的、多变的、具体形象的以及能够引起他们兴趣和需要的对象,才会集中注意力,但又很容易受更强烈的新异刺激物的影响而转移。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在较好的教育环境下,3岁幼儿的注意可连续集中3~5分钟,4岁幼儿可集中10分钟左右,5、6岁幼儿可以集中15分钟左右。所以,我们应将环境布置得醒目、整洁、美观,但为防止多余的刺激引起幼儿注意力分散,又不能过于华丽、繁杂、使人眼花缭乱。
心理环境是教育环境的一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心理环境的创设更要以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为依据。平等、接受、宽容的交流氛围是儿童大胆自由表达的基础。教师是营造这种互动氛围的主角。教师在儿童交流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向儿童传递温暖、支持、教育的信息,运用语言和非语言引导儿童自由表达。例如,用轻柔的语气和语调和孩子交流;用鼓励的眼神注视孩子;对于孩子的观点给予积极的肯定,淡化他们在交流中的错误;允许发表不同的想法,肯定他们的求异思维等。如果教师在与幼儿交流中有亲密的身体接触,包括摸摸孩子的头、背,会更容易吸引和维持儿童的注意力。学前儿童由于其特定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习惯从周围人的评价中来认识自己的行为,有时老师的一句赞美往往可以令孩子高兴很长时间。(www.xing528.com)
对点案例
一天,李老师正在开展小班科学活动《鱼儿你好》。突然,童童大声喊道:“老师!娇娇捞小鱼了!”只见娇娇正从鱼缸里往外捞小鱼,而且已经有一条小鱼被放在了鱼缸外面。“娇娇,你在干什么?!”李老师大声制止娇娇的行为,同时快步走到她的身边。娇娇怔怔地站在那里,眼睛惊恐地看着李老师,显然,她被老师吓着了。她的眼神使李老师意识到了自己的态度,她调整了情绪,蹲下身来,降低了声调问:“娇娇,你为什么要把小鱼捞出来呢?”娇娇怯生生地说:“小鱼游泳游累了,我想让它歇歇。”原来如此!多么可爱的孩子呀!“可是,小鱼离开了水会死的。”童童说。听了童童的话,娇娇又把目光投向李老师,仿佛在向李老师求证。“是的,”李老师说,“小鱼是生活在水里的动物,它离开了水就像我们人离开了空气一样,会死掉的。你看,小鱼离开了水多难受呀!”听到这儿,娇娇飞快地拿起那条被捞出来的小鱼,把它放进了水里。
像娇娇小朋友这样,由于知识经验欠缺所犯的错误,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是很常见的。案例中的李老师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情绪,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诉说,给了孩子正确的认知经验和自我纠正错误的机会,赞扬了孩子美好的用意,保护了孩子幼小的心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