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慕课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的建议

提高慕课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的建议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我们对慕课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教师的文化自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动力”,而总结、传递人类文化成果是教师的基本职能之一,教师是传承的主体。基于慕课的特性和语文课程理念要求,把慕课与语文课程进行有效整合,语文教师应该不仅仅从技术层面不断提升自己,还应该增强文化自觉意识,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文化的认知。

提高慕课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的建议

慕课和小学语文课程进行整合,有其实施的必然性和合理要素,当然也有其自身需要面对的问题。以上我们对慕课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了问题就要解决问题,要使得慕课这一新的教育模式在我国教育领域落地生根,推动我国课程教学改革中以及确保慕课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的关键在于,从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以及教师的专业水平等方面共同努力。

1.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是决定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就本研究而言,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将是制约语文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当今时代是科技和大数据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不仅促进了全球经济发展,同时也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基于多媒体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慕课与语文课程进行整合,在信息化背景下,就对语文教师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语文教师除了要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包括本学科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相关心理素质等方面),在慕课背景下,还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教师在教学工作期间应该坚持学习,阅读大量的书,不断地进行思考,从书中获取有效信息,以扩大知识面,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加深对不断更新中的教育理念与技术的理解,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在课堂上对各种知识的渴求。例如,在慕课背景下,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提升自身素养。慕课平台上拥有大量优质的人文知识课程和教育资源,教师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接受,积极参与慕课的学习,不断从中汲取新的知识,提升自己的学科专业能力,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除不断丰富学科专业知识外,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而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前提是尊重和肯定教师在教学信息化中的重要地位,进而激发教师们在教学信息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处在网络时代,教师还应该丰富并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采用新技术来组织和实施教学,如教师利用微博、微信等上的文字图片信息、慕课、微课等视频课件等多种形式来展示自己教学和科研成果。所以,在新时期,教学技能的核心构成要素之一是教师对于各种新教学技术的设计和开发能力。

第三,增强教师的文化自觉意识。教师的文化自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动力”,而总结、传递人类文化成果是教师的基本职能之一,教师是传承的主体。因为教师的存在,人类长期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才得以继承与发展。教师应在履行自己的文化职责过程中,通过不同渠道不断获取丰富的资源和文化信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整合,运用到课堂实践中,从而实现自己的文化自强,提升了自己专业发展过程的有效性,经过积淀形成独特的教师文化气质。由于慕课个性化的特征,将其与小学语文课程进行整合,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符合课程改革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文化的缺失,直接导致了教学课程改革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和工具层面,过于简单化和形式化,特别是身兼重任的语文教师,其思想层面、文化层面的深度内涵往往无法得到进一步深入,仅仅停留在表层。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根据语文课程特点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理念。相关专家认为,语文课程内在价值和意义集中体现在其人文性上。一方面,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指其包含着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精髓;另一方面,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强调“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强调对学生健康个性、健康人格的培养”。“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尊重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培养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才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意义。基于慕课的特性和语文课程理念要求,把慕课与语文课程进行有效整合,语文教师应该不仅仅从技术层面不断提升自己,还应该增强文化自觉意识,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文化的认知。在语文教学中,把包括中国特色传统文化和汉民族深厚历史文化传统在内的优秀文化知识传递给每个学生,在学习慕课的先进理念的同时,把培养教师文化自觉意识和慕课背景下语文课程新的教学技能技巧的提高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为慕课深入发展的困境提供一条出路。

在教育信息化和语文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每一位语文教师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精益求精,不管在教学的道路上还是科研的道路上都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育创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其学习语文的热情,推进慕课与语文课程的有效整合。

2.解决学生主体困境问题的对策

基于小学生思维不稳定这一特点,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引导者。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求师生在课堂上处于平等的地位,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创设平等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敢于进行辩证思维,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另外,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所以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将相和》一课的教学中,基于多媒体技术将课文重难点讲解制成微课视频,之后通过观看视频,学生提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各抒己见,对历史人物进行辩证评论。如此,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也乐于思考乐于讨论问题,思辨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借助各种教学技巧和手段去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让学生愿意动脑筋,愿意提出问题,愿意分享自己的观念看法,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得到不断地提升,以适应慕课背景的下的课程教学。

针对课堂合作学习不够深入的问题,要从科学分组、明确分工两方面展开。另外,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同样要认真地进行监督,做好引导者,促进民主、平等、互助的合作氛围。经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课堂合作学习不够深入的原因之一是教师在课堂上抛出的问题没有意义或者是这些问题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讨论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如何创设问题应该深思熟虑,要做到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启发学生思考,这点值得每一位教师认真考虑。

3.学校教学制度的变革(www.xing528.com)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与课程变革的动力和宗旨都指向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共同的目标导向也为慕课与课堂整合提供了结合的可能性。慕课的开放性这一特质打破了传统课堂封闭、孤立、静止教学的状态,而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学习分析冲破了传统教学标准化、模式化的牢笼。而将慕课与课程进行真正有效整合,首先与学校管理层面密不可分。所以,学校领导应对教学与管理流程重新设计,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进行课程改革,这样会收获不一样的教育效果。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调整授课制。班级授课制自诞生以来对整个社会的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提高教学效率方面做出了历史上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不曾做出的贡献”。但班级授课制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它缺乏教学互动,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尝试与探索一直都在进行着,然而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其他课堂教学方式能够替代班级授课制在教育领域的地位,虽然一些学校采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式,但绝大部分学校仍旧是班级授课制。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如果一直坚持班级授课显然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而走班制的出现恰好可以弥补班级授课制的不足。所谓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愿望,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而上课的一种教学制度”。

第二,进行课时调整的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会给学生提供一份精细的时间表,每一堂的课上、课下时间都被精准地罗列出来,在这样的安排下,学生慢慢丧失自主学习能力。而在教学中顺利实施慕课,却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慕课的理念和模式下,许多课程知识的讲解可以通过提前制作的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按要求学习视频内容,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应该发挥其监督作用,帮助学生有效完成视频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度减少课堂教学时间,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学时间,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完善评价制度。传统的教育评价,注重的是对评价对象的分等鉴定,主要服务于学生的选拔、教师考核与奖惩,以及对学校进行分等鉴定等管理目的,是一种以判断优劣的总结性评价活动。这种评价标准已经不完全适合教学信息化的大背景。慕课的开放共享知识理念为我国课程改革带来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新的教育方式、新的课堂生态,同时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新的评价制度中,慕课在线学习中的“进阶作业”和“诊断性测验”具有重要地位。

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从“增值评价”“自身进步评价”“组织质量评价”三种评价方法进行革新。“增值评价”,也叫“附加值评价”,即“一定时期的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慕课背景下的课程改革需要基于大数据的评价说明自身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优势所在。“自身进步评价”,是“以评价期开始时的现状为评价标准,衡量进步情况,以及在周期内组织或者成员取得的成就”,学校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发展自身进步评价。“组织质量评价”是“对一个组织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适应外部环境、把握发展机遇、获得竞争优势、取得预期成果等能力的评价”。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教育提出更多要求和挑战,学校教育应该与时俱进,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应该重视“组织质量评价”理念的意义。

总之,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学校教育需要进行多种评价制度的改革,通过多样的评价制度及手段,对课程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诊断和分析,如学校师生关系是否符合教育信息化的背景;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需求,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否紧跟教学技术手段的革新等。通过建立和使用这些评价制度,可以发现和解决慕课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快速做出调整,这样,学校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个性化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程,为我国的新课改添砖加瓦。

4.理想完善的教育设施设备支持

把慕课与小学语文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必须进一步提升多媒体信息化教学环境,以保障教学运行和教学质量。而理想的教育设施设备的支撑,是教育信息化的前提条件。

首先,学校应该建设和改造多媒体教学及其控制系统。有条件的学校应该满足师生人手一台无线覆盖的移动智能学习端(电脑平板电脑、手机),这样就可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网上学习、交流和讨论。并且只要愿意,有了这样的设备,无论何时何地,学生都能自主学习。而教师可以随时在线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观看视频、作业完成等状态)。当然,这需要学生合理使用这些电子学习设备,为了保证学习的有效率,家长和教师还应进行监督。

其次,建设多媒体课件工作室视频功能室等多功能室,满足各类教学资源建设的需要。这要求相关部门制定多类资源的建设标准和工作要求,明确自主开发和引进教学资源建设的流程。这是慕课在语文教学中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当然,这些设备的投入和使用需要技术人员及资金的大力支持,所以想要在小学校园推广慕课,需要多管齐下,才能建设优质资源高度共享平台。在这样的网络学习平台上,可以给本校师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校外师生的网络学习带来极大便利。

面对众多网络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应该改变观念与拓宽视野,提高信息化素养与应用能力,将运用的网络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整理分类,将那些适合本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及学生特征的信息与本课程进行整合,提高这些网络资源的使用率和有效性,达到技术与课程的深度整合与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