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与优化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与优化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前儿童的科学不像成人的科学那么深奥,都是周围世界中经常接触的事物和现象。如人们制造的各种物品和自然界的事物现象,都包含了许多科学的因素,所以都属于学前儿童的科学范畴。显然,学前儿童的科学不同于成人的科学,两者之间的不同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我们应该用一种发展性、过程性的观点精炼理解“学前儿童的科学”,把它看成是一种处在不断发展、变化和完善过程中的科学认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与优化

呱呱落地开始,孩子就与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到了幼儿年龄阶段,无数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就在脑海中产生,科学就在幼儿身边。他们时时、处处在学科学,以不同于成人的特有方式在接触科学,探究世界

学前儿童的科学不像成人的科学那么深奥,都是周围世界中经常接触的事物和现象。如人们制造的各种物品和自然界的事物现象,都包含了许多科学的因素,所以都属于学前儿童的科学范畴。学前儿童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总是在与周围的环境接触中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他们所感兴趣的是一些成人看来天经地义和浅显易懂的事物。例如: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种子怎样发芽?电视里为什么会有人和事?鱼儿在水里怎么能呼吸?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各种问题,都是学前儿童科学的问题。显然,学前儿童的科学不同于成人的科学,两者之间的不同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一种经验层次的科学知识

学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获得有关事物和现象的具体、个别的经验,却不容易从中进行抽象和概括,更不可能通过概念来进行间接的学习,所以说,“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一种经验层次的科学知识,它是直接的、具体的,而不是间接的、抽象的;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解释性的。一旦要学前儿童说明具体事物背后的间接的联系,或者解释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他们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二)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一个自我构建的过程

学前儿童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改变。当这些直接的、间接的经验,与学前儿童已有的认识不相一致时,新旧经验的冲突、同化、整合就导致了他们认识的改变。这就是知识构建的过程。除了生活经验以外,学前儿童的认知能力也是促进其认识不断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随着学前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会逐渐放弃那种主观的、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取而代之以寻求客观的解释。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会越来越接近于成人的科学认识。因此,与其说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一种肤浅的、不完善的认识,还不如说它是一个建构知识的过程。我们应该用一种发展性、过程性的观点精炼理解“学前儿童的科学”,把它看成是一种处在不断发展、变化和完善过程中的科学认识。

(三)学前儿童的科学是对世界的独特理解

学前儿童分不清主观的现实和客观的现实,不能客观地解释自然事物和现象,而往往从主观的意愿出发或赋予万物以灵性。皮亚杰曾说,游戏是儿童选择的所相信的现实。儿童相信自己的假想,好像它是真的一样,即使是在“求真”的科学探索活动中也是如此,常常是在游戏的情景中、在假想的情景中观察着现实、探索着科学。儿童在假想游戏中探索自然、以投入的情感与自然对话、用诗意的想象解释自然——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使学前儿童的科学带有主观性的色彩,这既是它的不成熟之处,也是其独特之处。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心是幼儿内在生命本质的展现,正是好奇心驱使着幼儿去探索未知。幼儿有着科学领域的探究和学习,往往受到好奇心和兴趣的直接驱使,可以说好奇心和兴趣是幼儿主动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前提。例如,教师带领幼儿采集各种各样的小石头,带回幼儿园,让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采集的石头,互相交流,进行各种分类方法、制作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不仅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石头,学习了分类方法,提高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同时培养了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不在于教授幼儿高深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而在于要在幼儿的心灵中播下科学精神的种子。在日常学习中,要培养幼儿对自然和社会充满广泛的兴趣,喜欢探索,乐于发现,掌握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为日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科学教育应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科学就藏在孩子对自己周围的物质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中。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宗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

(四)关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含义

学者们有多种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有以下三种。

1.学前儿童科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操作、发现以及提出各种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应成为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经历探究和发现过程,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的过程,使幼儿乐学、会学简单的科学知识,使儿童终身发展的长远教育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

3.学前科学教育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幼儿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是幼儿获取广泛的科学、技术经验和具体事实,主动构建表象水平上的初级科学概念,学习科学方法和技能,发展智力的过程;是发展幼儿好奇心,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得到愉悦的情绪体验,产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积极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注和爱护的过程。

概括以上几点,学前儿童科学的内涵应突出强调两个问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应该是引导儿童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应改变以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做法,给儿童足够的时间,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儿童自己发现,而不急于告诉儿童结果;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应引导儿童从他们每天所做的事情中增长科学经验,从他们日常的好奇心与探索行为中悟出道理、发现关系,从只重视教师有组织的集体和分组科学教育活动转向重视日常生活活动,教师要随时随地发现、支持并引导儿童自发的探索活动。

对点案例

在某班中,为了学习自然测量的方法,游戏时李老师请亮亮和强强在教室的前方和后方分别搭了一座亭子数学活动时李老师问:“怎样才知道两座亭子哪一座高哪一座矮呢?”幼儿纷纷想办法。“把两个亭子放在一起比赛。”“不行,不行,这样移容易把亭子弄倒!”“用尺子量!”“没有尺子怎么办?”“用铅笔。”有的幼儿想到用铅笔、小棒等自然物做计量工具。老师带动小朋友们用小棒测量,并且记录下来。幼儿可忙开了,等幼儿“完成任务”后,教师请幼儿说出测量的结果,讨论问题:“大家测的结果是不是一样?”“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同一张桌子不一样长的小棍测量的结果不一样?”然后,引导幼儿再认真测量一次,最后明确规定正确的测量方法是:测量工具的顶端对齐,测量一次后要做个记号,量第二次时,工具的顶端要紧接着记号后面量,这样测量的结果才准确。

这就是“儿童的科学”——儿童表现出好奇、提出疑问、进行探索、寻求答案,尽管他最后没有得出在成人看来“正确的”结论,但是这种探索过程对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教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创造条件,提供物质材料和机会,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组织形式给予幼儿不同程度的指导过程(包括直接指导和间接影响);

2.幼儿通过自身的活动,感知周围的物质世界,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

3.幼儿获取广泛的科学技术经验,初步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科学态度,发展智力的过程;

4.发展幼儿好奇心,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以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过程。

总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起始阶段、基础环节。学前儿童处于人生的最初阶段,身心发展远未成熟、完善。因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一种科学启蒙教育。通过这种科学启蒙教育,使学前儿童萌发科学情感,培养科学态度,掌握一些初步的科学方法,积累科学经验,为学前儿童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下是幼儿主动探究科学活动的案例。

对点案例

案例一 我知道摩擦力了(大班)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表面是玻璃板的斜面若干(其中玻璃板的一半面上固定一张毛巾),小玩具车若干。(www.xing528.com)

活动过程:

先让小明与小强上讲台,出示一台斜面,并给他们每人一个小玩具车,教师指导他们分别在玻璃面与毛巾面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小车,让全班同学观察后自行回答观察后的结果。(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讨论,不固定答案)教师:“小明和小强是在做科学家的科学实验,小朋友们想不想当科学家?”回答:“想!”“想不想做实验?”“想!”“现在大家一起来做这个科学实验。”给每桌小朋友一个斜面教具,每个小朋友一个小玩具车,让他们做刚才小明与小强做的实验。小朋友们做得热火朝天,让他们多做几遍,并交换做,让他们讨论实验结果。老师:“小朋友们,得出你们的科学结论了吗?”回答什么结论的都有:“老师,为什么毛巾上的小车运动慢呢?”“老师,两个小车在比赛,在玻璃板上的小车赢了。”“老师,在毛巾上的小车不怎么运动。”“老师,把毛巾去掉,行吗?”“老师,小车喜欢在玻璃上运动。”“老师,在玻璃上的运动快。”……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结论。教师:“大家回答得很好,都得到了你们的科学小成果。只要大家喜欢,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今天除了你们的小成果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我们还不为所知的科学概念——摩擦力”“???”教师边讲边推动教室内的大玩具车,“把车子推出去运动一段距离后为什么又停下了?我们为什么会爬上树?为什么会走路?为什么教室里的讲台小朋友们推不动?等等,可以说离开了摩擦力我们将无法生活。今天你们也发现了摩擦力,你们也是好样的。毛巾上的小车比玻璃板上的小车运动慢的原因就是毛巾表面粗糙而摩擦力大。我们能爬上树是因为有摩擦力,我们能走路是因为有摩擦力,我们推不动讲台是因为有摩擦力,我推出去的小车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了下来也是有摩擦力的缘故。平常你们骑自行车也是因为有摩擦力的原因,下面我们来观看关于骑自行车的动画”。放映配有恰当的音乐的动画,如图1-1幼儿的兴趣再一次达到高潮。

这次活动中老师利用了幼儿好奇、好动和好模仿的心理特点,不利用常规的固定的答案,发挥幼儿的自由发散思维,首先肯定小朋友的成绩,让他们有成就感,从而达到激励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热爱科学的兴趣,达到科学教育的目的。能有针对性地对儿童给予指导,是每位幼儿都能得到发展的关键

图1-1 骑自行车前后轮的摩擦力

活动评析:

《我知道摩擦力了》是教师通过实验,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幼儿自发产生的疑问和探究活动的典型事例。

首先,教师有在课堂教育中进行目标教育、开发幼儿发散思维的意识,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好动的特点,使他们理解科学就在他们身边,而不是离他们很遥远,让他们和科学亲近、热爱科学,支持探究,激励幼儿学习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其次,能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得出结论,使他们尝到成就感的甜蜜,并初步认识摩擦力这一新鲜概念。

对点案例

案例二 小树叶回家(中班)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梧桐树和银杏树,学习按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进行分类。

2.有参加活动的兴趣,愿意讲述操作过程。

教具准备:场地四周放着七块泡沫板,其中五块上画有大圆圈,贴有大、小、黄、绿、橘黄色标记,表示各种树叶的家。另外,两块板上画有大树的轮廓并在树冠上分别贴有1片梧桐树叶、1片银杏树叶。音乐磁带(歌曲《秋天》)、录音机

学具准备:人手一个小篮子,里面装着事先捡的不同大小、颜色的树叶。

活动过程:

1.通过出示多媒体画面,让幼儿认识梧桐树和银杏树。

2.学习按树叶的形状归类(幼儿拎着篮子上场)。

(1)巩固幼儿对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的认识。

“秋天来了,小树叶离开了妈妈,飘呀飘呀,飘到地上,和我们小朋友做游戏来了!那么,树叶在哪儿呢?”(在篮子里)

“找一片你最喜欢的树叶,然后告诉大家你的树叶长得是什么样子。”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大小上进行描述。

(2)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归类要求。

“听,谁在哭?”教师指着两棵大树说,“噢,是树妈妈,它在想自己的树叶宝宝了,我们把树叶宝宝送回家吧。”教师分别指着贴有梧桐树、银杏树的大树提问:“它是什么树叶的妈妈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教师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梧桐、银杏树叶的认识。

3.幼儿操作。

请幼儿按形状将有关树叶放入大树中。教师进行检查。

学习按颜色、大小标记归类。

(1)认识标记。

“篮子里还有小树叶,我们也给它们找个家吧!”教师手指四周的圆圈,“你们看,这时还有几个家,什么样的树叶可以住在里面?”“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圈上的标记。

(2)幼儿操作。

请幼儿按标记将树叶分别放入圈中,要求幼儿边送边说:“小树叶,我送你回家。”幼儿操作时播放背景音乐。教师观察并指导分类有困难的幼儿;对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可引导他们将同样的树叶放在不同的集合中。

活动评析:

《小树叶回家》在引导幼儿认识树叶的同时,检查是否每片树叶都找到自己的家,对放错的树叶进行纠正。表扬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并请他们给大家示范。通过情境,不仅让幼儿认识自然,而且能进行归类。利用幼儿的童话心理、情感教育的方法、声情并茂的课堂气氛,使幼儿体验了学习科学的乐趣,激励了他们的乐学向上的精神。在复习活动和区角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的科学性质进行归类活动。例如,各种不同的植物,利用它们是蔬菜类还是水果类进行分类;利用动物家禽还是家畜进行分类,等等。配合幼儿喜欢的场景、音乐,让他们认识接触更多的自然科学并进行分类,加深他们的理解力、分辨力、创造力,增强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学习自然科学的乐趣,激励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