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原则是指要联系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从实际出发,灵活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我国幅员辽阔,地跨寒、温、热三带,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各不相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风土人情、人文历史、科技发展程度差异很大。幼儿的生活环境与其科学的学习密切相关,因此要根据当地的特点选择科学教育的内容,还可以自行编制一些乡土教材,以保证幼儿直观地感受本地区的自然特点。
季节性原则是指应联系季节变化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科学教育涉及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大多与季节变化有着密切联系。遵循季节性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既能丰富、加深幼儿对季节的整体理解,又能帮助幼儿理解事物变化与季节之间的关系。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季节特点,因地、因时制宜。地方性和季节性的要求既是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自然科学知识的特点所决定的。根据地方性与季节性原则,选编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应注意做到以下三点。
1.在选择教育内容时,不能照搬照抄现成的材料,而要注重从当地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中挖掘和选择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如教师可以自己结合地方特点和季节特点编写地方课程或园本课程。在自身资源中进行选择,形成具有鲜明园本特色的教育内容。(www.xing528.com)
2.结合当地、季节特点选择内容,就要会灵活地替换教育内容,即用当地幼儿熟悉的事物代替相应的教育内容。比如,认识石头的内容,山区的幼儿可以认识山上的大块石头,河边的幼儿则可以捡鹅卵石,南京的幼儿还可以欣赏雨花石……尽管他们认识的具体事物不同,但都有机会运用感官感知和观察石头的特征,而且由于观察的对象是他们熟悉的,还能萌发幼儿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3.要根据当地的季节变化,安排教育内容。我国不同地区的季节差异很大,北国冰封的时候,南国已是鸟语花香。因此,幼儿园教育计划的制订都要根据本地的季节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此外,还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由近及远地安排教育内容。
地方性和季节性的要求并不等于一定要认识当地可见的事物,当地没有的事物也可以认识,只是同样要遵循由近及远的顺序,即先认识身边的、常见的事物,再扩展到较远的、不常见的事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