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从他们接触社会开始,“为什么”一直在他们的大脑中萦绕,这些“为什么”大多与科学有密切联系,如“为什么地球是圆的,而人不会掉下去?”“踢出去的皮球为什么会继续运动?”“秋天为什么有的树叶会变红,有的树叶一年四季是绿的?”等等。他们对周围世界中的任何新颖、陌生、神秘、有趣或难以理解的事物都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并以自己的方式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儿童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片面到全面的、从表面的到本质的、由感性的到理性的、由前概念到后概念的发展过程。
关于幼儿的思维特点:2—4岁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点。他们在判断理解复杂的事物时还不能把自己和外部客观世界完全分开。他们对客观事物和自然现象的认识和解释往往从主观意愿和个人感觉出发,常常把周围的事物拟人化,形成了看待事物及其关系的“独特眼光”。例如,教育他们爱惜玩具,不要乱扔,“不要把小狗狗扔到外面去了,不然它就没有家了”“不要用刀子乱画乱砍桌子,不然它会变得很丑,它会很伤心的”。5—7岁幼儿虽然仍具有自我中心阶段的一些认识特点,但这时的认识更多是依赖于所感知的现象。对事物及其关系的认识和解释往往依据具体接触到的表面现象而进行,直接受到其原有经验的影响,还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幼儿认为,布娃娃是活的、有生命的,所以会哄娃娃吃饭、睡觉、看病;他们认为,童话故事都是真人真事,所以会在圣诞节等待圣诞老人的来临;他们认为,钟表也是活的,因为它在走;有的孩子还会认为是树叶、红旗的摆动才产生了风等等。以下就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学科学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1.3—4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
3—4岁儿童刚从家庭或者托儿所进入幼儿园,已经从成人那里或日常生活中获得一些关于周围事物或现象的认识,其中可能有些是正确的,但也有些是错误的。这些认识多数是表面的直观现象,而且他们的思维正处在由直觉行动性思维向具体形象性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这时儿童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表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认识处于不分化的混沌状态
多彩斑斓的客观世界,在刚进入幼儿园的幼儿的大脑中,往往是一片不分化的混沌状态,他对一些物体的现象分辨不清,常常“指鹿为马”。例如,有的幼儿把绿草、绿叶叫做“绿花”,有的幼儿把树干叫做“木头”,有的幼儿认识柳树后把其他的树都叫做“柳树”。
(2)认识带有模仿性,缺乏有意性
处于3—4岁的幼儿不会有意识围绕一定的目的去认识某一事物,也不善于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知来表达自己的认识,调节自己的行为,而是喜欢模仿别人的言行去作出反应,表现为别人做什么,他们也跟着做什么,甚至动物做什么,他们也喜欢模仿。例如,大人打鸡蛋,他们看到鸡蛋后也会拿两个鸡蛋进行对打;看见大人在做什么他们就会模仿什么,所以往往提醒人们要注意“言传身教”就源于此,特别是幼儿接触社会的第一人——父母,为了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言行。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不仅不会有意识地围绕一定的目的去做或认识某一事物,也不善于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知来表达自己行为。别人说小狗是小猫,他们也说小狗是小猫,即别人“指鹿为马”他们也会“指鹿为马”,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人云亦云”。有时由于辨别能力差,爱模仿,甚至发生无意伤害行为。例如,一次,一个小朋友看见其父亲用刀在杀鸡,结果他也用刀去把同伴的脖子划伤了,差点造成重大事故。作为老师和父母应注意行为中的安全隐患。
(3)认识带有明显的拟人化倾向
因为这个阶段的幼儿受自我中心的影响,常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直观现象去解释各种事物和现象,而且认识带有明显的拟人化现象。例如,他们可以模仿大人给玩具喂水、食物;他们会把一朵花、一棵树、一个小玩具看成自己、看成小朋友,与它们一起活动、对话,共同享受欢乐、共分忧愁。当他们有时看见一只小昆虫、小鸟,他们会对它们说:“你的家在哪里?为什么一个人跑出来?快快回家吧!不然妈妈会着急的。”对生病的小动物很同情,给它们喂药,甚至央求妈妈快带它们去医院看病等等。这也是为什么幼儿喜欢童话的原因。因此,把童话融入活动,配以适当的场景和音乐,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教学,也是幼儿教育的一种良好的尝试性的教育方法。这种尝试性教育方法,已被人们大量推广,并获得了显著效果。
(4)认识带有表面性和片面性
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容易对有鲜艳色彩、发出悦耳的声音、能动的、自己喜欢的事物产生注意力。一般对动物的兴趣胜于对静态东西的兴趣,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物视而不见,这就使其认识必然带有表面性和片面性,从而影响了他们对事物主要方面和主要特征的认识。这也是我们在进行幼儿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了给幼儿成功地传授相关的知识,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在教育中我们就要掌握幼儿的心理动态,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把他们不感兴趣的事物转移或模拟成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把教师自身融入角色中,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4—5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征
在幼儿园中生活了两年的孩子,在正常情况下对科学和学习的兴趣明显地加强。这个阶段的幼儿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他们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
(1)好奇好问
随着身心的发展,这个阶段的儿童比3—4岁的儿童显得更加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对大自然已产生浓厚的兴趣,什么都想去看看、摸摸,对“想知道”产生更强烈的愿望,从而促使他们能够运用感官去探索、了解新事物。会经常向成人提问,不但喜欢问“是什么”,还爱问“为什么”。例如:“天上为什么会下雨?”“鱼儿为什么会在水里游?”“小鸟为什么会在天上飞?”等等。常常会打破砂锅问到底,探个究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绝对不能抹杀幼儿的求知积极性,而是应抓住机会,启发他们的探究精神,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利用科学教育带领他们进入五彩缤纷的世界。(www.xing528.com)
(2)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表面的和简单的因果关系
这个阶段的儿童一般已能从直接感知到的自然现象中理解一些表面的和简单的因果关系。例如,“不给小金鱼喂食它就会死去”“鸟有翅膀才能飞翔”等等。他们还难以理解科学现象内在的和隐蔽的因果关系,所以这个阶段的儿童对于科学现象和物体,易受其形状、颜色、大小和活动等外部的非本质的特征所影响,而做出错误的因果判断。例如,认为“树摇了才会刮风”“乒乓球会浮在水面上,是因为乒乓球是圆的、滑的”“火车会动、会叫,因为它是活的东西”。这一切说明,他们的认识还没有完全从感性向理性升华,智力开发还有很广阔的领域。
(3)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功用和情境进行概括分类
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在已有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开始能对具体事物进行概括分类,但概括的水平还很低。其分类的根据主要是具体事物的颜色、形状等表面属性、功用或情境等。例如,在利用图片进行分类时,他们把苹果、西瓜、桃子归为一类,认为“能吃,吃起来水多”;把球、太阳、卷心菜、月亮归为一类,认为都是“圆的”;把玉米、香蕉、小麦归为一类,认为都是“黄颜色的”;可见,这个阶段的儿童对事物的概括分类,具有明显的形象性、情境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因为不能从事物内在的和本质的属性上进行抽象概括,所以也就不能正确地根据客观事物的分类标准进行概括和分类。
3.5—6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
这个阶段的儿童即将进入小学,他们比4—5岁的儿童更渴望了解周围的世界。并且,这一阶段的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已开始萌芽。这个阶段的儿童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
(1)有积极的求知欲望
这个阶段的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态度。他们不但爱问“是什么?”“为什么?”还想知道“是怎么来的?”“是做什么的?”例如,“冬天树叶为什么落了,为什么在春天又重新发出了新叶?并且长高了?”“人为什么会在电视里说话和走路?”有的幼儿在做科学小实验时,能够想出用不同的方法去探究实验的结果。有的幼儿喜欢把玩具拆开,看看其中的奥秘。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起源和机械运动的原理等开始感兴趣,渴望得到科学的答案。
(2)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内在的、隐藏的因果关系
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开始能从内在的、隐藏的原因来理解科学现象的产生。例如,“圆的物体比方的物体滚出去的距离要长一些,物体从高处滚下比从平地滚出时要滚得远一些”,说明他已经能从客体的形状与客体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即“圆”与“高”的关系中寻找物体滚落的原因。由于科学现象中的因果关系比较复杂,即使到了5—6岁,幼儿对不同科学现象中因果关系的理解水平也不可能一致,而且对日常生活中所不熟悉的复杂的因果关系也还很难理解。
(3)能初步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分类
通过有目的的教育,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对事物的本质属性,按照客观事物的分类标准进行初步的概括和分类。例如,把两条腿的鸡、鸭、鹅归为家禽类,四条腿的猪、猫、兔、狗归为家畜类。幼儿阶段,由于受知识、语言、抽象概括水平的限制,对类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初级和简单的,不能掌握概念全部的精确含义,缺乏掌握高层次类概念所需要的、在概括基础上进行高一级抽象概括的能力。因此,到了5—6岁,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概念外延上的错误。例如,有的幼儿只能把家禽、家畜概括为动物,而把昆虫排斥在动物之外,认为昆虫是虫子而不是动物。
从以上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对幼儿科学教育有以下两点启示:第一,幼儿学习科学不但是可能的,同时也是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通过学习科学,能获得各方面的发展。第二,应根据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制定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的科学教育年龄目标,选择内容,确定教法,并遵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逐步加深和提高要求。同时,教师还应在科学教育中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地掌握和作出必要的调整。
总之,幼儿在探索和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合成人逻辑的想法和做法,从幼儿已有经验和认知结构的角度看却是极其合理的,合乎其“自身逻辑”,幼儿在认知发展中的这种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无法获得完全客观的反映事物本质的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