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探究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探究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是学前儿童教育总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前儿童教育总目标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应当追求和实现的核心目标是使学前儿童获得可持续发展和具有终生价值的大目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可以让学前儿童初步了解一些环境的污染状况,如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等,知道这些污染对人和动物的危害。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探究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是学前儿童教育总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前儿童教育总目标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它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科学探究时应获得的发展。它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的任务要求。这一总目标将学前儿童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目标转化成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领域中的具体发展目标,但又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体系中概括层次最高的目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做了具体规定: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贯彻总目标,我们还要对它从科学情感和态度、科学方法和策略、科学知识和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科学情感和态度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强调情感目标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情感目标是培养“完整儿童”的保证。培养“完整儿童”是现代学前儿童教育的新概念。所谓“完整儿童”指的是全面发展、和谐平衡的儿童,是指儿童的身体、情感、认知、道德社会的整合性发展,所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不仅要促进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而且要促进学前儿童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包括情感的发展。

第二,情感目标是终身教育的需要。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使终身教育成为贯穿一生的命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应当追求和实现的核心目标是使学前儿童获得可持续发展和具有终生价值的大目标。培养学前儿童的科学情感和态度,他们就有了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机制。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培养学前儿童的科学情感和态度: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1.发展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兴趣和求知欲

《纲要》总目标的第一条是:“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具体地说,也就是要发展学前儿童对周围各种事物(包括自然事物和科技产品)和现象(包括自然现象和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前儿童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科技制作活动的兴趣,激发学前儿童的求知欲。总目标的第四条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强调的也是要发展学前儿童对数学的兴趣。好奇心是人类认识活动必不可少的主观前提,是科学探索、发明创造的必要条件,是科学家的重要素质。虽然学前儿童的好奇心不同于科学家,但它们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好奇心是学前儿童认识事物的原动力内驱力。儿童一出生,就有先天的无条件定向探究反射,这使儿童天生就具有好奇心。但是,学前儿童最初的好奇是自发的好奇,而且学前儿童的好奇心还需要后天社会环境的强化,才会保留下来,进而发展成为对科学好奇和求知欲。反之,儿童的好奇心就会慢慢地被磨灭,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会越来越冷漠,科学对他们也就不会再有很大的吸引力了。所以,保护和发展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重要的任务。和好奇心相联系的是学前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兴趣是科学探索和学习的强大动力,它不仅能使学前儿童积极地投入到科学活动中,而且还能在活动过程中有效地维持长久。学前儿童最初的科学兴趣就是对新奇事物的好奇,但这种好奇是表面的、不稳定的、容易波动的。随着学前儿童从科学活动中得到满足,他们的科学兴趣也逐渐变成内在的、稳定的、持久的倾向。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前儿童科学兴趣的目标,就是使学前儿童从对事物的外在的、表面的兴趣,发展为对科学活动过程的理智兴趣。

2.培养学前儿童关爱环境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纲要》总目标的第五条:“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强调了要培养学前儿童关爱环境的积极情感和态度。自然是科学的对象,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现代大工业生产在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打破了自然生态平衡,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物种枯竭等一系列生态危机。面对自然界对人类的严酷惩罚,我们应该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教育公民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已成为全球性的迫切任务。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提出热爱自然、关心和保护环境的目标,对于新一代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可以让学前儿童初步了解一些环境的污染状况,如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等,知道这些污染对人和动物的危害。了解由于生活环境质量的下降,以及人类的过度砍伐、渔猎,许多物种正走向灭绝,同时也将危害人类自身,从而使幼儿从小形成对花草树木、小动物、珍稀生物、水资源等环境的关注。同时,自然界中的事物各具特色、有序排列,自然是美的。自然生态所呈现出的生机勃发、互生互补、绵延不息是一种最高层次的美的形态。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还可以引导学前儿童学会发现自然界的美、欣赏自然界的美。

3.培养学前儿童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科学领域之所以会不断扩大,是因为人类本着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不断对大自然进行探索研究,对前人所作的结论敢于表示怀疑,对事物善于从多方面加以考虑,不断有新的发现和发明。在传统的传授式教育中,幼儿的学习以听和看为主,他们的操作也大多是为了验证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在幼儿的意识中,“教师是知识的来源”“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新的科学教育观,强调让幼儿面对真实,向真实发问,与真实接触。通过看、听、嗅、触摸、品尝等获得对事物的感性经验,并且综合出对该事物的整体印象。幼儿通过动手动脑,探究解决问题,逐渐懂得真理不容置疑地独立于我们而存在,它不是存在于老师的头脑之中。只有与客观事物真实地接触,才能真正地接触到知识。尊重事实是最起码的科学态度。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表现为从事实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事物;不过早地下结论;尊重事实,愿意考虑不同的意见;对公认的事实有怀疑不怕提出来,敢于怀疑,敢于批判,自己记录自己观察探索和操作的结果,根据这些客观存在的结果形成自己对事物及其关系的看法和解释。

4.尊重他人,乐于合作、分享与交流

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着的,每一个人的观点都是有价值的。在科学的发展道路上,许许多多的想法都是可能的。我们要通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使学前儿童从小能从多角度看问题,看到同伴的价值;乐于与同伴分享和交流自己的发现;能与同伴合作,互相关心、支持和提出合理建议,必要时能寻求帮助;能认可、倾听同伴的不同想法;能接纳和吸收同伴的合理意见,修正或完善自己的想法和做法。(www.xing528.com)

(二)科学方法和策略

当今时代,每个人都必须终身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为了使幼儿在当今和未来的社会中能够很好地生存,就必须使他们掌握学习和获得知识的方法。只有掌握了科学方法,他们才可能运用这些方法自己去寻找自己尚未知晓的知识,探求各种问题的答案,才能真正成为自主、主动的科学探索者。“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巴甫洛夫曾论及过科学方法的重要性:“科学的跃进,往往取决于方法上的成就。研究方法每前进一步,我们也仿佛随之升高一层,从那高处,我们可以望见广阔的远景,望见许多先前望不见的事物。”限于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他们也许并不能像成人那样通过严密的观察和实验方法来进行科学研究,解决科学问题,但是这并不是说不能对他们进行科学方法的启蒙。《纲要》中目标的第二条“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以及第三条“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所体现的精神就是科学方法和策略。科学方法的实质在于探究问题。掌握科学方法的核心就是要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即知道如何去探究和解决问题。让幼儿掌握科学方法实质上是帮助幼儿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感性认知。幼儿探究解决问题往往是两类问题:未知的问题和技术设计的问题。因此,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对未知的探究策略和技术设计的策略。两个策略都由四个环节构成:观察发现问题—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表达交流。

1.观察发现问题

《纲要》中提到“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指的就是通过观察发现问题的策略。对于学前儿童来说,科学思维的第一步是用感官观察和探究周围环境,发现问题。感觉器官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生理基础,是人类吸收外界信息的通路。观察就是运用多种感官对周围世界所产生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的知觉。观察是学前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基础。探究未知问题的第一步需要观察。学前儿童只有通过观察探索,才能发现可探究的问题。在技术设计中,第一步是先想好做什么,即提出设计目标。人类的发明创造往往起源于问题。要提出设计目标需要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和科技产品进行观察,发现一些有趣的或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然后才能提出设计目标。例如,通过观察发现用碗将水灌入可乐瓶中,水会漏出好多,于是一个技术设计目标就产生了:怎样将一碗水灌入可乐瓶中,尽量不漏。因此,本条策略的核心在“观察”,通过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观察、连续观察发现一些问题。学前儿童观察策略的具体目标包括:小班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对个别物体和现象进行观察,即能有目的地运用多种感官,对某一特定的自然物、自然现象或科技产品进行观察;中班学会比较观察,即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科技产品进行观察和比较;大班学会自然现象的观察,即能为探究自然现象的发生(如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天气、季节的变化等)、发展、变化而进行连续、持久的观察。

2.动脑思考

科学思维的第二步,就是动脑思考解决问题。《纲要》中提到“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指的就是动脑思考解决问题。探究未知问题的第二步,就是针对观察和探索时发现的问题、产生的疑问,进行推理和预测。推理是指从一个或数个已知判断推出新的判断。预测是指对将要发生的事件作出猜想。在一个探究活动开始时能预先作出推理和猜想,有助于幼儿探究活动的有意性,并有助于幼儿将预想与探究结果比较,真正促进幼儿认识结构的发展。推理和预测本身也属于思维。技术设计的第二步是提出解决方案产生设计。提出解决方案产生设计实际上也是一种思维过程,当然也需要想象参与。例如,提出“怎样将一碗水灌入可乐瓶中,尽量不漏”的设计目标后,就思考出解决方案产生设计:漏斗可帮助解决问题,漏斗怎么做最好,设计简单图纸。动脑思考策略的核心是思维。学前儿童思维策略的目标主要包括:小班学会分析综合,即把观察到的事物分成各个特征,把组成整体的各个特征结合起来,初步尝试推理和预测。中班学会比较和概括,即对直接观察到的事实进行比较和概括,认识到事物的不同和相同(比如从对各种水果的观察中发现它们的不同,同时概括出它们都是水果,尝试进行推理和预测)。大班学习推论和预测,即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推想它的原因,提出合理的解释,得出结论,并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现象(比如从对自己没有眼睛看不到东西,推论其他人和动物没有眼睛也看不到东西)。

3.动手操作

《纲要》中提到“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其中的“动手”指的就是动手操作。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无论是科学发现活动,还是科技制作活动,都离不开动手操作。在探究未知问题时,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推理和预测是否正确,这是科学方法策略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技术设计时,需要通过动手操作来实施设计方案。学前儿童的动手操作有三种类型:实验操作、技术操作、其他手段的操作。实验操作是指幼儿在探究未知的科学活动中,以行动、操作或其他方式验证其发现、推论或预测是否正确的过程和方法。通过做实验操作,原来的预想可能得到支持和证实,也可能被推翻。技术操作则是指学前儿童在科技制作活动中,运用工具或材料,对客观对象或材料进行操作加工或制作新产品的过程。其他手段的操作验证主要指幼儿通过图书查阅、互联网查阅等各种渠道收集有关资料和信息的过程和方法。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这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学习方法。其他手段的操作还包括在实验过程中或在实验之后,对实验结果的记录。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动手操作的具体目标是:小班能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获得发现,学会使用简单工具;中班能对问题作出假设并用实验来加以检验,学习使用工具制作简单产品;大班在操作过程中根据操作目标及时调整操作过程,对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思考、调整和修改。

4.表达交流

《纲要》中总目标的第三条“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强调是表达交流。无论在探究未知问题时,还是在技术设计时,科学探究的最后一步都是表达交流。表达交流的方式有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幼儿表达交流的目标主要包括学习用准确、有效的语言表达、交流自己在科学活动中的做法、想法和发现。小班可以让儿童描述观察中发现了什么,逐渐学着描述在操作中发现了什么;中班儿童可以学着整理自己的记录来说明结果,并用结果得出结论;大班可以引导儿童将结论与预想结果进行简单的比较,提出新问题、新发现。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在科学活动中的情绪体验,如体态、动作、表情等。学会用各种手段(如图表、绘画、作品展览等)展示自己的科学活动结果(中班以上)。

(三)科学知识与能力

《纲要》总目标中提到的“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应理解为能力目标。培养学前儿童的能力是学前儿童各领域教育的共同任务。所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应有能力目标,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也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能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是学前儿童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探究的过程。幼儿在对自然界生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需要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表达,这都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另外,科学游戏中的感官游戏、操作游戏、情景性游戏、竞赛游戏等都能直接培养幼儿的能力。幼儿的能力素质也是终身可持续发展的素质。科学知识和能力目标在总目标中虽然没有很明确体现,但是作为科学探索过程的必然结果,知识的目标蕴藏在其他的目标中。例如,总目标中强调的“好奇心、兴趣和求知欲”是获取科学知识的强大动力;“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都是为了更好地获取知识;“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相对来说是比较明确的数学知识目标。

根据知识的抽象性,知识可分为三个层次:经验层次、概念层次和理论层次。幼儿的思维以直观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获得抽象的概念层次和理论层次的知识,只能获得一些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性即经验层次的知识。学前时期获得的经验层次的知识能为将来理解抽象的概念层次和理论层次的知识提供具体的表象支持。曾有一位老教育工作者这样回忆:“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经常接触各种田间作物,尽管不知道什么‘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但它们的形象都印刻在脑中了。后来到大学里学习生物学课程,老师讲到‘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概念,那些生活在城里的同学觉得非常抽象,而我马上就联想到儿时的经历,就觉得很容易理解。”尽管《纲要》并没有明确规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科学知识目标,但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具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结果使学前儿童获得广泛的科学经验”这一特性,学前儿童科学探究活动的必然结果是科学知识。所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知识目标毫无疑问地必然存在。

“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相对来说是比较明确的数学知识目标。法国教育思想家阿兰曾说过:“我们应该首先阐明科学教育的目标。它不是为了积累知识,而是要开发一个人的观察世界的能力。”“没有数学的准备,便无法理解自然科学,因此尽管它们提供了科学教育中的有用的入门知识,使我们达到科学教育目标的却主要是数学。”任何自然物体和现象都具有数、形、时、空等方面的单一的或综合的特点。科学探究离不开数学,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数量关系。因此,总目标中提出要让学前儿童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但是,因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重在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所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强调让学前儿童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幼儿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是以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为基础的。幼儿周围环境中的每件物品都以一定的形状、大小、数量和方位存在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生活素材让儿童积累数学感性经验。在科学探索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积累数学经验,也可以借助游戏情节将数学知识和教学目标巧妙地转化为游戏的内容和规则,使幼儿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情况下,感受数量关系。还可以将数学融入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和感受数学,同时在运用数学解决游戏中某些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积累数学经验。

关于《纲要》中没有专门列出具体的科学知识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纲要》对学前儿童应该掌握哪些科学知识不做统一规定,以便教师在实践活动中灵活安排,因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具有内容的生成性和组织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性。

第二,幼儿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的科学经验能否进一步概括上升为抽象的知识,教师可以灵活掌握。

第三,因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具有探究性的特性,在教育活动中,能否让幼儿获得一个准确的科学结论,教师也可以灵活掌握。如果儿童的某个科学探究活动不能获得准确结论,教师也不要非得去追求一个准确结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重在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情感和态度,让幼儿掌握科学方法。

第四,《纲要》不专门列出具体的科学知识目标,有利于纠正以往科学教育活动中“重知识”的错误观念,避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片面追求知识倾向。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尽管知识是幼儿探究活动的必然结果,但不应成为教师追求的主要对象。幼儿形成科学情感和态度,掌握科学方法和策略比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在科学教育实践中,情感态度目标和方法策略目标应优先考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