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希腊的经济复苏始于1953年,持续到1974年。卡拉曼利斯政府制订和实施了希腊第一个五年计划(1960—1964年),接着又开始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在1953—1974年的20年间,希腊的经济从重建期进入快速增长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曾达到7.6%,工业生产的年均增长率曾达到10%,这在西欧国家中属于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希腊处于“经济衰退时期”,从而结束了“希腊经济奇迹”。随着希腊1981年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希腊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初陷入时而好转时而恶化的起伏变化状态。
传统上,希腊属于农业国。农业人口占希腊劳动人口的30%,农业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左右,占出口额的34%。据1977年的统计,希腊拥有可耕地386万公顷,60%集中在平原地区。农作物以小麦、大麦、玉米为主,粮食可以自给。其他农产品,如橄榄油、酒、水果和蔬菜等,都出口到了其他欧洲国家。
希腊的畜牧业不如其他巴尔干国家发达,且发展缓慢。国内消费的牛羊肉和奶制品需要部分进口。希腊农民既可以自愿成立农业合作社,也可以组织农业协会。20世纪80年代,希腊农业采用现代化生产和经营管理,农业生产迅速增长,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农村逐渐富裕起来,并实现了城镇化。农产品加工工业也日渐现代化。
希腊的工业基础较为薄弱。20世纪60年代,由于引进外资,开始兴建一批基础工业,如造船、化肥、石油化工、炼铅、钢铁等,发展迅速。到了70年代,希腊工业企业设备和技术落后,生产水平较低,与西欧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希腊的企业以中小型为主,而且许多公司、企业和工厂都具有家庭性质,一般在10个员工以下。尽管大型工业企业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主要集中在大财团手里,但其规模和生产率远不能和西欧国家同日而语。
造船业和航运业是希腊最具优势的工业部门。据1981年的资料,希腊拥有5000多艘船只,5100多万吨船位,海员近12万人,航运业始终名列世界前茅。(www.xing528.com)
希腊另一个值得骄傲的支柱产业是旅游业。希腊旅游业既具有历史传统,又有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希腊是欧洲和世界的文明古国,各种不可复制的文明遗址遍布全国各地;温和的地中海气候和星罗棋布的岛屿,阳光、沙滩、石头、海水使旅游者流连忘返。希腊旅游设施配套,形式多样,人民热情好客,服务礼貌周到。每年来希腊旅游度假的游客达五六百万人次,旅游收入20多亿美元。旅游业作为希腊的重要行业,带动了就业以及商业、旅馆业、餐饮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兴起和发达。
在对外贸易方面,希腊40%以上的进出口贸易是同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进行的,呈现逆差。仅从阿拉伯国家进口石油一项,每年就得付出几十亿美元。大量的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都依赖进口,而希腊就业于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人口不多,许多人习惯于高消费和享受。面对不断增加的贸易逆差,希腊一方面靠旅游业、航运业和侨汇收入来弥补,另一方面又大借外债。
1981年希腊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正式成员后,将从共同市场基金中得到2.1亿美元不规定用途的援助以及从欧洲投资银行按照有利的条件得到5-6亿美元的贷款,这有利于希腊经济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希腊加入欧共体后,其经济更加突出了它的依赖性。当然,希腊历届政府都对外资采取了鼓励和保护的政策,而且往往由政府提供担保,加上年利率高达8%以上,这就成为希腊政府财政上的一个沉重负担,并为演变成后来的主权债务危机埋下了祸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